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长岛中学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共20小题)

1、为把王权“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英国资产阶级确立的政治原则是(  )

A . 主权在民 B . 议会至上 C . 君权神授 D . 三权分立
2、“通过封建契约和分封仪式,如臣服礼、授职礼,领主和附庸形成依附关系。”材料体现的制度是(    )

A . 君主立宪制度 B . 共和制 C . 西欧封建等级制度 D . 联邦制
3、“从香港和五口(五处通商口岸)输入的外国商品,开始冲击中国的自然经济,几千年来的社会经济结构被侵蚀而逐步改组。”材料描述的是(  )
A . 鸦片输入的危害 B . 中英《南京条约》的影响 C . 中国边疆的危机 D . 中日《马关条约》的后果
4、中国历史上有一位著名的皇帝,他统治期间民族关系和睦,被少数民族首领拥戴为“天可汗”,他是(    )
A . 汉武帝 B . 成吉思汗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5、下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6、对下面示意图解读正确的是(    )

A . 春秋时期的诸侯争霸 B .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C . 秦朝建立后巩固统一 D . 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
7、“经过三十年洋跃进,清朝陆军洋枪数量“甲乎天下”,海军位列“亚洲第一”。”这一局面的出现主要得益于(    )
A . 太平天国运动 B . 洋务运动 C . 戊戌变法 D . 辛亥革命
8、“皇上若决定变法,请先举三者。大集群臣于天坛太庙,或御乾清门,诏定国是,躬申誓戒,除旧布新,与民更始。”材料应来自(    )
A . 康有为的上书 B . 曾国藩的奏折 C . 林则徐的文稿 D . 张之洞的家书
9、根据下面“山东省对外开放大事记”分析,山东省对外开放的特点是(    )

A . 以建立经济特区为开端 B . 形成全方位开放的格局 C . 由沿海向内地逐步扩展 D . 步步走在全国的最前列
10、图表中为我国在“一五”计划时期的各部门投资比例。由此可见,我国当时(    )
A . 均衡发展农轻重各业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优先发展运输业 D .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1、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里的“中国道路”是指(    )
A . 和平发展道路 B . 韬光养晦之路 C .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D . 共产主义道路
12、1992年,海基会和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其核心是(    )
A . “一个中国”原则 B . 两种制度共存 C . 加强两岸经济文化交流 D . 两岸开展政治对话
13、“把战争带给亚洲,把财富带回希腊”,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是亚历山大东征的后果 B . 是拜占庭帝国扩张的结果 C . 给被征服地区带来灾难 D . 促进了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
14、“人们不需要专心于超自然的力量,相反,生活的目的是为了发展自身所固有的潜能···下列作品中不能体现材料中这一精神的是(    )
A . 达尔文的巨著 B . 但丁的诗歌 C . 达·芬奇的绘画 D . 莎士比亚的戏剧
15、“机器生产”“工厂”“铁路”等流行语集中出现在19世纪上半期的(    )
A . 英国 B . 法国 C . 美国 D . 德国
16、“无产阶级将利用自己的政治统治,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快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共产党宣言》中的这段话体现出无产阶级革命的最终目的是(    )
A . 夺取国家政权 B . 夺取生产资料 C . 无产阶级掌权 D . 发展社会生产力
17、一战后,劳合·乔治宣称:“搜遍德国人的口袋也要把钱找出来。”私底下却说:“我们所起草的和约将为20年后的战争埋下伏笔。”该“和约”是(    )
A . 《四国公约》 B . 《九国公约》 C . 《凡尔赛条约》 D .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
18、1933年与 1929年相比,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三分之一以上,贸易总额缩减三分之二,这说明1929年爆发的世界经济大危机(    )
A . 传播速度特别快 B . 破坏性特别大 C . 矛盾特别尖锐 D . 持续时间特别长
19、2017年“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倡导以和平合作、开放包容等为核心的“丝路精神”。这顺应了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是(    )
A . 经济全球化 B . 一超多强 C . 信息化 D . 和平与发展
20、对下侧漫画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世界政治格局朝着多极化趋势发展 B . 霸权主义依然存在 C . 区域集团对世界格局影响巨大 D . 大国在国际事务中的主导作用增强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40分)(共3小题)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正确”“错误”表示。

材料一:秦始皇在一次庆功宴上对群臣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诸侯。”

材料二:“汉承(继承)秦制,有所损益(减少和增加)。”……随着时间的推移,有的诸侯王逐渐在封国内各自为政,不听天子诏令,出入公然使用天子礼仪车架,时刻图谋举兵夺取皇位。

材料三: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 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董仲舒

材料四:汉代时有人这样评价秦始皇:“秦王贪婪暴虐,穷困万民,以适其欲也……劳罢者不得休息,饥寒者不得衣食,亡(逃跑)罪而死刑者无所告诉,人与之为怨,家与之为仇,故天下坏也。”(坏:大乱,人民起义)

(1)秦始皇为避免“战斗不休”的局面实施了分封制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1)
A . 正确 B . 错误
(2)材料二中“汉承秦制”指的是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 (2)
A . 正确 B . 错误
(3)针对材料二中汉朝后期出现的问题汉武帝颁布了推恩令。 (3)
A . 正确 B . 错误
(4)材料三中的“六艺之科、孔子之术”指的是儒家思想。 (4)
A . 正确 B . 错误
(5)汉武帝根据董仲舒的建议实行了科举考试制度。 (5)
A . 正确 B . 错误
(6)材料四说明秦末农民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始皇贪婪暴虐。 (6)
A . 正确 B . 错误
(7)从秦朝的灭亡与汉朝的兴起中,可以得出“得民心者得天下”的认识。 (7)
A . 正确 B . 错误
2、对外交往是一个国家实力的展示。历史上,中国曾经辉煌,也曾饱经沧桑。当今中国已重回世界,并正在逐步影响着世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古代辉煌】

材料一:西域开通后……沿着这条道路,中国的丝织品以及冶铁、凿井、造纸等技术相继西传,西方的皮毛、汗血马、瓜果以及佛教、魔术、音乐、舞蹈、雕塑等也纷纷东来。

——北师大版《历史》七年级上册

【近代屈辱】

材料二:甲午战争中,中国被一个刚刚兴起的岛国打败。

材料三:彻底暴露了中国外强中干的腐朽本质,各列强胆子也就壮起来了,准备对中国进行一次更大的瓜分。

——摘编自顾明义《中国近代外交史略》

【当代复兴】

材料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彻底结束了百年来的屈辱外交,揭开了对外关系的新篇章……20世纪70年代,随着世界局势的变化,中国外交有了重大突破。

材料五:1978年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似乎可以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对外开放,让世界进入中国;第二个阶段还是对外开放,但中国开始走向世界;第三个阶段依然是对外开放,中国已经开始改变世界了。

材料六:2013年9~10月,习近平在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即“一带一路”)的倡议。“一带一路”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历史符号,开展区域经济合作,促进沿线国家经济繁荣。中国关于“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引起了国际社会高度关注,得到亚非国家广泛支持,已有50多个国家明确表示愿意参与“一带一路”建设。

(1)材料中对“西域”的开通作出突出贡献的人物是谁?后来西汉政府在该地区设立了什么机构总管这一地区事务?从此,哪一地区开始隶属中央政府,成为我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这条道路”被后人称为什么?依据材料概括指出“这条道路”在中外交流中的重要作用。
(3)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刚刚兴起的岛国”是哪个国家。该国的兴起得益于哪场改革?
(4)材料三中的情形出现在哪一事件中?没有参加这一事件的国家又提出了怎样的侵华政策?
(5)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我国外交方面有哪些“重大突破”。(三例即可)
(6)依据材料五并结合所学知识,列举出中国在对外开放中“让世界进入中国”的一项具体措施。2001年中国加入了哪一组织表明“中国走向世界”?
(7)根据材料六指出我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宗旨是什么。
(8)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中国怎样才能在国际上发挥更大的影响力?
3、人类社会青年英雄辈出,中华民族青年英雄辈出。
马克思 1848年 30岁 发表《共产党宣言》(创立马克思主义)
陈独秀等人 1915年 平均年龄30岁 新文化运动
青年学生 1919年 20岁左右 五四运动
毛泽东 1921年 28岁 中共成立
周恩来 1927年 29岁 南昌起义
杨靖宇 1932年 27岁 在东北组织游击队,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黄继光 1952年 21岁 抗美援朝
(1)请以“青年英雄”为题,写一篇历史小短文。

要求:①从表格中任选6个相关的人物,根据信息写出与其相关的历史事件及重要影响,从这些青年的身上你学到了哪些精神;②史实准确,表述成文,200字左右。

(2)鲁迅先生说,青年“遇见深林,可以辟成平地的,遇见旷野,可以栽种树木的,遇见沙漠,可以开掘井泉的”。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为青年学生,你应该怎样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和担当?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长岛中学2020年中考历史模拟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