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常德市市直学校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共24小题)
①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
②毛泽东亲自升起了第一面五星红旗
③我国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④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屈辱历史
⑤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①参观都江堰 ②到赵州桥上散步 ③用纸写诗 ④读《史记》和《资治通鉴》⑤乘坐装有指南针的海船从事海外贸易 ⑥参加科举考试.
①中国近代第一个不平等条约 ②洋务派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 ③中华民国成立 ④日本法西斯制造大屠杀惨案 ⑤蒋家王朝覆灭。
①黄埔军校
②南昌起义
③率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④西安事变
⑤重庆谈判
⑥万隆会议
⑦加入世贸组织
①土地改革 ②抗美援朝 ③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④文化大革命
①日本大化改新 ②俄国1861年改革 ③中国戊戌变法 ④日本明治维新。
①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 ②体现了大国的强权政治
③有关于赔款问题的决定 ④有关于领土处理问题的决定。
二、材料分析题(共52分)(共4小题)
材料一:中国作为一个多民族的统一大国……在世界历史中,特别是与其他古国相比,是一个十分罕见的现象。这其中有地理的、经济的、思想文化的等多方面原因。除此之外,中国几千年来的政治制度,也是这个多民族的千年古国得以始终维持统一的重要原因。
﹣﹣张岂之《中国历史十五讲》
材料二:秦始皇开始将早先在本国取得非常成功的法家学说应用到全中国……他还通过统一度量衡和货币来实现经济集中化……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秦汉时期的中央统治者,为了有效地维护“大一统”,都对统治思想进行了选择,用以规范、整齐全国上下的思想。
材料四:唐太宗常说:“为政之要,唯在得人……今所任用,必以德行、学识为本。”唐太宗问魏征:“何谓明君?”魏征说:“君之 所以明者,兼听也。”太宗以为然,并说:“主欲知过,比藉忠臣。”
材料五: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之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威柄,学士鲜所参决。
材料六 故宫某导游说:“这个不起眼的偏房,在雍正时代及以后的清朝政治生活中,成为这个王朝的权力中心。”
材料一:我国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材料二:中国共产党曾想像俄国十月革命那样,在大城市发动起义,建立政权,但接连遭到失败。毛泽东率领湘赣边起义队伍,在攻打长沙受挫后,当机立断,改变原定部署。
﹣﹣人教版《历史•必修3》
材料三:“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有关报刊内容。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德国和奥匈帝国首先挑起的,在战后应该审判的是它们,而英国、法国、俄国是维护世界秩序的保护者,应该肯定。
材料二:1942年,美国、苏联、英国和中国等26个国家的代表在华盛顿举行了会议,共同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保证用自己的全部人力和物力,联合起来,彻底打败法西斯国家。1945年5月9日,美国驻苏联参赞凯南说:“人们在欢呼雀跃……他们以为战争结束了,而战争才刚刚开始。”
材料三、世界新秩序之所以不同于旧秩序,就是因为它不由超级大国主宰,而是有很多权力中心,每一个都独立活动。
﹣﹣摘自基辛格1993年的谈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