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隋唐时期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0小题)

1、古代中国一种生产工具“如纺车,以细竹为之,车骨之末,缚以竹筒,旋转时低则舀水,高则泄水”。该生产工具是(    )
A . 春秋时期的铁犁 B . 战国时期的棉纺车 C . 唐朝时期的筒车 D . 元朝时期的曲辕犁
2、贞观初,太宗曾对公卿说“人欲自照,必须明镜;主欲知过,必借忠臣。”太宗时朝中人才济济,下列属于贞观时期著名宰相的是(   )
A . 姚崇、宋璟 B . 安禄山、史思明 C . 鉴真、玄奘 D . 房玄龄、杜如晦
3、《唐摭[zhí]言》中记载,(唐太宗)见新进士鱼贯而出,说:“天下英雄入吾毂中(喻圈套)矣。”正所谓“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材料反映的是(   )
A . 禅让制 B . 察举制 C . 九品中正制 D . 科举制
4、隋唐时期,科举制度下的考生可以自由报考,而且“取士不问家世”“一切以程文为去留”。材料主要体现出科举制的特点是(   )
A . 注重门第家世 B . 取士方式多样 C . 关注道德品质 D . 公开公平竞争
5、唐开成三年(838年),日本僧人圆仁来到今南通如东的国清寺。此后他走遍半个中国,研学佛法,受到朝廷及地方州县的热情接待。这说明了唐朝(   )
A . 重视中外文化交流 B . 中外贸易往来频装 C . 实行开明民族政策 D . 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6、如图中的历史人物是日本佛教南山律宗的开山祖师,著名医学家,被日本人民誉为“文化之父”和“律宗之祖”。下列关于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①他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顺利东渡日本

②他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③他是唐朝与日本的文化交流中最有影响的人物

④他只潜心研究佛经而不过问其他领域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7、隋朝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表明运河的直接作用是( )
A . 巩固了隋王朝的统治 B . 有利于边疆经济开发 C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D . 加速了隋王朝的灭亡
8、玄奘西行是古代中印两国人民友好交往的见证,他游学、研习内容主要涉及的宗教是( )
A . 基督教 B . 伊斯兰教 C . 道教 D . 佛教
9、毛泽东曾说:“唐明皇不会做皇帝,前半辈会做,后半辈不会做。”说“后半辈不会做”是基于他统治后期的( )
A . 贞观之治 B . 开元之治 C . 安史之乱 D . 藩镇割据
10、直接导致唐朝衰亡并最终灭掉唐朝的是( )
A . 外族入侵 B . 安史之乱 C . 宦官专权 D . 藩镇割据
11、“论从史出”,下列表格中史实与“盛唐的社会气象”相符的是(    )

现象

史实

A

农业生产工具的改进

铁农具和牛耕

B

制瓷业的发达

景德镇成为“瓷都”

C

商业的繁荣

出现“早市”和“夜市”

D

开放的风气

妇女骑马、打球

A . A B . B C . C D . D
12、唐代前期政治开明,经济发展,在民族关系、对外关系、科技文化等方面都有很大建树,呈现出繁荣、富强的盛唐气象。下列图片中反映盛唐气象的是(   )
A . B . C . D .
13、在九年级历史专题复习课上,老师用多媒体展示了“文成公主入藏”“安西都护府”“唐蕃会盟碑”“宣政院”“驻藏大臣”等史料和信息,这一专题复习的主题应是( )
A . 经济发展史 B . 科技成就史 C . 民族关系史 D . 文学艺术史
14、武则天的统治被后人称为.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能说明这一点的史实包括(   )

①武则天改国号为周        ②由皇后到皇帝            ③继续推行唐太宗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

④继续推行唐太宗选贤才的政策          ⑤当政期间社会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力不断增强

A . ①②③④⑤ B . ②③④⑤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④
15、古人诗赞“人生四喜”,清人纪晓岚加以改之为“十年久旱逢甘露,万里他乡遇故知。和尚洞房花烛夜,监生金榜题名时”。 与“金榜题名”相关的制度正式诞生于以下哪个朝代(   )
A . 隋朝 B . 唐朝 C . 宋朝 D . 清朝
16、汉代陵阳县,故址在今安徽省石台县广阳镇,晋为避让皇后名讳改名广阳,后又避隋炀帝名讳改名南阳。这种地名的变化反映了(   )
A . 外戚干政 B . 战乱额繁 C . 皇权至高无上 D . 地方权力削弱
17、隋朝大运河是世界上最长的、最古老的人工水道(如图)。这一伟大工程(   )

A . 中心是①--长安 B . 最南端到达②--今天的扬州 C . 是隋文帝的政绩之一 D . 发挥着贯通南北动脉的作用
18、据统计,唐朝宰相共有369人,其中少数民族人士为24人,占6%。这在历代汉人建立的王朝中是较为罕见的。这说明唐朝(   )
A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B . 避免了民族间的战争 C . 开通了海上丝绸之路 D . 致力于商业贸易发展
19、据记载,文成公主入藏时,携带的嫁妆有释迦佛像,360卷经典,大量珍宝、金鞍玉辔、绸帛、种子,60种营造与工技著作,100 多种医方、4种医学论著等。丰富的嫁妆种类折射出唐朝(   )
A . 对边疆统治加强 B . 民族交融成为主流 C . 经济文化的繁荣 D . 开元盛世成就辉煌
20、归纳法是非常有效的历史学习方法。下列对隋唐时期阶段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 B .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C . 繁荣与开放 D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二、改错题(共5小题)

1、唐朝时候,天竺先后十多次派“遣唐使”到中国来学习交流。      

2、隋文帝时开凿的大运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错误:改正:

3、唐玄宗统治后期,国力达到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错误:改正:

4、白居易的诗飘逸洒脱,沉默想象力和感染力,被称为“诗仙”。

错误:改正:

5、请找出下面材料中的错误并加以改正。

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在农业方面,垦田面积扩大,人们发明并推广了一些生产农具,如曲辕犁和翻车,并兴修了水利工程。手工业水平很高,丝织业以纹饰精美冠于全国的是苏绣,越窑以白瓷类雪似银而闻名。商业十分繁荣,都城洛阳布局严整对称,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

(1)错误:      ;改正:      
(2)错误:      ;改正:      
(3)错误:      ;改正:      
(4)错误:      ;改正:      

三、辨析题(共3小题)

1、小明说: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她创立科举制度,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扩大了统治基础,还采取各种措施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小明的说法正确吗?请简要说明理由。
2、科举制是隋文帝即位后建立起通过推荐选拔人才的制度。
3、陶瓷业在唐代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们,陶器以黑陶最为著名。

四、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唐朝前期,社会经济呈现出一派高度繁荣景象,民族关系和文学艺术呈现出辉煌局面。为此,七年级(1)班同学进行了探究,请你也一起参与进来吧!

【经济繁荣】

材料一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代诗人杜甫《忆昔》

材料二 水激轮转,众筒兜水,次第下倾于岸上……以灌稻田,日夜不息,绝胜人力。

【民族交融】

材料三 “自从贵主和亲后,一半胡风似汉家。”

——唐代诗人陈陶《陇西行》

【文学艺术】

材料四 文学家韩愈称颂李白、杜甫时说:“李杜文章在,光焰万

丈长。”

材料五 “有唐一代书法,真草篆隶行,百花齐放……群星熠熠,组成了中国书法上空前绝后,最为辉煌的图卷。”

——《书法艺术》

(1)材料一中“开元全盛”是哪位皇帝当政时期?这种“全盛”局面历史上称为什么?
(2)材料二中的灌溉工具是什么?这一时期还出现一种新的耕地工具是什么?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关系?
(3)列举一例唐朝“贵主和亲”的事例。结合所学说说“贵主和亲”起到了什么作用?
(4)李白和杜甫的诗歌各具有怎样的特点?
(5)材料四中韩愈对李白和杜甫的评价是否恰当?请你简单说明理由。
(6)列举唐朝时两位最著名的书法家。
(7)通过上述探究,请你用一句话概括唐朝发展的突出特点。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安史叛军到处烧杀抢掠,攻进长安后“大索三日,民间财资尽掠之”,遭到军民顽强抵抗。

材料二 《旧唐书》语:“文武将吏,擅自署置,贡赋不入于朝廷,虽称藩臣,实非王臣也。”

材料三 黄巢诗《不第后赋菊》:待到秋来九月八,我花开后百花杀。 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安史叛军”指哪一事件?说说它的路线?“军民顽强抵抗”的结果如何?这一事件有何标志性意义?
(2)材料二中的“藩臣”指什么?这段材料说明了哪一局面的出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这一局面的特点是什么?唐朝灭亡后,延续这一局面的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黄巢”是如何实现“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2020年中考历史复习专题05:隋唐时期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