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韶关市桂头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21分)(共7小题)

1、甲、乙、丙三位同学测一张长1.2m的办公桌,甲、乙均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丙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甲、乙、丙三人测出的数据分别为1.203m、12.0dm、120.1cm,其中正确的是(  )

A . 三者都对 B . 甲对 C . 乙对 D . 丙对
2、如图所示的三个钢块两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正确的判断是(      )

A . 都是磁体 B . 只有两个磁性; C . 可能都是磁体,也可能只有两个磁性; D . 都不是磁体.
3、如右图所示,在电磁铁正上方用弹簧挂着一条形磁铁,开关闭合后,当滑片P从a端向b端滑动过程中,会出现的现象是( )

A .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短 B .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短 C . 电流表示数变小,弹簧长度变长 D . 电流表示数变大,弹簧长度变长
4、下列能源中,属于二次能源的是( )
A . 电能 B . 核能 C . 太阳能 D . 水能
5、下列说法中属于可再生能源的一组是( )


A . 水能、风能、太阳能 B . 水能、风能、电能 C . 化石能源、核能、生物质能 D . 太阳能、核能、生物质能
6、明代曾经有一位诗人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 “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    )           
A . B . C . D . 地面
7、下列四个图象中能正确反映匀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是(  )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①④ D . ②③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1分)(共7小题)

1、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时,通电螺线管旁的小磁针如图8-17所示方向转动,则通电螺线管的a端为      极,电源的d端为      极.当图中滑动片向左滑动时,小磁针受到的磁场力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原子核发生            都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这就是核能,核电站是利用核      释放出的能量来发电的。
3、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      (选填“A”或“B”),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现测出该物体的 长度是      cm.

4、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      .课桌的高度是80      .
5、天然气如今已走进了省城的千家万户,天然气燃烧时实质是将化学能转化为      能。火箭发射升空采用氢气作燃料是因为氢气的      大,燃烧时可以放出更多的热量。还因为氢气燃烧后      (填“会”或“不会”)污染环境。
6、2012年6月24日“神舟九号”与“天宫一号”手动交会对接成功,成为一体,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以太阳为参照物“神舟九号”是      (填“运动”或“静止”)的。也就是说运动和静止是      ,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7、如图是汽车速度计,此时汽车的速度是      km/h;如图是交通标志,由标志可知汽车从这两个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要      min。以交通标志牌为参照物,此时汽车是      的。

三、作图题(共6分)(共1小题)

1、                  

(1)请标出左图中此时小磁针静止时的南北极。
(2)如图中,电路连接正确,通电后小磁针指向如图所示(涂黑端表示N极)。请在图中标出螺线管的磁极、电源的“+”、“―”极

四、实验探究题(3题;共20分)(共3小题)

1、为探究电磁铁的磁性跟哪些因素有关,小丽同学作出以下猜想:

猜想A:电磁铁通电时有磁性,断电时没有磁性

猜想B:通过电磁铁的电流越大,它的磁性越强

猜想C:外形相同的螺线管,线圈的匝数越多,它的磁性越强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丽所在实验小组通过交流与合作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用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导线)在大铁钉上绕制若干圈,制成简单的电磁铁.如下图所示的从左到右a、b、c、d为实验中观察到的四种情况。

根据小丽的猜想和实验,完成下面填空:

(1)通过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多少的不同,来判断它      的不同;
(2)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A是正确的;
(3)通过比较      两种情况,可以验证猜想B是正确的;
(4)通过比较d中两电磁铁,发现猜想C不全面,应补充的条件是      
2、发电机是如何发电的呢?同学们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

(1)当导体ab静止悬挂起来后,闭合开关,灵敏电流计G指针不偏转,说明电路中      (填“有”或“无”)电流产生。
(2)小芳无意间碰到导体ab,导体ab晃动起来,小明发现电流计指针发生了偏转,就说:“让导体在磁场中运动就可以产生电流.”但小芳说:“不一定,还要看导体怎样运动.”为验证猜想,他们继续探究,并把观察到的现象记录如表。

分析实验现象后,同学们一致认为小芳的观点是      (填“正确”或“错误”)的,比较第2、3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跟      有关;比较第3、6次实验现象发现,产生的电流的方向还跟      有关。

(3)在整理器材时,小明未断开开关,先撤去蹄形磁铁,有同学发现指针又偏转了!他们再重复刚才的操作,发现电流计的指针都偏转,请教老师后得知,不论是导体运动还是磁体运动,只要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      中做      运动,电路中就会产生感应电流,这就是发电机发电的原理,此原理最早由英国物理学家      发现。
(4)该过程中的能量转化方式为      转化为      
3、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当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 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 如图

(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      进行速度计算的.
(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填“大”或“小”),以        测量时间的误差(填“减小”或“增大”)。  
(3)实验前必须学会熟练使用电子表,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        填“大”或“小”。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则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      m/s,小车通过上半程的速度VAB与小车在下半程的速度VBC相比VAB      VB(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五、计算题(2题共15分)(共2小题)

1、一列长为300m的火车匀速驶过长为2100m的大桥,测得火车通过大桥的时间为60s.求:   
(1)火车的速度;
(2)火车在桥上运行的时间.
2、某家庭需要将20 kg初温为15 ℃的水加热到55 ℃作为生活用水,他们利用煤气灶烧水,需要燃烧400g的煤气。(煤气的热值q=4.2×107J/kg , 水的比热容C=4.2×103J/(kg·℃)  ) 求:
(1)加热到55 ℃需要吸收的热量.
(2)400g煤气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3)煤气灶烧水的效率.

六、综合题(2题共17分)(共2小题)

1、科普阅读题:阅读下列短文.

  “墨子号”与“天宫二号”
  
人类一直向往插上翅膀,飞向太空,探索宇宙的奥秘.我国的太空探索技术一走在世界前列.
2016年8月16日1时40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运载火箭将“墨子号”卫星发射升空,“墨子号”先在火箭强大推力的作用下加速上升,到达预定轨道后与火箭成功分离,绕地球做圆周运动.它是世界首颗量子科学实验卫星。仅隔1个月后的中秋夜22时04分,运载火箭又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约575秒后,“天宫二号”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天宫二号”的主要任务是与“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完成两名航天员进行30天中期驻留;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进行推进剂补加;在航天员驻留期间,开展维修性技术实验,及舱内其他实验项目;搭载14个科学实验,开展空间技术应用.它也担负着量子通讯实验的使命,量子通讯的信息传输速度尽管不会超过光速,但会大大加强通信的安全性.
量子卫星首席科学家潘建伟院士说,墨子最早提出光沿直线传播,设计了小孔成像实验,奠定了光通信、量子通信的基础.“墨子号”以中国古代伟大科学家墨子的名字命名,提升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
回答下列问题:

(1)升空的“墨子号”与火箭分离前,“墨子号”的动能      ,机械能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
(2)“天宫二号”与货运飞船交会对接时,以“天宫二号”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货运飞船是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   
(3)写出除小孔成像外,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一个实例      
2、阅读下面的短文

潜艇的“耳目”―――声呐

潜艇最大的特点是它的隐蔽性,作战时需要长时间在水下潜航,这就决定它不能浮出水面使用雷达观察,而只能依靠声呐进行探测,所以声呐在潜艇上的重要性更为突出,被称为潜艇的“耳目”。

声呐是利用水中声波对水下目标进行探测、定位和通信的电子设备,是水声学中应用广泛的一种重要装置。

声呐能够向水中发射声波,声波的频率大多在10kHz--30kHz之间,而人耳的听觉范围是20Hz--20000Hz,所以人耳可以听到声呐发出的一部分声音。由于声呐向水中发射声波的频率较高,可以形成较指向性。声波在水中传播时,如果遇到潜艇、水雷、鱼群等目标,就会被反射回来,反射回来的声波被声呐接收,根据声信号往返时间可以确定目标的距离。

声呐发出声波碰到的目标如果是运动的,反射回来的声波(下称“回声”)的音调就会有所变化,它的变化规律是:如果回声的音调变高,说明目标正向声呐靠拢;如果回声的音调变低,说明目标远离声呐。

请回答以下问题:

(1)人耳能够听到声呐发出的声波的频率范围是      kHz到      kHz。
(2)若停在海水中的潜艇A发出声信号在10s内收到经B潜艇反射回来信号,且信号频率不变,潜艇B与潜艇A的距离是      m。(设声波在海水中速度为1500m/s)
(3)在月球上能否用声呐技术来测量物体间的距离?为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韶关市桂头中学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物理3月调研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