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昆明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真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共25小题)

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20世纪20年代开始,人们发现了距今约70万—20万年的直立人遗址。它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    )
A . 云南元谋人遗址 B . 周口店北京人遗址 C . 陕西西安半坡遗址 D . 浙江余姚河姆渡遗址
2、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成都平原)水早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天下谓之‘天府’也”。这主要得益于战国时期李冰主持修建的(    )
A . 都江堰 B . 驰道 C . 灵渠 D . 大运河
3、唐太宗曾对大臣说:“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其统治期间,政治清明,经济发展,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    )
A . “文景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贞观之治” D . “开元盛世”
4、据宋代孟元老《东京梦华录》记载:“(开封)相国寺每月五次开放,万姓交易”。张择端通过画笔也生动描绘了开封繁华和市场繁荣的景象,这幅画作是(    )
A . 《兰亭集序》 B . 《步辇图》 C . 《清明上河图》 D . 《盛世滋生图》
5、图1反映的是发生于1915年底,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的护国战争。这场战争首先爆发于(    )

图1  护国战争形势示意图

A . 广东广州 B . 云南昆明 C . 贵州贵阳 D . 湖北武吕
6、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经过五四运动,越来越多的先进知识分子开始关注马克思主义。1919年发表文章《我的马克思主义观》的是(    )
A . 孙中山 B . 蔡元培 C . 陈独秀 D . 李大钊
7、秋收起义后,毛泽东决定放弃攻打中心城市长沙的计划,改向敌人统治力量薄弱的山区进军。1927年10月,毛泽东创建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是(    )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 陕甘宁边区 C .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 山东解放区
8、1948年9月—11月,东北人民解放军首先攻占辽宁锦州,随后又攻占长春、沈阳,解放东北全境。这场战役是(    )
A .   辽沈战役 B . 淮海战役 C . 平津战役 D . 渡江战役
9、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其中在文教方面“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 清政府在百日维新期间决定创办的新式学堂是(    )
A .   福州船政学堂 B . 北洋西学堂 C . 南洋公学 D . 京师大学堂
10、1939年3月,由光未然作词、冼星海作曲,表现了“中华民族顽强不屈的奋斗精神”的伟大作品是(    )
A .   《毕业歌》 B . 《黄河大合唱》 C . 《渔光曲》 D . 《义勇军进行曲》
11、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1950年10月,根据中央决定,担任中国人民志愿军司令员,率部开赴朝鲜前线,同朝鲜军民一起抗击美国侵略者的是(    )
A . 朱德 B . 刘伯承 C . 邓小平 D . 彭德怀
12、表1新中国建设成就表(部分)

根据表1指出,上述建设成就的取得是在(    )

A . 土地改革时期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C . 全面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D . “文化大革命”时期
13、据《人民日报》1971年10月27日报道,“(10月25日)当电子计票牌上出现表决结果,大厅里立即沸腾起来”“对中国友好的各国代表‘高声欢笑、歌唱、欢呼’。”这反映的是(    )
A .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B . 万隆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 C .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D . 中国成功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14、2020年6月23日9时43分,我国北斗三号全球卫星导航系统最后一颗组网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回顾历史,50年前我国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是(    )
A . 东方红一号 B . 神舟一号 C . 神舟五号 D . 神舟七号
15、希腊古典建筑艺术主要体现在神庙。神庙四周以廊柱环绕,柱身有粗有细,对后世建筑风格产生了深远影响。下列代表希腊古典建筑艺术最高水平的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6、日本是亚洲东部的国家。5世纪,大和政权基本实现了统一。7世纪中期,日本建立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进入封建社会,这主要是通过(    )
A . 大化改新 B . 彼得一世改革 C . 明治维新 D . 废除农奴制改革
17、近代欧洲文明是从中世纪欧洲的土壤中成长起来的。14世纪中期以后,一些有经济实力的农民通过各种途径扩大耕地面积,同时雇佣少地或无地的农民为自己耕种,由此开始形成的小规模的资本主义农业生产和经营方式是(    )
A . 庄园经济 B . 手工作坊 C . 手工工场 D . 租地农场
18、在工业革命过程中,解决动力问题是关键。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束缚,并为汽船、火车等交通工具的出现创造条件的技术革新是(    )
A . 凯伊发明飞梭 B . 哈格里夫斯发明珍妮机 C . 瓦特改进蒸汽机 D . 斯蒂芬森发明蒸汽机车
19、“进化论在科学上的影响是非常巨大和深远的。它解放了人们的思想,牢固地建立了唯物主义观点和历史发展的观点。”要进一步了解“进化论”,可阅读达尔文的著作(    )
A . 《神曲》 B . 《战争与和平》 C . 《物种起源》 D . 《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20、19世纪后半期,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它们之间的冲突日益加剧。1914年一场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战争爆发了。这场战争的导火索是(    )
A . 萨拉热窝事件 B . 凡尔登战役 C . 莫斯科保卫战 D . 诺曼底登陆
21、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亚非拉民族民主运动高涨。1920年,领导印度人民反抗英国殖民统治,开展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是(    )
A . 章西女王 B . 甘地 C . 玻璃瓦尔 D . 纳赛尔
22、1921年春,为缓解危机,恢复和发展生产,苏维埃俄国在列宁领导下调整政策,内容包括“以征收粮食税代替余粮征集制;允许私人经营中小企业;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等”。这一政策是(    )
A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 . 新经济政策 C . 国家工业化 D . 农业集体化
23、1933年3月4日,罗斯福在就职演说中说:“我们最重大的首要任务,是使人民有工作可做……政府本身直接募工,可以部分地完成这一任务”。为此,罗斯福在新政中采取的具体措施是(    )
A .   整顿金融体系 B . 调整农业政策 C . 推行“以工代赈” D . 加强对工业的计划指导
24、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美、苏两国基于国家战略对立和社会制度的巨大差异,对抗、冲突不断加剧。标志着美、苏战时同盟关系正式破裂,冷战开始的是(    )
A . 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B . 德国的分裂 C . 马歇尔计划的提出 D . 北约与华约对峙
25、苏联解体后,多种国家力量和地区性力量趁势发展,力争增强经济实力,在新的世界格局中占据有利地位。这反映出(    )
A . 不结盟运动蓬勃兴起 B . 经济全球化趋势增强 C . 欧洲开始走向了联合 D . 世界多极化趋势发展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26题12分,第27题12分,第28题13分,第29题13分,共50分)(共4小题)

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张仲景(约150-219),东汉末年名医,东汉末年疫病大流行,张仲景目睹百姓的痛苦,“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并结合自己的临床实践,编写出著名的医药学著作。这部著作总结了各种疾病的症候,提岀在诊断上要辨证分析病情,然后对症治疗;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张仲景是中医临床理论体系的开创者,为中医药学的发展作出巨大贡献。他医术精湛,医德高尚,被后世称为“医圣”

——据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及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李时珍(1518—1593)明代杰出的医药学家。他潜心钻研前人的医学著作,并深入实地调查,到深山野外采集药物标本,“历三十年,阅书八百余家”,三易其稿,终于编成《本草纲目》。这部规模空前的药物学著作,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据《明史》及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下册)

材料三:中国医药学是一个伟大宝库。当屠呦呦团队面临研究困境时,传统的中医药给了她创新的灵感,终于在20世纪70年代初,发现了能够有效抵抗疟疾的青蒿素,青蒿与青蒿素只有一字之差,却是破茧成蝶之变。传统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才能产生出原创性成果。由于开创了用青蒿素治疗疟疾的新方法,对人类生命健康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据白剑峰《原创性发挥优势,为健康中国贡献力量》等

材料四:(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专门赴湖北省武汉市考察疫情防控工作,对奋战在一线的医务工作者给予高度的评价、热情的赞扬,称他(她)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总书记指出,在湖北和武汉人民遭受疫情打击的关健关头,广大医务工作者坚韧不拔、顽强拼搏、无私奉献,展现了医者仁心的崇高精神,展现了新时代医务工作者的良好形象,感动了中国,感动了世界。

——据《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新时代最可爱的人》(2020年3月13日)

(1)材料一中,张仲景的著名医药学著作是什么?根据材料一,指出这部著作在疾病诊断和治疗方面的主要主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本草纲目》这部药物学著作的重要历史价值。
(3)根据材料三,指出我国在医药领域产生青蒿素这一原创性成果的主要途径。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原因是什么?
(4)上述材料中的古今医药学家及医务工作者身上体现出哪些优秀品质?
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表2台湾与大陆关系表(节选)

——据部颁统编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下册)整理

材料二:清政府在日本的威逼下,决定如期交割台湾。台湾各阶层人民联名发布檄文,声称“愿人人战死而失台,绝不愿拱手而让台,”表达了誓与台湾共存亡的坚强决心。台湾人民纷纷组织抗日义军,进行武装反割台斗争。日本统治台湾五十年,台湾高山族和汉族的英雄儿女以各种方武抗击日本侵略者,一直斗争了半个世纪

——据中华书局《中国近代史》(第三次修订版)

材料三:《望大陆》  于右任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

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

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1949年国民党退往台湾后,台湾与祖国大陆长期隔绝。身处台湾的于右任先生非常渴望

落叶归根,但终未能如愿。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于台湾写下爱国诗作《望大陆》

——据《右任文存》等

(1)根据表2,指出中国古代中央政府首次在台湾地区正式建立的行政机构,并说明郑成功被称为我国历史上民族英雄的原因。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与日本割占中国台湾有关的条约。“五十年”后终结日本对台湾殖民统治的是哪一场战争的胜利?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望大陆》这首诗作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意愿?
(4)根据上述材料及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台湾与祖国大陆和平统一的认识。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新航路开辟后,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和掠夺,给殖民地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在美洲,土著居民印第安人因殖民者的屠杀以及欧洲染病的侵袭,种族几乎灭绝。土著居民劳动力的锐减,又引起罪恶的黑奴贸易,时间长达三四百年。

——据李其荣主编《世界通史》等

材料二:

材料三:

材料四:习近平同志指出:“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多姿多彩,各有千秋,没有优劣之分,只有特色之别。”“今天,人类生活在不同文化、种族、宗教和不同社会制度所组成的世界里,各国人民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据《人民日报》(2019年5月15日)

(1)根据材料一,分析美洲当地劳动力锐减的主要原因。并根据图2及所学知识指出,以贩卖黑奴为中心的贸易被称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1787年美国宪法并未体现出“人人生而平等”的理由。
(3)根据材料三及所学知识指出,马丁·路德·金演讲中的“一位伟大的美国人”是谁?马丁·路德·金的梦想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世界“不同民族、不同文明”和谐共处的认识。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1842年8月29日,清政府与英国签订了近代中国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其主要内容与危害如下:

(一)割让香港岛,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二)赔款2100万元,开创了侵略者对中国勒索赔款的恶例;

(三)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从此,中国东南沿海四省的门户大开;

(四)协定关税,使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大大便利了外国资本主义倾销商品和掠夺原料。

——据陈旭麓主编《中国近代史》

材料二:表3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成就(部分)

材料三: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指出与签订《南京条约》相关的战争。这场战争导致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根据图4,指出作出改革开放伟大历史性决策的会议名称。根据表3分析,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哪些方面的重要成就?
(3)根据材料三指出,新时代我国对外开放的建设重点是什么?材料中的“全面开放新格局”指的是什么?
(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中国必须坚持对外开放的认识。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云南昆明市2020年中考历史真题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