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八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检测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单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下列事件反映了国共两党第一次合作从开始到破裂的重要过程。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国民党一大召开    ②中共三大召开    ③南京国民政府成立    ④北伐战争胜利进军    ⑤黄埔军校创办

A . ⑤②①③④ B . ②①⑤④③ C . ①②⑤④③ D . ②⑤③①④
2、孙中山曾说:“今天在这地开这个军官学校,独一无二的希望,就是创造革命军,来挽救中国的危亡。”这个“军官学校”对中国革命的贡献是(   )
A . 宣告了中国两千多年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B . 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使中国人民接受了一次民主与科学的洗礼 C . 为国民革命军的建立和随后的北伐战争做了准备 D .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了思想上干部上的准备
3、长征共历时两年,总行程6.5万里,红军战士转战14个省,跨过了近百条江河,翻过了约40座高山,共进行了600多次重要战役,红军战士出发时有大约18.6万人,到结束时只剩约5.7万人。上述材料主要说明了(  )
A . 中共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火种。 B . 中国革命历经艰难和曲折。 C . 长征保存了党和红军的基干力量。 D . 长征为国共合作抗战奠定了基础。
4、十堰市某中学举行“重走长征路”活动课竞赛,张强同学准备在演讲活动中再现下列历史场景。其中取材不当的是(   )
A . 四渡赤水河 B . 飞夺泸定桥 C . 翻越大雪山 D . 会师井冈山
5、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重大意义是(   )
A . 开辟了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B . 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6、中共中央于1935年1月在贵州省遵义召开会议,决定增选毛泽东为政治局常委。会后,常委分工,中央由张闻天负总责,由毛泽东、周恩来、王稼祥组成三人军事指挥小组,统一指挥红军的行动。从中国历史发展的进程看,遵义会议(  )
A . 使红军跳出敌人的包围圈 B . 形成了中国革命的正确领导力量 C . 使中国革命从此一帆风顺 D . 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7、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湘赣边界,并在1928年上半年,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名称和革命对象是(    )

选项

根据地名称

革命对象

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C

延安革命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D

延安革命根据地

国民反动派

A . A      B . B      C . C       D . D
8、“这次上山,为大革命失败后共产党积蓄革命力量找到了落脚点,为党的工作重心转移提供了新思路,为中国革命寻找到了新的出发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中国共产党(    )
A . 发动城市武装暴动路线 B . 组织城市工人罢工斗争 C . 领导八一南昌武装起义 D . 开辟农村包围城市道路
9、作为“中国革命的摇篮”,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生动诠释了中国的红色政权能够存在的原因。井冈山光辉的斗争实践有(    )

①创建了中国工农红军第四军

②进行了长征

③创建了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

④发动了南昌起义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①②③④
10、毛泽东说:“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星星之火”点燃是在(    )
A . 古田会议 B . 八七会议 C . 南昌起义 D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11、某校将以“百年历程”为题筹办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一百周年的大型图片展。下列对中共中央在下图所示会址召开的一次政治局扩大会议的解说,正确的是(    )

A . 通过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方针 B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C . 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向成熟 D . 标志着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12、1924年,中国共产党与中国国民党展开合作,进行反帝反封建的国民革命运动,又称“大革命”。这一次国共合作正式建立的标志是(   )
A . 中国共产党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B . 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C . 中国国民党陆军军官学校在黄埔的创办 D . 北伐胜利进军及工农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13、北伐战争失败的最深刻教训是(   )
A . 无产阶级必须掌握革命领导权 B . 共产党必须要有完整的革命纲 C . 要有科学的理论作指导 D . 无产阶级必须警惕统一战线内的野心家
14、长征创造了人类的奇迹。在长征途中,红军打乱了敌人追剿计划的是(    )
A . 四渡赤水 B . 平型关大捷 C . 长沙会战 D . 枣宜会战
15、1924年5月,孙中山创办的培养出大批军事和政治人才的学校是(    )
A .   京师同文馆 B . 福州船政学堂 C . 京师大学堂 D . 黄埔军校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共产党和国民党作为对二十世纪中国的命运影响最大的两个政党,两党关系分

分合合。请结合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历史上的合作】

材料一:1924年,中国国民党在广州召开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通过了国民党新的党纲,同意共产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通过的宣言接受了中国共产党反帝反封建的主张。这样,国民党同共产党实现了第一次合作,领导了国民革命运动。

——人教版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二:……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在此安危绝续之交,唯赖举国一致,服从纪律,严守秩序。……

——节选自1937年7月17日蒋介石在庐山发表的“最后关头”演说

【历史上的对峙】

材料三:毛泽东曾对一位外国来访的同志说:“1927年,老蒋够厉害啦!他把我们像

鸡蛋一样摔在地上,可他没有想到,当时国外的许多智者也没有想到,我们还会孵出小鸡来!

材料四:23日,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统治中国22年的南京国民党政权垮台。

——岳麓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1)第一次国共合作取得了哪些成果?在国民革命中,率领独立团为第四军赢得“铁军”荣誉称号的人是谁?
(2)材料二所说“在此安危绝续之交”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举国一致”在政治上最突出的表现是什么?
(3)面对国民党的屠杀政策,中国共产党针锋相对,举行武装起义,第一次武装起义是什么事件?材料四反映的是哪次战役带来的战果?
(4)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国共两党的分分合合给予我们什么样的启示?
2、下列材料摘自习近平《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长征出发前,由于党内“左”倾教条主义的错误领导,中央革命根据地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其他根据地也遭受挫折,中国革命面临着方向和道路的抉择。面对乱云飞渡、惊涛骇浪,我们党表现出无所畏惧的伟大实践精神,表现出浴火重生的伟大创造精神,在血与火中趟出了一条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革命道路。

材料二:长征胜利启示我们:党的领导是党和人民事业成功的根本保证。毛泽东同志指出:谁使长征胜利的呢?是共产党。没有共产党,这样的长征是不可能设想的。中国共产党,它的领导机关,它的干部,它的党员,是不怕任何艰难困苦的。”

材料三:长征这一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壮举,留给我们最可宝贵的精神财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和红军将士用生命和热血铸就的伟大长征精神。

(1)分析指出材料一中“失败”的原因。我们党从“失败”到走向新生、走向胜利”的转折点是什么?这个“转折点”具有怎样的标志性意义?
(2)哪三大红军主力的会师,宣告了“长征胜利”?“长征胜利”的根本保证是什么?
(3)“伟大长征精神”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力量源泉,其内涵是多方面的。请根据你的理解,列举出两个方面。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世纪20年代的国民革命中的国共两党,一个重军事,一个重民众,使北伐战争迅猛推进,时论认为“枪与笔联合起来,所到之处如入无人之境。”

材料二:毛泽东发现农民可以动员起来,甚至能够夺取城市,但是不能同国民党打仗。因此,毛泽东找到了信心,认为中共是能够生存和发展下去的,只要在一个地区内有人和粮食支持战斗,就可以发展自己的武装力量。1931年毛主席的“江西苏维埃共和国”就成了这一努力的榜样。

材料三:长征是在怀疑、猜忌、阴谋与恐惧的气氛中开始的;而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定的信心。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概括北伐战争取得的重要成果及原因。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毛泽东为“生存和发展”所采取的措施。这些举措产生了什么影响?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长征结束时,大家都有了坚定的信心”的原因。
(4)综合以上材料和探究,你认为在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中国共产党能够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八上第五单元《从国共合作到国共对立》单元检测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