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共45分,每小题1.5分,请将正确选项填涂在机读卡上)(共30小题)

1、下列图片共同体现出的时代主题是(    )

A . 反抗外来侵略 B . 进行三大改造 C . 发展国民经济 D . 巩固新生政权
2、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列强侵华史,也是一部中国人民屈辱史。下列选项对应合理的一组是(    )
A . 鸦片战争和《南京条约》——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 B . 甲午中日战争和《马关条约》——刺激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野心 C .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与《辛丑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 第二次鸦片战争——协定关税
3、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
4、史论结合是历史学科的重要特点之一。在历史学习的过程中,要注意区分史实与史论。下列表述中,属于“史论”的是(    )
A . 一战爆发之后,意大利参加了协约国集团作战 B . 1916年,德、法两国军队在凡尔登展开了血战 C . 一战是帝国主义争夺霸权和殖民地的不义之战 D . 一战中,交战国使用了坦克和潜艇等新式武器
5、据网络统计,中国加入WTO最初五年中,“民族”“国家”“主权”等出现约10000次。后来,这些情感浓厚的词汇很少使用,“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信息化”却大量频繁使用。上述词语使用频率对比变化说明了(    )
A . 加入WTO使国人逐渐认识到中西方差距 B . 全球化日益加深人们对世界的理性认识 C . 传统观念受到冲击,中外交往逐渐平等 D . 发展中国家人们对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
6、中世纪晚期,西欧社会处于转型时期,原来的封君封臣制度和庄园制度发生了很大变化,随之而来的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出现,它们是(   )
A . 工厂和乡镇企业 B . 租地农场和工厂 C . 乡镇企业和手工工场 D . 租地农场和手工工场
7、毛泽东指出:五四运动的杰出的历史意义,在于它带着为辛亥革命还不曾有的姿态。”一百年前的这场运动中,“不曾有的姿态”主要是指(   )
A . 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精神 B . 农民阶级成为运动的先锋 C . 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 反对一切外来的西方文化
8、获取有效信息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符合“距今约70万〜20万年”“会使用天然火”“能打制石器”三个信息的古人类是(   )
A . 元谋人 B . 北京人 C . 半坡人 D . 河姆渡人
9、文物是我们了解和研究历史的重要依据,以下文物反映唐朝时期社会风貌的是(   )
A . 半两钱 B . 殷墟甲骨 C . 京剧早期戏服 D . 三彩骆驼俑
10、周朝“虽历时很久,但却未能建立稳固的中央政府,周朝有许多诸侯国,他们无视周名义上的最高领主地位,彼此征战不休”。这一局面的出现是由于(   )
A . 禅让制的推行 B . 世袭制的出现 C . 分封制的实行 D . 郡县制的推行
11、如图地图所反映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   )

A . 促进了民族交融 B . 统一了黄河流域 C . 巩固了北部疆域 D . 开发了江南地区
12、以下示意图中①②的时代特征是  (   )

A . 社会动荡与变革 B . 大一统局面的开创 C . 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13、如 表是小林在参观博物馆后整理的资料,梳理了隋唐至清朝期间广东九位状元的情况。以下对这些状元解读准确的是(   )

A . 要定期向中央进纳贡物 B . 代表朝廷监视豪强地主 C . 凭借门第关系进入仕途 D . 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仕途
14、诗歌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杜甫在“接缕垂芳饵,连筒灌小园”的诗句中描述的工具是(   )
A . B . C .      D .
15、以下史实所处的历史时期是(   )

公元907年

公元923年

公元938年

公元947年

公元951年

朱温称帝,建立后梁

李存勖称帝,建立后唐

后晋石敬瑭割燕云十六州给辽国

刘知远建立后汉

郭威灭后汉,建立后周

A . 南北朝时期 B . 唐朝后期 C . 五代十国 D . 宋、金对峙
16、以下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唐朝时期火药武器广泛用于战争 B . 两宋时期指南针开始应用于航海 C . 北宋时期的毕昇发明雕版印刷术 D . 古代四大发明都出现在宋元时期
17、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各民族之间有分有和,不断交融与碰撞。两宋时期,曾出现了宋与辽、西夏、金几个政权并立的局面。下列能正确反映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示意图是(   )
A . B . C . D .
18、清代小说创作取得了空前的成就,其中艺术成就最高,影响最深远的一部作品是(   )
A . 《水浒传》 B . 《西游记》 C . 《红楼梦》 D . 《三国志通俗演义》
19、同学们都很熟悉的“两只老虎”之歌,在20世纪20年代时候的歌词是“打倒列强,打倒列强,除军阀,除军阀”。歌曲描述的事件是(   )
A . 武昌起义 B . 北伐战争 C . 南昌起义 D . 红军长征
20、某校准备开展一场“纪念遵义会议召开82周年”合唱音乐会,演唱《长征组歌》中的四首:①《四渡赤水出奇兵》、②《过雪山草地》、③《遵义会议放光辉》、④《到吴起镇》。如果按红军长征路线依序演唱,其顺序应该是(   )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②④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①②④
21、剪纸是中国传统民间艺术,可表达丰富的历史文化信息。对右图所示剪纸表达的历史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 . 平型关和台儿庄战役在同一时间进行 B . 国共两党团结合作共同打击日本侵略者 C . 平型关战役的胜利是国共合作开始的标志 D . 台儿庄战役取得胜利迫使日本宣布投降
22、某旅行社准备开通“锦州—天津—徐州—南京”的红色旅游路线,导游要介绍发生在这些地区的解放战争时期的重大战役。这些战役分别是(   )
A . 渡江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 B . 渡江战役—平津战役—辽沈战役—淮海战役 C . 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渡江战役 D . 辽沈战役—渡江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
23、历史照片真实地反映了历史史实。下列照片共同反映了我国(   )

A . 外交道路的发展历程 B . 工业化的发展历程 C . 改革开放的发展历程 D . 国有企业改革的历程
24、下图是1999年发行的一枚澳门回归纪念邮票。邮票上的人物头像,主要是为了缅怀他(   )

A . 挺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进攻序幕 B . 领导改革开放,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 提出“一国两制”解决了台湾问题 D . 提出“一国两制”为澳门回归做出了贡献
25、下列两件文艺作品共同反映的核心思想是(   )

           

《蒙娜丽莎》           《哈姆雷特》

A . 禁欲主义 B . 人文主义 C . 理性主义 D . 浪漫主义
26、美国黑人作家阿历克斯·哈特在其著作《根》中写道:1760年,西非少年昆塔在独自外出时,被白人抓走,与其他黑人一起被贩卖到美洲。昆塔的悲惨遭遇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关系?(   )
A . 亚历山大东征 B . 英国在北美建立殖民地  C . 罪恶的“三角贸易” D . 拉丁美洲独立运动
27、下图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初步确立”时期的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示意图,其中空白处应填入的内容依次是(   )

A . 《权利法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拿破仑法典》 B . 《权利法案》  1787年宪法  《拿破仑法典》 C . 《拿破仑法典》  1787年宪法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D . 1787年宪法  《权利法案》  《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28、观察下图,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明治时期的日本课堂情景             明治维新时期的教育普及率

A . 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 .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 .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 .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29、阿德勒在《世界文明史(下)》中将第二次世界大战划分为三个阶段(见下表)。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判断,推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由第一阶段朝着第二、三阶段转化的根本原因是(   )

阶段

时间

概况

第一阶段

1939年至1942年末

德日法西斯获得胜利和扩张

第二阶段

1942年至1943年

反法西斯盟国在各个战场开始反攻

第三阶段

1944年至1945年

反法西斯盟国取得最后胜利

A . 26国签署《联合国家宣言》 B . 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胜利 C . 美国取得中途岛海战的胜利 D . 盟军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30、某校九年级学生在中考复习时摘录了四件大事,下列选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欧共体成立        ②联合国建立       ③非洲年      ④收回巴拿马运河主权

A . ②③①④ B . ②①③④ C . ④②①③ D . ④②③①

二、材料分析题(共4小题)

1、人类文明的发展中,制度建设关系到国家与社会的发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中国历史是一连绵不断的演进过程,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内聚力不断增强。自春秋战国至清前期,虽曾经历了三次社会大分裂,但最终还是走向了秦汉、隋唐和元明清三次大统一。统一的时间越来越长,统一的规模越来越大,统一的制度基础越来越坚实。

——赵毅《统一于分裂:中国历史的启示》

材料二:(贞观年间) 天下大稔(丰收),流散者咸(阳)归乡里,斗米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冬至于海,南及五岭,皆户外不闭,行旅不赉(携带)粮,取给于道路焉。

------ 摘自《贞观政要》

材料三:两宋期间,我国南方和北方的农业都有发展,但南方的发展速度更快 ,在气候温和、资源丰富的南方,形成了闻名天下的“粮仓”,培育出新的手工行业,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这些事实表明,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摘自川教版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四:1921~1925年苏俄(联)粮食产量(注:普特=16.8千克)

年份

1921年

1925年

粮食产量(普特)

22.13亿

44.24亿

——《历史——经济成长历程》

材料五:罗斯福新政期间,美国出台了700多个法令,建立了几十个委员会和管理局,兴建了许多公共工程,开展了大规模的救济工作,国家支出达350亿美元。

(1)依据材料一,说出中国历史发展的演进趋势。结合所学知识,说说秦汉、隋唐、元明清时期分别出现了哪些政治制度创新促进了这一趋势的发展?(每个时期只说出一个政治制度即可)
(2)材料二记载的是哪位皇帝在位时的情景?他在经济上采取什么措施才达到材料所述的“天下大稔”?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请你举出一个两宋时期我国南方农业发展的表现?如何理解材料三中所说“中国古代经济已经发生了深远的变化”?
(4)依据所学知识,说明材料四中苏俄(联)粮食产量变化的主要原因。
(5)材料五中罗斯福新政的背景和特点各是什么?
(6)综合上述材料和当今局势谈谈你认为影响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因素有哪些?
2、思想文化是人类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理念蕴含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价值理念。在五千多年的文明发展中,中华民族一直追求和传承着和平、和睦、和谐,以和为贵,与人为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等理念……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宝库。

——赵可金《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丰富内涵与理论价值》

材料二:思想是行动的先导

材料三:1835年,马克思在高中毕业作文《青年在选择职业时的考虑》中写道:“如果我们选择了最能为人类福利而劳动的职业,那么,重担就不能把我们压倒,因为这是为大家而献身。“大学毕业后,马克思颠沛流离,时常面临饥饿的威胁,但他初心不改,始终坚持忘我工作,终于在1848年和恩格斯发表了一部震撼世界的著作。该著作揭示了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号召工人阶级组织起来,建立无产阶级自己的政党。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

中国近代史上,在旧式的农民战争走到尽头,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屡屡碰壁,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和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纷纷破产的情况下,列宁领导的十月革命取得胜利,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这是一声砸向旧世界的锤头撞击,和着十月革命的惊天霹雳。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发力,锻造出一个民族驶向复兴彼岸的航迹。

—— 摘编自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讲话(2018年5月4日)

材料四: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新青年》出版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各地相继涌现出许多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刊物和团体。“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中国革命与建设的实际相结合,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摘编自《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1)结合所学概括孔子、孟子、墨子体现“和睦、和谐”的核心思想分别是什么?
(2)结合所学,将材料二图示中空缺的内容补充在下列横线上。

A

B

C

(3)材料中多次提到的“著作”指什么? “从上海望志路到南湖的红船”是指哪一事件?“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相对应的历史事件分别是
(4)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请归纳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中国革命和建设时期探索出的适合中国国情的道路。
3、交往 交流 互鉴

材料一:南海一号古船是南宋初期一艘在海上丝绸之路向外运送瓷器时失事沉没的木质古沉船,沉没地点位于中国广东省。"南海I号"长约30米,宽近10米,型深3米多。令人惊奇的是,这艘沉没海底800多年的古船船体保存相当完好,整艘船没有翻、没有侧,而是端坐在海底,船体的木质比较坚硬。"专家们已算过船上文物有6万到8万件,打捞出水的大量金、银、铁、陶瓷类器物以及万余枚铜钱。根据水下试掘资料,沉船所载文物以瓷器为主,分属浙江龙泉、福建德化、江西景德镇等宋代几大著名窑系的外销瓷器,造型独特,工艺精美,绝大多数文物完好无损。

南海一号古船

材料二:古代中国对外交往简表

时间

史实(部分)

西汉

开辟丝绸之路;佛教传入

唐朝

   A   西行天竺;   B   东渡日本;遣唐使来华

宋朝

设立市舶机构;海路贸易兴盛

元朝

丘处机到访中亚;马可·波罗来华

材料三:工业资本主义的全球作用导致了对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的更为广泛、协调和有效的利用。当欧洲的资本和技术与不发达地区的原料和劳动力相结合、首次导致一个完整的世界经济时,世界生产率无疑极大地提高了。事实上,世界工业生产在1860到1890年间增加了3倍,在1860年到1913年间增加了7倍。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四:交流互鉴是文明发展的本质要求。……文明交流互鉴应该是对等的、平等的,应该是多元的、多向的,……我们应该以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打破文化交往的壁垒,以兼收并蓄的态度汲取其他文明的养分,促进亚洲文明在交流互鉴中共同前进。

——习近平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

(1)依据材料一,结合所学,请你说出南宋的社会特点。
(2)依据所学知识,填写A、B处对应的人物名称。依据材料二,归纳中国古代对外交往的特点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请简要说明前两次工业革命如何有效利用世界人力物力资源?(答出两点即可)
(4)依据材料四,概括文明交流互鉴的主要特点是什么?在世界文明融合的浪潮中,怎样做才能使中华文明更放异彩?
4、千年运河水,孕育着无数的华夏儿女,传承着浓厚的中华文明。京杭大运河拥有秀丽的自然风光和丰厚的文化遗产。某历史社团开展了京杭大运河的考察活动。

【文献研究】

材料一:京杭运河又叫京杭大运河,简称大运河或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 。它历经2000多年的沧桑。大运河始凿于春秋末期,完成于隋朝时期,繁荣于唐宋时期,截弯取直于元朝时期。元世祖至元30年(1293年),从通州到北京积水潭的通惠河全部竣工,全长160余里。这样,杭州的漕船就可以直接行驶到北京城内。比隋朝大运河缩短了900多千米。明清两代都对大运河进行了扩建,大运河年漕运量保持在400万石左右。运河沿岸开设了许多酒肆、茶楼、勾栏(剧场)、灯红酒绿,彻夜笙歌。元朝时期又出现了蜚声全国、流芳百代的戏曲名家,关汉卿的《窦娥冤》、马致远的《汉宫秋》和王实甫的《西厢记》等名剧纷纷上演。

-----荀德麟《京杭大运河》

材料二:京城“运河”还曾经历过一场巨大的国耻。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次年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条约规定以玉河故道为纵轴,东江米巷为横轴,划出一块外国人占据的禁地,这条玉河开始被外国人称为“玉石运河”(Jade Canal),沿岸建造了英国、日本、意大利使馆,两侧街道命名为“运河街”(Canal Street),但只是一条终年干涸的污水沟。后来禁地开放,改名为“御河桥”街,上世纪50年代填平改为绿地,街道命名为“正义路”。

-----李德楠《大运河》

【实地考察】

材料三:考察笔记(节选)

通惠河开浚后,陆续建起了一批规模宏大的粮仓。南新仓位于北京市东四十条22号,是明清两朝代储藏皇粮、俸米的皇家官。1409年在元代北太仓的基础上起建,至今600余年历史。凝聚着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智慧的结晶。是京都史、漕运史、仓储史的历史见证。

-----梁雪松《中国大运河概要及北京段》

材料四:考察笔记(节选)

通州八里桥又名永通桥,始建于1446年的明代三孔石拱桥,横跨在通惠河上,是通州至北京大道上的必经之处,因距通州八里而得名。现已被录入世界文化遗产----京杭大运河的文物名录。1860年清军与英法联军在此苦战失利,英法联军进占北京城。

-----梁雪松《中国大运河概要及北京段》

【成果运用】

材料五:大运河曾经的荣光和失落已成记忆,大运河亦将迎来重放光彩的一天。

①2002年12月27日,京杭大运河成为中国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重要环节和通道,通过它长江下游的水得以送到北部缺水的山东和河北等地。

②2006年6月被国务院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③2013年公布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将浙东运河和隋唐大运河与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京杭大运河合并,名称改为“大运河”。

④2014年6月22日,包括京杭大运河在内的“大运河”在多哈举行的第38届世界遗产委员会会议上入选世界文化遗产。

-----董文虎《京杭大运河的历史与未来》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回答隋朝大运河最北端到达哪里? 结合所学说出封建王朝开凿运河的作用。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二中所说的丧权辱国的条约是什么?材料中所说的“禁地”具体指什么?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回答南新仓如何见证大运河京都史和漕运历史的?
(4)依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回答材料四中提到与这一战役紧密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5)依据材料五,回答大运河在今天发挥的作用与价值。大运河保护和利用需要同学们的参与,请你提出一项助力大运河保护和利用的行动建议。要求:紧扣大运河保护和利用主题,切实可行;说出具体做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北京市平谷区2020届九年级历史5月模拟(一模)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