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盘锦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共20小题)

1、下列遗址遗迹中最能体现国内民族团结友好的是(   )

A . 秦兵马俑遗址 B . 大昭寺会盟碑 C . 唐招提寺鉴真坐像 D . 敦煌莫高窟
2、学会归纳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历史学习的重要方法之一。请问辽、宋、夏、金时期最显著的阶段特征是(   )

A .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B . 民族政权并立 C . 诸侯争霸 D . 繁荣与开放的社会
3、唐朝科举,以考试成绩作为录取标准;明经科的录取率约为十分之一,进土约为六十分之一;科举出身的官员占全部官员的比例略多于十分之一。从材料中得到的信息是(    )

①科举制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人才      ②科举制是政府选官的主要来源

③科举选拔的标准是择优录取                       ④科举考试基本年年进行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4、“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在杜甫《忆昔》这首诗中“开元全盛日”指的是   (  )

A . 唐高宗统治初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前期
5、唐朝时期,修建了规模宏大、布局严整的长安城。具体负责长安城工程建设的是六部中的(   )

A . 吏部 B . 户部 C . 刑部 D . 工部
6、以下关于经济重心南移的史实表述正确的是(   )
①宋初,北方人口仅100多万户,而南方人口有230多万户,是北方的两倍多。
②南宋时,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可见太湖流域已成为全国重要粮仓。
③宋朝时,发明了新农具曲辕犁和筒车。
④北宋时,国家的财政收入约80%来自淮河以南地区。

A . ①②③ B . 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③④
7、唐朝是我国诗歌繁盛的时代。写下“三吏”“三别”,被称为“诗圣”的是(     )

A . 李白 B . 杜甫 C . 白居易 D . 陆游
8、认为“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封建帝王是 ( )

A . 汉武帝 B . 唐太宗 C . 唐玄宗 D . 宋太祖
9、2015年5月,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仪式欢迎印度总理莫迪访华,莫迪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是(  )

A . 班超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10、“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这是古人对一项历史工程的赞颂。它是(    )

A . 都江堰 B . 灵渠 C . 大运河 D . 赵州桥
1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6周年之际,习近平发表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谈话。在下面各民族史料中,符合“两宋时期民族政权的对峙”内容的是(    )

①鲜卑族        ②党项族         ③契丹族        ④女真族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2、有人说:“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夜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隋朝“光芒四射”的成就包括(   )

①南北重归统一②发明筒车③开通了大运河④大规模修筑万里长城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13、“自古男人掌朝纲,谁料女杰作俊贤。重拳击碎贪腐吏,玉手托起清廉官。”诗中提到的皇帝历经千年,褒贬不一,但还是有人称赞其统治是“政启开元,治宏贞观”。这位皇帝的突出贡献是(   )
A . 戒奢从简,虚心纳谏 B . 增设殿试和武举 C . 派文成公主人藏和亲 D . 重视地方吏治
14、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完善科举制度的关键人物有(   )

①李渊②唐太宗③武则天④唐玄宗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5、如图为现存雕版印刷品《金刚经》的一部分,请你判断它最早应该出现于(   )

A . 北魏 B . 隋朝 C . 唐朝 D . 宋朝
16、如图陈桥驿纪念馆门柱上镌刻着纪念馆馆长李天锡书写的楹联:“陈桥兵变奠宋代基业,黄袍加身定赵氏乾坤。”它见证了一人黄袍加身,代周称帝,建立宋朝的一幕。这“一人”指的是(   )

A . 寇准 B . 赵匡胤 C . 岳飞 D . 赵构
17、从中国历史发展进程来看,古代的民族关系有战有和。其中和平是长久的,是历史发展的主流。下列选项中与这一主流不符的是(   )
A . 汉元帝时昭君出塞 B . 唐玄宗册封回纥首领为“怀仁可汗” C . 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抗击匈奴 D . “澶渊之盟”后,宋辽之间保持长时间的和平局面
18、“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这副对联中“忠骨”是指抗击金军的(   )
A . 石敬瑭 B . 元昊 C . 岳飞 D . 秦桧
19、“政府铸造的铜钱超过前朝十倍以上,但仍不敷应用。在缺铜的情形下,民间开始发行纸币。”(如图)这一现象最早应出现于(   )

A . 西汉 B . 唐朝 C . 北宋 D . 南宋
20、《东京梦华录》记载,东京城夜市每天热闹非凡,买卖交易直到凌晨。材料反映了宋代(   )
A . 农业迅速发展 B . 经济重心南移 C . 商品经济繁荣 D . 手工业兴旺

二、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共4小题)

1、隋唐时期,中华民族以无穷的魅力向世界展现了一个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政通人和的盛世】
唐朝时期,社会经济呈现出整体繁荣上升的态势,出现了著名的盛世局面。请列举出一个,并写出当时在位的皇帝为此所采取的措施。
(2)【沿用千年的制度】
隋唐时期开创和完善的选官制度为知识分子进人仕途创建了一个公平竞争的平台,也为统治阶级广选人才创造了一种机制。请写出这一的名称,并简单评价它的出现所产生的积极影响。
(3)【和善友好的交往】
隋唐时期,国内各民族保持密切联系,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中外交流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请你用史实分别举出唐朝时与吐蕃保持密切联系及与日本友好交往的事例。(各举一例)
(4)你还可以从哪些方面说明唐朝时“和平繁荣的和谐社会景象”?请你自拟一个主题概括唐朝的时代特征。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春秋以前,土地属于国家所有。春秋以来,由于铁农具和牛耕的使用和推广,大量荒地被开垦出来,一些奴隶主将新开垦出来的田地变成私产并出租。

﹣﹣﹣人教版教材《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

材料二:(据史书记载,汉朝时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采集植物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材料三:(据史书记载,南朝时)江南之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供天下人享用)。

材料四:(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货币经济、纸钞、流通票据、高度发展的茶盐企业非常独特……在人民日常生活,……各方面,中国是当时世界上首屈一指的国家,其自豪足以认为世界其他各地皆为“化外之邦”。

﹣﹣﹣﹣﹣﹣﹣(法)谢和耐《南宋社会生活史》

(1)面对材料一中的变化,商鞅在变法时采取了怎样的措施?
(2)材料二、三中描述的江南有很大不同。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
(3)举三例说明宋代中国“现代化的程度令人吃惊”的表现。
(4)通过阅读上述材料,结合所学中国古代史知识,归纳出能够促进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一个因素。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了各种粮食三千八百种,给吐蕃粮库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带来各种手艺的工匠五千五百人,给吐蕃工艺打开了发展的大门……

材料二图一。

材料三图二。

(1)材料一中,是谁迎娶了文成公主?从材料来看,“从汉族地区来的文成公主”起到了什么作用?
(2)概括材料二的内容。该和议签订后产生了什么影响?
(3)写出材料三地图中A、B、C三个政权的名称。该地图是什么形势图?这一形势是如何形成的?
4、唐、宋都是我国历史上对外交往频繁的朝代,其对外交往的特点也不断变化,从汉代的以陆路为主到唐朝的海陆并举,再到宋代以海路为主。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对外主要交通路线图

材料二两宋时期对外贸易活跃,著名的对外贸易海港大多在南方,主要的对外贸易海港有……政府在这里设有专门机构进行管理。

(1)材料一中数字所表示的国家是与唐朝交流比较频繁的国家,它们分别是哪三个国家?

三个国家分别是①;②;③

(2)请用与①③国家相关的史实说明中外的友好交往。这些史实反映了唐朝对外交往有什么特点?
(3)写出材料二中两个闻名世界的大海港。
(4)材料一、二反映的对外交往,在作用方面有什么共同之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辽宁省盘锦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