粤沪版物理九年级下学期 16.3 探究电磁铁的磁性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下列装置中,没有用到电磁铁的是( )
A . 电磁起重机
B . 电磁继电器
C . 电铃
D . 电热毯
2、如图甲是利用磁悬浮原理浮在空中的盆栽,盆栽底部有磁体,底座内装有电磁铁,电磁铁的原理图如图乙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盆栽底部磁体的下端一定是S极
B . 增大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盆栽静止时受到的磁力不变
C . 增大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盆栽静止时受到的磁力增大
D . 增大电磁铁线圈中的电流,盆栽与底座之间距离不变
3、如图所示是小李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下列措施中能使电磁铁磁性增强的是( )
A . 滑片P向右移动,其他条件不变
B . 滑片P向左移动,其他条件不变
C . 开关S由1扳到2,其他条件不变
D . 电源的正负极对调,其他条件不变
4、下列几种器件中与电铃工作原理相同的是( )
A . 电磁炉
B . 电烙铁
C . 电饭煲
D . 电磁铁
5、以下措施中,不能使通电螺线管磁性增强的是( )
A . 插入铁芯
B . 增大电流
C . 改变电流方向
D . 增加线圈匝数
6、下列办法中不能改变电磁铁磁性强弱是( )
A . 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B . 改变线圈的匝数
C . 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D . 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7、如图所示,若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则对螺线管a端极性及磁性强弱判断正确的是( )
A . S极,增强
B . N极,减弱
C . S极,减弱
D . N极,增强
8、如图所示,当开关S闭合后,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左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螺线管磁性减弱,弹簧变长
B . 螺线管磁性减弱,弹簧变短
C . 螺线管磁性增强,弹簧变长
D . 螺线管磁性增强,弹簧变短
9、如图所示的“探究电磁铁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想让电磁铁吸引更多的大头针,可行的做法是



A . 减少线圈的匝数
B . 用铜芯代替铁芯
C . 将滑片P向a端移动
D . 将滑片P向b端移动
10、如图所示,在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实验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 把滑动片向左滑动时,磁性减弱
B . 把滑动片向左滑动时,磁性增强
C . 若增加线圈匝数,磁性将减弱
D . 若改变电流的方向,磁性将增强
二、填空题(共7小题)
1、课外兴趣小组自制了一个“温度自动报警器”(原理如图所示).使用时发现电磁铁磁性不够强,改进的办法有 (只需填出一种).要使图中电磁铁通电时左端为N极,a点应接电源的 极.
2、为了探究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哪些因素有关,某同学使用两个相同的大铁钉绕成电磁铁A和B , 还找来一些大头针进行实验,电路如图所示 . 闭合开关后 吸引大头针数目较多(选填“A”或“B”).
3、如图所示, 在电磁铁的正上方用弹簧挂一条形磁铁。当开关闭合后,条形磁铁与电磁铁的相互作用为 ( 填“吸引”或“排斥”) 。当滑片P 从b 端到a 端的滑动过程中, 弹簧的长度会变 ( 填“长” 或“短”)
4、如图所示的电路,开关S接到a后,电磁铁左端为 极,小磁针静止时,A端是 极;将开关S由a拨到b,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流表示数不变,则电磁铁的磁性 (选填“增强”、“不变”或“减弱”)。
5、如图所示,要使磁铁M的磁性最强,应将滑动变阻器滑片P移至 端,并将开关S接到 位置.
6、如图甲所示,能自甶转动的司南静止时,它的长柄指向南方,说明长柄是 极。如图乙所示,自制电磁铁的线圈匝数一定时,增大电流,电磁铁的磁性会 (选填“增强”、“减弱”或“不变”)。
7、使电磁铁磁性增强的办法有:
(1)螺线管匝数一定时,通过的电流 ,电磁铁磁性越强。
(2)保持电流一定时,螺线管的匝数 ,电磁铁磁性越强。
三、作图题(共2小题)
1、将图中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虚线内完成),要求: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闭合开关S后,小磁针受力静止时,其N极如图所示.
2、将图中的电磁铁连入你设计的电路中(在方框内完成),要求:
a.电路能改变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b.使小磁针静止时如图。
四、实验探究题(共2小题)
1、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制成简易电磁铁甲、乙,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当滑动变阻器滑片向左移动时,电磁铁甲、乙吸引大头针的个数 (填“增加”或“减少”),说明电流越 ,电磁铁磁性越强.
(2)根据图示的情境可知, (填“甲”或“乙”)的磁性强,说明电流一定时, 电磁铁磁性越强.
(3)根据右手螺旋定则,可判断出乙铁钉的上端是电磁铁的 极.
2、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实验中,小明用相同的漆包线和铁钉绕制成电磁铁A和B,设计了如图所示的电路.
(1)图中A.B串联的目的是 .
(2)闭合开关后,分析图中的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