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如果你需要一项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准确信息,那么下列资料中你将选用(    )
A . 当时农民使用先进的机械化农具 B . 农民纷纷加入人民公社 C . 1954年全国掀起农业合作化的高潮 D . 1956年全国绝大多数农户参加了农业生产合作社
2、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中共八大召开 B . “一五”计划的完成 C . “文化大革命”结束 D .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3、下列图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土地改革 B . 一五计划完成 C . 三大改造完成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4、这是无产阶级夺取政权后,通过和平方式并采取有偿办法对资产阶级的生产资料实 行国有化,在一定年限内让资本家从企业经营所得中获得一部分利润的政策。这种政策是(   )
A . 股份分红政策 B . 廉价收购政策 C . 和平赎买政策 D . 无偿没收政策
5、1956年年底,毛泽东曾说:“手工业中许多好的东西不要搞掉了,王麻子、张小泉的剪 刀一万年也不要搞掉,我们民族好的东西,搞掉了的,一定要来一个恢复。”此话针对的问题是(   )
A .  土地改革中的急于求成 B . 三大改造中的过急过粗 C .  “一五”计划中的盲目跟风 D . 反腐第一案中的毫不留情
6、20世纪50年代的农业合作化运动其实是一场以实现农业现代化为目标的社会整合 运动,这场运动成功实现了对小农经济的有效整合,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开辟了广阔前 景。该“运动”的第二阶段是(   )
A . 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B . 全行业公私合营 C . 农业互助组 D . 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
7、北京同仁堂是全国中药行业中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 湛、疗效显著”而享誉海内外。1954年,经营该品牌老店的经理乐松生响应号召,把该 店交给了国家。这一行为发生的时代背景是(   )
A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 B . 抗美援朝战争的爆发 C .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D . 新中国的成立
8、“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阶级的基本国情没有变,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社会主要矛盾没有变。”这一“基本国情”开始于(   )
A .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9、“到1956年底,全国私营工业户数的99%,私营商业户数的82.2%,被分别纳入了公私合营或合作商业的轨道。”以上内容反映的是(   )
A . 农业社会主义改造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手工业社会主义改造 D . 资本主义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
10、如图为我国1953—1956年农业总产值示意图,出现这种状况是由于下列哪一运动的开展(   )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  C . “大跃进” D . 人民公社化
11、下面表格是1952年到1956年中国经济指标的变化,这一变化意味着(   )

经济类型

年份  比重

国营经济

合作社经济

公私合营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个体经济

1952年

19.1%

1.5%

0.7%

6.9%

71.8%

1956年

32.2%

53.4%

7.3%

0

7.1%

A . 国民经济得到高速发展 B . 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极大提高 C . 中国已经完全消灭私有制 D . 公有制形式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12、下表是1952年、1956年我国国民经济中公、私成分比较表,促使这种变化发生的最主要原因是(    )
所有制性质 经济成分 1952年 1956年
公有制经济 国营经济 19.1% 32.2%
合作社经济 1.5% 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有制经济 资本主义经济 6.9% ——
个体经济 71.8% 7.1%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一五”计划的超额完成 C . 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13、1954年年底,我国手工业合作组织达到4.17万个,当年产值11.7亿元,相当于1953年产值的2.3倍。到1956年,全国手工业合作社已有10万多个,90%以上的个体手工业者参加了手工业合作社。这表明( )
A . 国民经济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B . 公私合营取得显著成效 C . 手工业合作化适应了生产发展 D . “一五”计划进展顺利
14、有人问一位被称为“纺织大王”的资本家为什么要接受社会主义改造,“纺织大王”说:“是的,我是一个资本家,但是我首先是一个中国人。”这里所说的“社会主义改造”指的是(    )
A . 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 . 对手工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 . 对地主阶级进行改造 D . 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15、1955年,下图所示企业迁至合肥,改成安徽印染厂。该企业发生的根本性的变化是(    )

A . 工厂的地址 B . 所有制形式 C . 企业的规模 D . 经营的方式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下面是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过程中一个资本家的表白:“对于我,失去的是我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它比起国家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投资总额是那么渺小;得到的却是一个人人富裕、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国家。”

(1)材料一反映了三大改造中哪个行业改造的热烈场面?该项改造运动结束于哪一年?其改造方式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这位资本家对社会主义改造的什么态度?他失去了“个人的一些剥削所得”后,其身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三大改造的完成有哪些重大意义?
2、阅读材料

材料:为了按照经济发展的需要和大多人的最大利益……根据过度时期总路线,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开始实行系统的有计划的社会主义改造……在公私合营中实行‘四马分肥’的‘赎买’政策。……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和客观形式的推动下……到(1956年)1月底,全国大城市以及50个中等城市,先后全部实现了全行业的公私合营。

请回答:

(1)国家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从何时开始的?在改造过程中,国家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什么政策?
(2)除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外,国家还进行了哪两个方面的改造?
(3)三大改造的实质是什么? 三大改造基本完成的意义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历史第5课《三大改造》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