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宜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4小题)

1、用跟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接触带电的验电器的金属球,发现验电器的金属箔先合拢后又张开,则.(  )

A . 验电器原来带负电,后来带正电 B . 验电器原来带正电,后来带负电 C . 验电器先后都带正电 D . 验电器先后都带负电
2、关于保险丝,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保险丝应选用电阻比较小,熔点比较低的材料 B . 当保险丝熔断时,可用铁丝代替 C . 选用额定电流越小的保险丝就越安全 D . 选择适当规格的保险丝,才能够既不妨碍供电,又能起保险作用
3、氧气瓶里的氧气原来的密度是ρ,用去一半后,剩余氧气的密度为(  )

A . ρ B . ρ/2 C . D . ρ/4
4、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下列各种情况中会造成测量结果比真实值偏小的是(    )


A .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右侧便停止调节 B . 调节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时,指针指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便停止调节 C . 使用的砝码已磨损 D . 称量时测量者的头部偏向分度盘的右侧,造成视线与标尺不垂直
5、关于宇宙,下列认识不正确的(  )

A . 宇宙是以地球为中心的天体 B . 宇宙就是指天体中的银河系 C . 宇宙只包括太阳系和银河系 D . 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
6、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m-v图像,由图可知(   )

A . 甲乙两物质的密度比是2:1 B . 甲的密度小于乙 C . 乙的密度大于水 D . 用甲做成一个200g、120 的球体,球是空心的
7、为了揭示大自然的奥秘,无数科学家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汤姆生发现了电子,从而揭示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 B . 卢瑟福最早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C . 近代科学家提出质子和中子都是由被称为夸克的更小粒子组成的 D . 组成大自然的天体和微观粒子都在不停地运动,其中太阳是宇宙真正的中心
8、为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小明利用天平和量杯测量了液体和量杯的总质量m及液体的体积V,得到几组数距并绘出了m﹣V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该液体密度为2g/cm3 B . 该液体密度为1.25g/cm3 C . 量杯质量为40g D . 60cm3该液体质量为60g
9、质量为1.5×105mg的物体可能是(   )
A . 一头猪 B . 一只老母鸡 C . 一只苹果 D . 一头大象
10、下列内容中不属于分子动理论基本知识的是(    )
A . 物质由大量分子、原子构成的 B . 分子之间存在引力和斥力 C . 热量只能自发地从高温物体转移到低温物体 D . 物质内的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
11、如图所示,甲、乙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的关系图像,从图像上可获信息错误的是(   )

A . 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大 B . 对甲、乙物质来说, 都是一个定值 C . 对乙物质来说,它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 D . 无法比较甲、乙的密度大小
12、下面是某同学在笔记本上的记录,其中错误的是(   )
A . 扩散表明物体的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 . 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C . 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总是同时存在的 D . 物体的内能大小只与物体的温度有关
13、用带负电的橡胶棒去靠近一个轻质小球,二者互相吸引,则小球(   )
A . 一定不带电 B . 一定带正电 C . 一定带负电 D . 不带电或带正电
14、在通常情况下,均属于导体的是(   )
A . 人体 海水干木材 B . 橡胶 铁钉 陶瓷    C . 硬币 石墨  铜块 D . 水银  塑料  盐酸

二、填空题(共11小题)

1、铝的密度是2.7×103kg/m3 , 其物理意义是       ,将质量为1kg的铝块截去后,剩余部分的密度是       kg/m3;空气的密度1.29 kg/m3=       g/cm3

2、将一金属块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在空气中称量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27N,将它全部浸没在水中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为17 N,则该金属块受到水对它的浮力是       N,该金属块的密度为       kg/m3 . (g取10 N/kg)

3、

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又是由原子组成的,原子的中心是       ,周围有       绕其运动.科学家对原子的结构进行猜想和实验,并提出了多种模型。在如图所示的两种模型中,       (选填“A”或“B”)是卢瑟福提出的原子核式模型。


4、

小敏在实验室测量盐水密度。先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杯内盐水(如图甲所示)的总质量为80g,然后将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如图乙所示,则盐水的体积为       cm3。接着她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杯内剩余盐水的总质量,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丙所示,则此时烧杯和盐水的总质量为       g。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数据计算出盐水的密度为       kg/m3

5、炎热的夏季,人们往往喜欢喝冰镇啤酒.将瓶装啤酒放入冰柜,有时却忘记及时取出.当取出时发现玻璃瓶已被冻裂,这是因为啤酒在      的过程中,啤酒的质量      ,密度      ,体积变大造成的.
6、冰的密度是0.9×103千克/米3 , 其物理意义是      .有一块冰,若全部熔化成水,质量将      ,体积将      (后两空均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若冰块只熔化了一半,剩余冰的密度是      千克/米3
7、体积为 、密度为 千克/米 的物块漂浮在水面上,它的质量为      千克,受到的浮力为      牛;向水中加盐时,物块受到的浮力将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8、如图所示是比较水和酒精混合前后总体积变化的实验。为使实验现象更明显,应选用内径较      (选填“粗”或“细”)的长玻璃管;操作时应先在玻璃管中注入      (选填“水”或“酒精”);正确操作后发现水和酒精混合后总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      


9、生活中许多现象都可以用我们所学的物理知识解释,例如腌制鸭蛋使盐进入鸭蛋中是一种      现象,烧水煮鸭蛋是利用      的方式改变鸭蛋的内能。
10、PM2.5颗粒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填单位)的颗粒物。有一款静电式空气净化器,空气进入净化器静电箱内被电离,使PM2.5颗粒带电,然后被静电箱的带电极板吸附,这是利用了异种电荷相      ,来实现对室内空气净化的。
11、一些故事影片中常有这样的镜头:高墙倒塌压在众人(演员)身上,造成人员受伤。但在实际拍摄中,倒塌的高墙并不会伤害演员,在“泥土砖块、金属块、泡沫塑料块、水泥砖块”中,你认为砌成这种高墙的物块最有可能是      ,理由是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

阅读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冻豆腐

冻豆腐是一种传统豆制品美食,是北方人的发明.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这些小孔大小不一,有的互相连通,有的闭合成一个个小“容器”,这些小孔里面都充满了水分.一般物体都具有热胀冷缩的性质,但水在0℃—4℃之间却具有反膨胀特性---热缩冷胀.4℃时,水的密度最大(1.00g/cm3),到0℃时,结成了冰,它的体积比常温时水的体积要大10%左右.温度再降低,冰的体积几乎不再变化.当豆腐的温度降到0℃以下时,里面的水分结成冰,原来的小孔便被冰撑大了.等到冰化成水从豆腐里跑掉以后,就留下了数不清的海绵状孔洞(如图所示).此时的豆腐孔隙多、弹性好、吃上去的口感很有层次.放在浓汤里煮过的冻豆腐是非常好吃的,因为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能充分吸收汤汁的美味.豆腐经过冷冻,能产生一种酸性物质,这种酸性物质能破坏人体的脂肪,如能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脂肪排泄,使体内积蓄的脂肪不断减少,达到减肥的目的.冻豆腐具有孔隙多、营养丰富、热量少等特点,不会造成明显的饥饿感.

(1)冻豆腐里有许多小孔,这是由于豆腐里的水先            形成的.

(2)从新鲜豆腐到冻豆腐,质量      ,密度       (变大/变小/不变).

(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A . 经常吃冻豆腐有利于减肥 B . 新鲜豆腐的内部有无数的小孔 C . 罐装的饮料(可看作为水)在4℃时存放最安全,没有胀破的危险 D . 冻豆腐里的海绵状组织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
(4)

将豆腐切成方块后放入冰箱冷冻室,一天后取出来观察,下列豆腐的形状正确的是      .

(5)

10℃的水在降温至-10℃的过程中,它的体积随时间变化图像正确的是      .


2、在测定液体密度时,某同学测出了液体的体积,容器和液体的总质量,实验共做了三次;记录结果如下表:

(1)该液体密度是      g/cm3

(2)容器的质量是      g.

(3)m=      g .

四、计算题(共2小题)

1、张老师参加义务献血活动,一次献血 200mL.医务人员对血液进行化验时,称得其质量为210g.通常情况下,一个成年人体内的血液大约共 4.2kg,则张老师体内血液大约共有多少mL?
2、先科普一下:在加油站加油时,合格汽油的密度应该为0.71×103kg/m3 , 如果汽油的成分中含重油偏大,产品就是不合格产品。因为重油的密度大于汽油的密度,所以不合格汽油的密度会偏大。有的加油站通常使用密度瓶来检轮汽油的密度。如果密度瓶空瓶的质量为120g,装满水后总质量为320g。
(1)请计算分析后说明,通过什么方法就可以快捷地知道汽油是否合格呢?
(2)这种快捷方法里面蕴含的物理道理是什么?
(3)若该密度瓶装满汽油后的总质量为266g,那么该汽油是否合格?

五、实验题(共4小题)

1、(实验探究题)小明学习了摩擦起电、两种电荷后,他想知道圆珠笔杆与纯毛毛衣,塑料尺子与头发等摩擦后的各物体是带正电还是带负电.于是他就利用泡沫小球、烟盒内的铝箔、丝线等制作了一个验电器,并进行了一系列实验.其中他还有玻璃棒、丝绸这两种器材.

(1)请你简要说明怎样进行实验,根据发生的什么现象可以证明塑料尺子与头发摩擦后塑料尺子带正电还是负电?
(2)①丝绸摩擦过的玻璃棒能吸引碎纸屑等轻小物体,是因为玻璃棒带电.

②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与验电器的金属球接触后,验电器的两金属箔片张开一定角度,因为验电器带上了同种电荷.

③塑料笔杆与头发摩擦后把小碎纸屑吸到笔杆上后,小纸屑又被“弹”出,是因为吸到笔杆上的纸带上了与笔杆相同的电荷.通过上述实验和实验现象,说明物体可以通过            的方法带电.

2、

小陆同学在实验室测量酸奶的密度.他准备了量筒(图A)和天平.

(1)将天平放在      桌面上,把游码移至标尺左端“0”刻度线处,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应将平衡螺母向      调,使天平横梁平衡.

(2)他先将烧杯中的酸奶倒入量筒中,由于酸奶比较粘稠且不透明,容易粘在筒壁上,到了第二天才能看清楚液面,则读数时视线应该沿着      方向(选填“甲”、“乙”或“丙”),则量筒中酸奶的体积是       mL,小陆觉得这样太浪费时间了,不利于快速实验.于是他改进实验方案,先用天平测出空烧杯的质量m0=30g,接着将酸奶倒入烧杯,用天平测量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      g(天平平衡时的情景如图B所示).然后他找到了最大量程是5mL针筒(图C),用针筒抽取体积V1=5mL酸奶,测量烧杯和剩余酸奶的总质量m2=57.5g;则酸奶的密度为       kg/m3.

(3)同组的小昊同学在实验中发现了一个“问题”,他发现5mL针筒的刻度线前的尖端还有一点小“空隙”,“空隙”里面也充满了酸奶,这会导致测得的酸奶密度值与实际值有偏差;于是,小昊和小陆为减小误差,采取了以下的操作:将抽满5mL酸奶的针筒中的一部分酸奶返回烧杯,测量此时烧杯和酸奶的总质量m3 , 记下针筒内剩余酸奶体积V2 , 则酸奶密度表达式:ρ=      .(请用字母m和V及相应下标表示ρ)

3、为了探究“物体的质量跟体积的关系”,同学们找来大小不同的蜡块和干松木做实验,得到的数据如下表所示.

(1)在图所示方格纸中,用图线分别把蜡块和干松木的质量随体积变化的情况表示出来.

(2)分析图表可知,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不同物质的物体,其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以上两格选填“相同”或“不同”).物理学中将质量与体积的比值定义为密度.
(3)由实验可知:干松木的密度为       kg/m3 .
(4)在做这个实验时,我们为什么要选取多种物质,且对每种物质都要收集多组数据?      
4、初中物理课堂上经常有丰富而有趣的实验:
(1)小庄做了如图所示两个实验。如甲图,将一个乒乓球对着漏斗的细管处,对准漏斗细管口用力向下吹气,乒乓球紧贴在漏斗上;乙图中,将一纸条放在嘴边,用力从纸条上方吹气,纸条就飘起来。以上两个实验表明气体流动时,流速大的地方压强      流速小的地方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

(2)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图所示,要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可采用的方法是:将右边的钩码往右移动      格。

(3)如图所示,50mL的酒精与50mL的水混合,总体积      (选填“大于”或“小于”)100mL,说明分子间存在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宜兴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物理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