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

如图是一位同学在复习中国古代某一历史时期政权更迭时制作的年代标尺,从②处开始,中国历史开始进入(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2、以下四幅图片,反映了中国古代不同朝代的中央机构设置情况。其中,属于秦朝的是(    )

A . B . C . D .
3、下列人物中,具有“部落联盟首领”与“奴隶制国家国王”双重身份的是(  )

A . B . C . D .
4、“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史记·周本纪》中这段文字反映的古代政治制度是(    )
A . 禅让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分封制
5、孔子学院在亚、非、欧、美各大洲广泛建立,国际学术研讨活动频繁举办……说明在全球范围内孔子热在升温。下列属于孔子主张的是(    )
A . “仁” B . “仁政” C . “法治” D . “无为而治”
6、“古代监察制以专制王权为中枢”“监察官为维护皇权而监察百官”。秦朝在中央设置负责“监察百官”的官职是(    )
A . 丞相 B . 太尉 C . 御史大夫 D . 锦衣卫
7、某中学课题组在探究“春秋战国历史”的过程中搜集到下列信息(下图)。这些信息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的阶段特征是(    )

A . 社会大变革的时代 B . 统一国家的建立 C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D . 民族关系的发展
8、历史学家钱穆指出,古代中国能够推持大一统局面数千年之久而不败,主要得益于创建了一整套优良的政治制度,“优良的政治制度”指的是(    )
A . 分封制 B . 郡县制 C . 行省制 D . 中央集权制
9、从两千多年前墨子和学生做成小孔成像实验,到今天“墨子号”系列成果引领“第二次量子革命”,量子科学领域有望成为中国对外的新名片,闪耀世界。而墨子的思想主张则是(    )
A . “春秋无义战” B . “无为而治” C . “兼爱”“非攻” D . “为政以德”
10、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的芭芭拉·沙尔和纽约大学的迈克尔·普鲁加南联合开展了一项DNA研究,最终得出结论:栽培稻的确起源于中国,你还能从下面哪个遗址中找到水稻起源于中国的证据?(    )
A . 北京人遗址 B . 河姆渡遗址 C . 半坡遗址 D . 龙山文化遗址
11、西汉初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12、“东周时期,王朝软弱无力,封建主相互混战不休,表面上是个多事的时期。不过,这也是一个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从而明确地、永久地决定中国发展进程的时期。”引发这一时期“社会经济发生根本变革”的主要原因是(   )
A . 各国统治者实行变法改革 B . 都江堰的修建 C . 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并进一步推广 D . 百家争鸣局面的出现
13、“公元前3世纪出现了一个关键转折点,即类似于西方封建制的旧时西周分封制被中央集权官僚政府所取代。新的中央集权国家建立了北接草原、南至南越的庞大帝国。”这个“庞大帝国”是(   )
A . 夏朝 B . 秦朝 C . 汉朝 D . 唐朝
14、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与独创性的象征。秦长城的范围是(    )
A . 西起陇西,东到大海 B . 西起长安,东到辽东 C . 西起嘉峪关,东到山海关 D . 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15、汉初,诸侯王国“大者或五六郡,连城数十”:到汉武帝时,王国中“大国不过十余城”,小侯“不过数十里”。这一变化主要缘于汉朝(   )
A . 实行推恩政令 B . 平定七国之乱 C . 采取盐铁专营 D . 推崇儒家学术
16、为了纪念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发现90周年,2019年5月18日,周口店遗址博物馆开展了“承载历史展望未来”主题系列活动。下列图片能反映北京人生活状况的是(    )
A . 图片_x0020_100001 B . 图片_x0020_100002 C . 图片_x0020_100003 D . 图片_x0020_100004
17、2011年3月,中国国家博物馆新馆开馆,中国历史博物馆将馆藏青铜国宝“司母戊鼎”移至该馆。该鼎建造的时代应该是(    )
A . 商代 B . 夏代 C . 西周 D . 东周
18、工具的进步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之一。下列图示中的工具按材质出现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③④①② D . ④①②③
19、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简编》中说:“秦国新法十年,秦民大悦,路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秦成为第一大强国”。材料中“秦国新法”反映的是(    )
A . 分封制 B . 商鞅变法 C . 郡县制 D . 中央集权制
20、从商鞅变法到秦始皇即位前的109年间,秦军同六国交战65次,其战果如下表。这一战果取得的直接原因是秦国(    )

秦军战绩

全胜

未获全胜或互有胜负

败北

次数

58次

3次

4次

A . 建立县制,由国君派官吏治理 B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C . 奖励耕织,免除徭役 D . 奖励军功,按军功授爵赐地
2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王朝开始于(    )
A . 公元前2070年 B . 公元前1600年 C . 公元前221年 D . 18000年前
22、与“斩木为兵,揭竿为旗”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大泽乡起义 B . 巨鹿之战 C . 楚汉战争 D . 长平之战
23、汉武帝元封六年,“初置刺史部十三州。”这一时期刺史主要负责(    )
A . 行政事务 B . 军事管理 C . 监察事务 D . 财政管理
24、下图是德州市董子文化街的标志性建筑物,纪念的是西汉董仲舒,他曾经向汉武帝提出什么主张?(    )

图片_x0020_100016

A . 颁布“推恩令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派张骞出使西域 D . 盐铁专营
25、下列货币中汉武帝时期使用的货币是(    )
A . B . C . D .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历史知识浩如烟海。某班级开展课外学史的活动,同学们采取了下面几种方式搜集了一些资料,邀你共同探究。
(1)【方式一:时政学史】“三月三,拜轩辕。”每年农历三月初三,海内外炎黄子孙在河南省新郑市举行盛大的拜祖活动,表达中华儿女对祖先的缅怀和共谋国家繁荣昌盛的心愿。

“轩辕”指的是谁?他和另一位神农氏被后人尊称为什么?

(2)【方式二:歌谣学史】夏建国属第一,中华从此奴隶制。王位传给儿子启,从此家天下变公天下。

(人名)本是亡国君,商汤灭夏建商朝。商纣暴虐施炮烙,引来武王正义师。商周决战在(地名),纣死商亡西周立。

请在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将歌谣补充完整

(3)【方式三:图片学史】如下图

图片_x0020_100018

上面两幅图片表明原始人类已经过上定居生活。请指出它们分别是哪个原始居民居住的房屋。如果你有幸到两地做客,他们招待的食物是什么?造成上述房屋结构不同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方法四:史料学史】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

——《史记》

材料二:……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

材料一中的“卫鞅”是谁?“孝公”是哪国国君?“卫鞅”的变法给该国带来了什么影响?

(5)材料二中“卫鞅”提出了什么主张?他还提出了哪些主张?
2、制度文明是人类发展水平和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材料二:“禹传子,家天下”

材料三:“封建亲戚,以藩屏周”

材料四:

图片_x0020_100019

材料五: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从产生之日起,其组织机构就具有多民族、大一统的性质,其职能就具有维护、推动、发展和形成多民族、大一统国家的历史任务。

——《凤凰网》

(1)材料一中“天下为公,选贤任能”反映的是哪种更替首领位置的制度?列举一个用此制度选出的首领名称。
(2)材料二反映出更替首领的办法有了什么新变化?这种变化从谁开始的?
(3)材料三描是西周实行的什么制度?最高统治者被称为什么?实行的目的是什么?
(4)材料四表明地方行政制度是什么?图中①空缺处应该填什么官职?
(5)西汉时期汉武帝为削弱诸侯王的势力采取了什么办法?建立了负责监视地方的什么制度?
(6)依据材料五,指出中央集权制度对我国历史发展的积极作用。
3、纵观中国上下五千年的光辉历史,分久必合,由分裂走向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是炎黄子孙共同的心愿,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材料二:

图片_x0020_100020

材料三:百代皆行秦政制。

——毛泽东

材料四:“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汉书·董仲舒传》

(1)阅读材料一,材料一中李白所盛赞的“秦王”是谁?他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封建国家是什么?该国家的统一有什么意义?
(2)依据材料二两幅图片所示,秦朝为巩固统一采取的两项重要措施,那么统一使用的文字和货币分别是什么?
(3)图三事件是什么?这次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依据材料三,指出秦朝创立的政治制度名称叫什么?秦建立这一制度,采用的是战国末期哪家谁的思想?
(5)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什么建议来实现他的思想大一统的?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是谁?
(6)秦始皇和汉武帝在处理民族关系中共同对抗的少数民族是什么?他们采取的方式分别是什么?
(7)秦始皇、汉武帝在维护国家统一方面都采取了不同的措施,今天台湾地区至今未回归祖国,请你为祖国早日完成统一大业献计献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宁津县育新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历史期中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