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津南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共10小题)

1、学习了透镜知识后,李华同学回家认真研究爷爷的老花镜,并得出以下结论。你认为他的这些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
A . 老花镜能在阳光下点燃白纸 B . 老花镜可以用来做放大镜 C . 老花镜是一种凹透镜 D . 爷爷是个远视眼
2、生活中需要对一些物理量进行估测,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 B . 冰箱冷冻室的最低温度约为2℃ C . 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7cm D . 中学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可达10m/s
3、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B . 声音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最大 C . 音调越高说明声源振动的幅度越大 D . 传播声音不需要介质
4、寒冷的冬天,居民楼的玻璃窗上会结“冰花”,属于哪种物态变化现象(  )
A . 凝固 B . 熔化 C . 凝华 D . 液化
5、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是晶体 B . 由甲图可知固态酒精的熔点是﹣117℃ C . 由甲图可知在﹣117℃时,酒精一定处于液态或固态 D . 由乙图可知此时酒精的沸点是78℃
6、小芳面向穿衣镜站在镜前1m处,若她远离平面镜后退0.5m,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镜中的像变小 B . 镜中的像不变 C . 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m D . 镜中的像与她相距2.5m
7、下列光现象中与潜望镜原理相同的是(  )
A . 小孔成像 B . 镜中花 C . 海市蜃楼 D . 雨后彩虹
8、体积为1m3的水结成冰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体积增加 B . 体积减少 C . 质量增加 D . 质量减少
9、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

A . 沿平行主轴方向 B . 沿O与S′连线方向 C . 沿F2与S′连线方向 D . 沿F1与S′连线方向
10、甲乙两种金属的密度分别是ρ、ρ , 质量比为2:1的甲乙两种金属制成的合金(体积不变)它的密度为(  )
A . B . C . D .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均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不选或选错的得0分)(共3小题)

1、下列现象中属于吸收热量的是(  )
A . 皑皑白雪开始消融 B . 手背擦上酒精会感觉到凉 C . 衣柜中的樟脑球一段时间后变小 D . 冬天树枝上出现雾凇
2、关于透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照相机的镜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 B . 用凸透镜可以看清物体的细小之处 C . 凸透镜和凹透镜都有两个实焦点 D . 光通过凸透镜会聚到主轴上的点是凸透镜的焦点
3、某同学用量杯盛某种液体测得液体体积V和液体与量杯共同质量m的关系如图所示,由图可知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该液体的密度是2×103kg/m3 B . 该液体可能是水 C . 当总质量为40g时,液体体积是45cm3 D . 当液体体积增大时,液体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在减小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共6小题)

1、如图所示,物体长度的测量值是      cm;鲁迅的《社戏》中有这样的描写:“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其中“山…向船尾跑去了”所选的参照物是      

2、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的取为      m/s,“枯井之底,蛙在内,坐井观天,所见甚小”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3、如图所示,将扬声器对准蜡烛播放音乐,烛焰会跳动起来,这说明声音可以传递      ;生活中经常听到的“女高音”“男低音”,这里面“高”“低”描述的是声音的      

4、铁锅质量是3kg,铁勺质量是600g,则它们的体积之比是      ,密度之比是      
5、某同学使用天平称量物体质量,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出现图所示情况,他应向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如果在称量过程中,出现如图所示情况,他应      

6、一块金属的体积是2.5m3 , 质量是6750kg,则它的密度是      ,若将金属块截去 ,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四、综合题(本大题共7小题,共37分)解题中要求有必要的分析和说明,计算题还要有公式及数据代入过程,结果要有数值和单位.(共7小题)

1、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有的像A'B'。

2、画出图中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3、小明用蜡烛、凸透镜和光屏做“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实验:

(1)要使烛焰的像能成在光屏的中央,应将蜡烛向      (填“上”或“下”)调整;
(2)小明在实验中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不能承接到烛焰的像,原因可能是      
(3)烛焰放距凸透镜20cm处,移动光屏至某位置,在光屏上得到一个等大清晰的像,则凸透镜的焦距是      cm;
(4)在第(3)的前提下,使烛焰向右移动2cm,此时应该将光屏向      (填“左”或“右”)移至另一位置,才能得到一个倒立、            像;实际生活中根据这个原理可制成      
4、为了判断一个小铁球是不是空心的,某同学测得铁球的质量为158g,铁球的体积为30cm3 , 问
(1)该小铁球是空心的,还是实心的?写出分析过程;
(2)若小铁球是空心的,空心部分的体积是多大?(ρ=7.9×103kg/m3
5、小明同学为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装置,在玻璃水槽中竖直放置的光屏由E和F两个半圆形光屏组成,其竖直方向的直径NM为两半圆的分界线,其中光屏F可绕直径MM在水平面内前后折转。

(1)实验时,先让光屏EF位于同一平面内,一束激光贴着光屏E从空气斜射入水中在光屏F上可以看到折射后的光束将光屏F向后折转一定角度后,则在光屏F上      (选填“能”或“不能”)看到折射光,这说明折射光和入射光      (选填“在”或“不在”)同一平面内;
(2)保持入射点O不变,多次改变入射光AO与ON的夹角进行实验,他测量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数据。分析这些数据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入射角α

30°

45°

60°

折射角β

22°

32°

41°

(3)小明将光屏F调至与光屏E在同一平面内,然后在玻璃水槽底部用另一只激光笔让光贴着光屏F沿BO射向水面时,可看到折射光沿OA方向射出,这说明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是      ;如果在B点上有一条鱼,用叉子沿AO方向插下去能否插到鱼      (填“能”或“不能”)。
(4)请在上图中画出入射光线AO经水面反射后的反射光线OG。
6、下表为某次高铁列车从南京到北京的运行时刻表(部分)。

站名

南京

泰安

济南

北京

到站时刻

11:25

11:42

13:12

发车时刻

9:10

11:27

11:45

路程/km

0

558

617

1023

根据列车运行时刻表回答下列问题:

(1)列车全程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2)列车由泰安站驶达北京站的平均速度是多少。(结果取整数)
7、请用天平,量筒测量小石块的密度。写出实验方案,及小石块密度的表达式(用测量量和已知量),并画出记录数据的表格。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天津市津南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末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