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1、李林同学在不同季节的制作过程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A . 春天花朵掰成花瓣 B . 夏天粮食酿成美酒 C . 秋天水果榨成果汁 D . 冬天冰砖凿成冰雕
2、下列关于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 空气中氮气体积分数约为21% C . 空气中PM2.5含量高说明空气质量好 D . 洁净的空气是纯净物
3、保护空气,使天空更蓝!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    )
A . 使用绿色公共交通出行 B . 随意大量燃放鞭炮 C . 开发和利用各种清洁能源 D . 将工业废气处理后再排放
4、下列化学用语与含义不相符的是(   )
A . O2﹣氧离子 B . 3H﹣3个氢元素 C . FeCO3﹣碳酸亚铁 D . 2N2﹣2个氮气分子
5、市场上有“加碘食盐”“高钙牛奶”“含氟牙膏”,这里的“碘、钙、氟”指的是(   )
A . 单质 B . 原子 C . 分子 D . 元素
6、“84消毒液”的主要成分是NaClO,NaClO中Cl的化合价是(   )
A . +3 B . +1 C . +5 D . +7
7、我国科学家创造性地构建了“单中心铁催化剂”,在甲烷高效转化研究中获得重大突破,其成果在最近的美国《科学》杂志发表,该转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   )

A . 催化剂改变了反应速率 B . 反应前后分子种类发生变化 C . 反应物共有二种元素 D . 该反应过程为化合反应
8、在课堂上老师演示额如图所示实验,容器A中溶液变红,B中溶液不变色,该现象说明(   )

A . 分子可以再分 B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C . 分子由原子构成 D . 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
9、做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要先点燃铁丝上系着的火柴,再伸入集气瓶中,火柴燃烧的作用是(   )
A . 补充氧气 B . 增加可燃物 C . 升高铁丝的着火点 D . 升高铁丝的温度以达到着火点
10、如图是某物质的分子模型,下列关于该物质说法正确的是(   )

A . 属于氧化物 B . 化学式为NH3 C .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3:1 D . 氢元素的质量分数= ×100%=5.9%
11、实验结束后,图中仪器的处理方式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12、根据如图的信息判断,下列关于铝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属于金属元素 B . 原子的核电荷数是13 C . 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2 g D . 在化学反应中,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Al3+

二、填空题(共5小题)

1、根据所学知识填空:
(1)钾元素      
(2)3个氧原子      
(3)2个二氧化碳分子      
(4)硫酸铁      
2、某化学小组围绕燃烧与灭火的主题开展了相关活动,请你参与完成:

(1)【知识回忆】可燃物燃烧的必备条件是            
(2)【交流讨论】①改进后的装置(如图二)与图一相比,其优点是      .欲使图二中的红磷着火,可将试管从水中取出擦干加热;

②将装有某气体的大试管口朝下垂直插入水中,使试管罩住白磷(如图三所示),结果观察到了“水火相容”的奇观,则大试管所装气体可能是      

(3)【综合应用】“水火不相容”是指水能灭火,其实水有时也可以“生火”,比如钾遇水会立刻着火,因为钾遇水生成氢气和氢氧化钾,该反应是      (填“吸热”或“放热”)反应,其反应文字表达式为      
3、建知识网络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法,如图是氧气和部分物质间的转化关系,请回答.(提升:“﹣”表示两物质间互相反应,“→”表示由某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物质).

(1)请写出O2的一种用途      
(2)若A、B均为生活中常见的金属单质,B为光亮的红色,①②两反应均为化合反应,而且均有黑色固体物质生成则:A为      ,B为      (填化学式下同).
(3)若C是一种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C为      ,③反应不是化合反应,则③反应的文字表达式可能为      
4、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请按要求填空:

(1)表中3至10号元素位于第二周期,11至18号元素位于第三周期,分析其规律可知,每一周期元素原子的      相同.
(2)在元素周期表中,同一族(纵行)的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则下列各组元素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是       (填标号). (2)
A . C和Si B . Al和Mg C . P和Si D . F和Cl
(3)表中17号元素在化学反应中易      (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的离子符号为      ,若12号和17号元素组成化合物,则化学式为      
5、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

(1)在铁、二氧化碳、氧化钠三种物质中,由分子构成的是      
(2)如图中“●”和“○”表示两种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方框中表示化合物的是      

三、实验题(共2小题)

1、如图是几种常见的实验装置.

(1)写出仪器名称:①      ;②      ;③      
(2)如果小明用A装置制取氧气,装药品前要先      ,请写出该装置制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该反应属于      (填“化和反应”或“分解反应”).
(3)如果小华用B所示装置制取氧气,则该方法制取氧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与A装置比较这种制取氧气方法的优点在于      (写一种);如果想要收集一瓶较为纯净的氧气,通常可选用      装置(填标号).
(4)小明在实验结束时发现试管破裂,请你分析可能的原因(写一种)      
(5)选择下列物质在氧气中实验:铁丝、镁粉、磷、蜡烛,在空气中无法燃烧,在氧气中能剧烈反应,火星四射的是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是      
(6)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和熟石灰两种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氨气,已知氨气在通常状况下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小,极易溶于水,实验室制取并收集氨气,所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填标号)收集装置是      (填标号).
2、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所示装置测量空气中氧气体积分数并取得成功.

【查阅资料】白磷的着火点40℃.

【提出问题】氧气体积约占空气总体积的多少?

【实验准备】锥形瓶内空气体积为230mL,注射器中水的体积为50mL,该装置气密性良好.

【实验探究】装入药品,安图所示连接好仪器,夹紧弹簧夹,先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很快被引燃,然后将锥形瓶从热水中取出.

【现象分析】

a.将锥形瓶底部放入热水中,白磷被引燃,看到实验现象是      .足量的白磷在锥形瓶中未能全部燃烧,说明瓶内剩余气体      燃烧(填“支持”或“不支持”),写出白磷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b.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可观察到气球的变化是      

c.待白磷熄灭、锥形瓶冷却到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还可观察到的现象是:①注射器中的水自动喷射出来;②当注射器中的水还剩约       mL时停止下流,导致这些现象发生的原因是:            

【得出结论】氧气约占空气总体积的

四、计算题(共1小题)

1、如图为某钙片的商品标签,请根据标签的有关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主要成分碳酸钙(CaCO3)由      种元素组成.
(2)碳酸钙中钙、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某儿童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       g.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福建省福州市杨桥中学九年级下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