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七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商朝历史的是(   )
A . 河姆渡黑陶钵 B . 殷墟甲骨 C . 商鞅方升 D . 半两钱
2、“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如图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图片_x0020_100001

A . 夏朝 B . 商朝 C . 周朝 D . 秦朝
3、河南殷墟遗址被列为2006年第三十届世界遗产大会上我国的审议项目。你认为殷墟遗址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最主要是因为它向人们展现了哪个王朝的社会风貌。(    )
A . 夏朝 B . 商朝 C . 西周 D . 东周
4、如下图中的文字,是中国的一种古老文字,又称“契文”“殷墟文字”或“龟甲兽骨文”,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下列关于这种文字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从商朝时期一直被使用到今天 B . 直到近代才被人们发现和识别 C . 记载的内容只涉及祭祀与战争 D . 是中国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
5、人们往往通过研究历史文物来了解历史。下列哪些历史文物能够帮助我们了解商朝的历史( )
A . 甲骨文 B . 秦陵兵马俑 C . 圆形方孔钱 D . 新石器
6、《国之重器》纪录片在央视播出,第一集介绍的“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四羊方尊 B . 司母戊鼎 C . 毛公鼎 D . 利簋
7、某班开展了一节活动课,在课上展示了以下图片,这节活动课的主题是(   )

A . 文字的演变 B . 青铜文明 C . 夏商周文明 D . 商朝文化
8、有学者认为,青铜器在商周时期被视为“政治的权力”。据此可推断,商周时期青铜器主要用作(    )
A . 农具 B . 礼器 C . 食具 D . 货币
9、“至于商朝的历史,则因有近代殷墟出土的遗物以为佐证,已大体可以列入信史的范围。”下列出土的遗物可以佐证商朝历史的是(   )
A . 刻有文字的甲骨 B . 商鞅方升 C . 圆形方孔半两钱 D . 景德镇的瓷器
10、下图是先秦时期部分青铜器的原料配比,从中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A . 该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成熟 B . “泥范铸造法”使器物外型规整 C . 该时期青铜器的外型优美 D . 青铜器承载着礼器职能
11、文物是了解历史的重要史料。下列文物中有助于了解西周历史的是(  )
A . B . C . D .
12、古代重庆是巴族的主要活动地。在已发现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巴人墓中出土了精美的剑、矛、钺、戈等巴式铜兵器。由此可推断当时的巴族(    )
A . 有较发达的稻作农业 B . “武舞”与“跳歌”并存 C . 掌握了金属冶铸技术 D . 尚处于氏族部落阶段
13、夏商周时期,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也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 . B . C . D .
14、《尚书》写到“惟殷先人,有典有册”,为研究商代的历史提供了最直接、最可靠的资料(    )
A . 隶书 B . 甲骨文 C . 楷书 D . 小篆
15、在河南安阳殷墟的网站上,发布了一则“《埋葬在地下的商王朝》公众考古活动”的消息,公众代表在参加这次活动中,能够了解到的是(    )
A . 青铜器 B . 圆形方孔钱 C . 兵马俑 D . 造纸术
16、1899年,王懿荣对“龙骨”这味药朝廷了反复推敲、对比、拼合,确定这些刻在龟甲兽骨上的符号是一种文字。这就是我国已知的最早的汉字。这就是(    )
A . 隶书 B . 小篆 C . 楷书 D . 甲骨文
17、阅读历史书籍需要关注章节标题,从而把握内容的主旨。请根据下图中的内容,为其选择一个最适当的标题(    )

A . 秦汉:中华帝国的初建 B . 夏商周:早期中华文明的辉煌 C . 帝国的衰落与分裂 D . 百家争鸣
18、商周时期,用于祭祀和宴饮的青铜器具有确立主人身份地位、显示尊卑关系、表达虔诚和敬畏,象征使用者的权力和地位等作用。因之青铜器具有了特殊的意义,成为了明贵贱,辨等列的主要器物。这段话描述的是(    )
A . 青铜器用途广泛 B . 青铜器反映等级界限 C . 青铜器种类丰富吧 D . 青铜器冶炼技术高超
19、小张在阅读课外书籍时,看到书中这样写道:“在商朝,贵族征讨其他国家胜利后往往举行祭祀,向祖先报捷。”如果要验证它的真实性,最有说服力的文字资料是(    )
A . 《史记》 B . 金文 C . 甲骨文资料 D . 铭文
20、鼎和簋是周朝重要的青铜礼器。周礼规定,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卿大夫用五鼎四簋。以上材料最能说明周朝(   )
A . 青铜器种类多 B . 青铜器已成为日常生活用品 C . 礼乐制度完备 D . 礼器数量反映了严格等级界限

二、填空题(共6小题)

1、公元年,禹建立夏朝;是目前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

2、商周的上铸刻的文字,叫做“金文”或“铭文”;已发现的字数最多的是西周的

3、填空题。

      是夏朝的最后一个国王;      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王。

②约      年,商朝建立;      年,西周建立。

③商朝建立者是      ;西周建立者是      

④公元前770年一前476年是我国历史上的      时期;公元前475年一前221年是我国历史上的      时期。

⑤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      开始的。

4、我们今天的汉字是从商朝的      发展而来的,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5、我国历史上的第一个国家是      ,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      开始。
6、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终的青铜器,它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

三、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在古老中华大地上,我们的先祖在艰苦的环境中用勤劳和智慧创造了灿烂的文明。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材料三:

(1)材料一中图1和图2中的工具分别是采用什么方法制作而成的?
(2)材料二中图3和图4出土的农作物,反映了我国哪一原始行业的发展?这一行业兴起和发展的标志是什么?
(3)材料三中图5和图6这两幅图片共同反映了商周时期哪一手工业部门的发达?
(4)综合以上材料,我们研究和了解真实历史的可靠来源或途径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1)图1中的青铜器物名称是什么?有何地位?采用什么技术铸造?举出商周时期青铜器的三种功能。
(2)图2中的文字被称为什么?首次发现这种文字的是谁?这种文字有何地位?
(3)文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图3反映了哪一朝代的何种文化措施?这一措施有何作用?
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宇。

——摘编自《说文解字·序》

材料二:这些古文字材料的发现以及殷墟性质的推定,导致了1928年的殷墟发掘,从而有商一代成为信史。(注:“信史”即有文字可考的历史)

——摘编自《中国历史·先秦卷》

材料三:

(1)仓颉生活在哪一位先王(部落首领)时代?根据材料一提炼出两种汉字的造字方法。
(2)根据材料二可知,“这些古文字”是哪一种文字?首次发现这些文字的清朝学者是谁?
(3)材料三展示的是汉字的哪一种字体?李斯所书的“皇帝”是如何推动中国的语言文字发展的?
(4)综合上述材料,请从语言文字的角度,谈谈对中华文明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历史七上第5课《青铜器与甲骨文》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