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河滩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化学使人类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如打火机就给人们生活带来了方便,下列有关打火机的主要燃料丁烷(C4H10)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从性质上看:丁烷具有可燃性 B . 从变化上看:丁烷完全燃烧只生成水 C . 从组成上看:丁烷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 从结构上看:一个丁烷分子由4个碳原子、10个氢原子构成
2、有五种物质:①汽车排气形成的烟雾;②石油化工厂排出的废气;③人呼出的二氧化碳气体;④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所放出的气体;⑤煤燃烧产生的烟尘.其中均会使空气受到污染的有是(   )
A . ①②⑤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⑤ D . ①④⑤
3、某同学用量筒量取一定体积的液体,先仰视读出液体体积为20毫升,该生倾倒出部分液体后,又俯视读其体积为10毫升.则倒出液体的体积为(   )
A . 大于10毫升 B . 10毫升 C . 小于10毫升 D . 无法判断
4、小明同学采用加热氯酸钾的方法制取氧气,错把高锰酸钾当作二氧化锰放入氯酸钾内,其结果与只加氯酸钾相比,正确的是(   )
A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B . 反应速率不变 C . 反应速率加快,生成氧气的质量增加 D . 生成氧气的质量不变
5、人们生活中需要的大多数能量是由化学变化提供的,下列能量主要由化学变化产生的是(   )
A . 电灯通电发光 B . 水电站利用水力发电 C . 用煤气煮饭 D . 用太阳能热水器烧水
6、将塑料袋密封良好的方便面从平原带到高原时,塑料袋鼓起,是因为袋内的气体分子(   )
A . 质量增大 B . 个数增多 C . 间隔增大 D . 体积增大
7、下列实验操作不正确的是(   )
A . 加热液体 B . 倾倒液体 C . 滴加液体 D . 检查气密性
8、下列化学反应与实验现象相符合的是(   )
A . 硫在空气中燃烧﹣蓝紫色火焰 B .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C . 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D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白雾
9、焊接金属时,能用作保护气的一组气体是(   )
A . 氢气、氮气 B . 氮气、氧气 C . 氢气、氧气 D . 氮气、稀有气体
10、氧气是我们身边常见的物质,以下有关氧气叙述正确的是(   )
A . 用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时,加入少量二氧化锰会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B .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 C . 液氧用于火箭发射是利用氧气的可燃性 D . 化学性质比较活泼,能供给呼吸,氧气可用于医疗急救
11、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正式通车,许多旅客乘车穿越青藏高原时,会发生高原反应,感到呼吸困难,这是因为高原地区空气里(   )
A . 氧气体积分数大大低于21% B . 氮气体积分数大大超过78% C . 氧气体积分数仍约为21%,但空气稀薄 D . CO2气体含量大大增多
12、同学们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将点燃的木炭伸入集气瓶内,有的现象明显,有的不明显,导致现象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   )
A . 排水法收集结束时集气瓶内的水有残留 B . 导管口连续放出气泡时开始收集氧气 C . 排水法收集满后盖上毛玻璃片拿出水面 D . 排水法收集前未将氧气瓶灌满水
13、今年潍坊出现严重干旱,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应成为我们的自觉行为,下列有关水资源利用合理的是(   )
A . 为不浪费水,工业废水直接灌溉庄稼 B . 农业生产中使用浸灌方式灌溉庄稼,水分能充分吸收,有利节约用水 C . 大量开采地下水以满足社会对水的需求 D . 使用无磷洗衣粉有利于保护水资源
14、实验室利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主要步骤有:

①固定装置、②装入药品、③加热、④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⑤用排水法收集、⑥熄灭酒精灯、⑦从水槽中移出导气管.

其操作顺序正确的是(    )

A . ④②①③⑤⑦⑥ B . ②③①⑥④⑤⑦ C . ①②③④⑤⑥⑦ D . ⑥④①②⑦⑤③
15、水是生命之源,下列关于水的认识正确的是(   )
A . 水电解产生氢气和氧气,说明水分子中含有氢分子和氧分子 B . 水通电分解和水的蒸发都是化学变化 C . 水分子保持水的化学性质 D . 在电解水的过程中,氢原子和氧原子发生变化
16、区别下列各组物质,选用的方法或试剂不正确的是(   )

物质

选用的方法或试剂

A

空气和氮气

燃着的木条

B

酒精和食醋

闻气味

C

厨房中白糖和食盐

观察

D

硬水和软水

肥皂水

A . A   B . B   C . C   D . D
17、类推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考方法,以下四个类推结果正确的是(   )
A . 氧化反应都会放出热量,所以放出热量的变化都是氧化反应 B . 化学变化生成了新物质,所以初中阶段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都是化学变化 C . 离子是带电的原子或原子团,则带电的粒子都是离子 D . 分解反应生成了多种物质,因此只要生成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的化学反应就应该是分解反应
18、比较、推理是化学学习常用的方法,以下是根据以下反应事实推导出的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其中推理不合理的是(   )

序号

化学反应事实

影响化学反应的因素

A

铁丝在空气中很难燃烧,而在氧气中能剧烈燃烧

反应物浓度

B

碳在常温下不与氧气发生反应,而在点燃时能与氧气反应

反应温度

C

白磷比红磷更易点燃

组成元素不同

D

铜片在空气中很难燃烧,铜粉在空气中较易燃烧

反应物的凝聚状态

A . A   B . B   C . C   D . D
1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化合物中一定含有不同种元素 B . 由同一种元素组成的物质一定是单质,不可能化合物 C . 混合物一定由不同种分子构成 D . 所有原子的原子核都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20、朝核问题引发了国际关注,核问题的关键是核能的如何利用,已知某种核原料的原子核中含有1个质子和2个中子,那么(   )
A . 该原子是一种氢原子 B . 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 C . 该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 D . 该原子核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用化学符号填空:

(1)3个硫原子      

(2)2个氮气分子      

(3)5个硫酸根离子      

(4)氢氧化铝中铝元素显+3价      

(5)地壳中含量最多元素      

(6)我国计入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中除了可吸入颗粒物外,还包括下列物质中       (填字母序号).

(6)
A . CO B . CO2 C . SO2 D . NO2
2、如图中的①、②分别是钠元素、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A、B、C、D是四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

试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①中查出关于钠元素的一条信息:      ,画出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2)A,B,C,D中属于同种元素的粒子是      (选填“字母”).
(3)表示阴离子的是      (选填“字母”),写出其化学符号      
(4)A和B两种粒子的      相同,所以它们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
(5)D中x=      ,D元素的原子在化学变化中比较容易      (选填“得”或“失”)电子,该元素属于      (选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6)钠原子和氯原子反应所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是      ,该物质是由      (填“分子”、“原子”、“离子”)构成的.
(7)从H2O、H2O2、NH3三个化学符号中,写出两条相同的信息      

三、实验探究题(共4小题)

1、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请根据以下实验回答有关问题:

(1)A实验试管中1产生的气体检验方法      ,电解水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该实验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或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      
(2)B实验中螺旋状铁丝的末端系一根火柴的作用是      ,写出铁丝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3)C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烧杯③的作用是      
(4)D实验说明氧气的体积约占空气体积的      ,为确保实验成功,首先保证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如果装置气密性不好,则测出的O2的含量将      (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写出红磷燃烧的符号表达式      

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①实验前夹紧止水夹  ②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  ③选用教室内的空气.

2、请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

(1)写出仪器a、b的名称,a是      ,b是      
(2)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该反应的符号表达式      ,如果实验后D装置中的水变红了,其原因是      
(3)陈超用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混合制氧气,若要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反应的符号表达式是      ,其中二氧化锰起      作用.
(4)收集某气体时应选用E装置,把收集满该气体的集气瓶倒扣在水槽中,观察到集气瓶内有大量液体进入,根据上述信息总结出该气体的性质有      (回答一条即可).
(5)实验时用过氧化氢代替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优点是       (选填“字母”). (5)
A . 生成物中只有氧气 B . 不需加热 C . 需加热
(6)实验室用加热无水醋酸钠和碱石灰的固体混合物的方法制取甲烷,则实验室制取甲烷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7)假如你收集了一集气瓶的空气样品,如G装置,现需将其转移到集气瓶②中储存起来以备后续实验使用(瓶①比瓶②容积大),请你设计一个转移气体的方案      
(8)同学们已经学过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反应原理、制取和收集方法,请归纳出实验室制取气体反应的共同点      (填序号).

①原料为纯净物  ②没有气体参加反应   ③需要加热   ④使用催化剂  ⑤只生成一种气体.

3、为了探究“水的净化”过程,某实验小组从泽河中去了水样,观察到:A.水样呈黄色,有异味 B.水样浑浊,有固体小颗粒,现对水样进行如下处理:

水样 沉降→过滤→吸附 自来水

(1)向水样中加入的絮凝剂是      ,搅拌溶液静置一段时间后,进行过滤操作,除去固体小颗粒在化学实验室进行过滤操作,下列仪器(图1)不需要的是      

(2)为除去水样中的颜色和异味,向滤液中加入      ,该过程属于      变化(填“物理”或“化学”).
(3)通入氯气杀菌消毒得到自来水,发生反应如下:Cl2+H2O=HCl+HClO(次氯酸),其反应的围观过程如图2表示( 表示氯原子, 表示氧原子, 表示氢原子)

①乙图所示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②上述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有      (填化学式);

③D物质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4)生活中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5)用图3的简易净水器处理河水,下面对该净水器分析不正确的是        . (5)
A . 能杀菌消毒 B .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 . 能得到纯净水.
4、以下是某研究小组探究影响反应速率部分因素的相关实验数据.(控制变量)

实验序号

过氧化氢溶液浓度/%

过氧化氢溶液体积/mL

温度/℃

二氧化锰的用量/g

收集氧气的体积/mL

反应所需的时间/s

5

1

20

0.1

4

16.75

15

1

20

0.1

4

6.04

30

5

35

\

2

49.21

30

5

55

\

2

10.76

(1)通过实验①和②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      有关;从实验③和④对比可知,化学反应速率与温度的关系是      
(2)用一定量15%的过氧化氢溶液制氧气,为了减小反应速率,可加适量的水稀释,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选填“减小”或“不变”或“增大”).
(3)控制变量是科学探究的方法之一,控制变量法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问题      (写出一条即可).

四、解答题(共1小题)

1、锌是人体健康所必需的元素,锌缺乏容易造成发育障碍,易患异食癖等病症,使人体免疫力功能低下.市售的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治疗锌缺乏症具有较好的疗效.下图是某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标签,请根据标签信息回答:

(1)葡萄糖酸锌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      
(2)葡萄糖酸锌中锌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到0.01%)
(3)某患者除正常饮食吸收锌元素外,还需服用该品牌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若治疗一个疗程需要补充104mg锌元素,而这些锌有75%来自有该口服液,则患者共需要服用多少支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简写出解题过程)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15-2016学年山东省潍坊市寒亭区河滩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中化学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