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九龙坡区石桥铺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共15小题)

1、夏、商、西周在历史上被称为青铜时代,以下属于该时代的文物是(    )

A . 后母戊大方鼎 B . 夫差的矛 C . 湖北出土的乐器编钟 D . 越王勾践的剑
2、下列历史事件,按历史发展顺序排列应是(   )

①启继位称王    ②盘庚迁殷    ③周朝建立    ④国人暴动

A . ①③②④ B . ①④②③ C . ②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3、老子认为世间万物都有其对立面,对立双方是可以相互转化的,下列主张符合老子观点的是(   )
A . “仁者爱人” B . “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 C . “兼爱”、“非攻” D .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4、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的措施中,没有以下哪一项(   )
A . 推恩令 B .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 . 全国设13个监察区 D . 派张骞通西域
5、张骞通西域,是为了(   )
A . 反击匈奴 B . 开通丝绸之路 C . 是削弱王国威胁 D . 获取西域特产
6、东汉开国皇帝刘秀被称为(   )
A . 光武帝 B . 汉高祖 C . 汉武帝 D . 汉太祖
7、佛教起源于印度,后来经西域传入到中国。佛教开始传播到中国的时间是(   )
A . 春秋末期 B . 西汉中期 C . 东汉初年 D . 西汉末年东汉初年
8、世界上最早使用全身麻醉手术法的医生是(   )
A . 张仲景 B . 华佗 C . 蔡伦 D . 司马迁
9、从一战结束后签订的《凡尔赛和约》)看,最能体现会议实质的是(   )
A . 德国取消义务兵役制,不许德国拥有空军 B . 德国承认奥地利、波兰等国的独立 C . 法国收回阿尔萨斯和洛林 D . 德国在中国山东的权益转让给日本
10、一战后,为了防止世界大战再次爆发维护世界和平,欧美国家决定建立的国际性组织是(   )
A . 联合国 B . 国际联盟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D .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11、一战后,战胜国先后召开了巴黎和会与华盛顿会议这两次会议的相似点是(   )

①帝国主义大国操纵会议            ②侵犯中国主权,损害中国利益

③建立战后世界统治新秩序          ④促进了世界的长久和平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12、1933年开始,美国总统罗斯福实施新政。新政的特点是(   )
A . 美国成功渡过经济危机 B . 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 . 资本主义制度内部的调整 D . 工业经济的国有化
13、标志着第二次世界大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是(   )
A . 德国闪击波兰 B . 德国突袭苏联 C . 日本偷袭珍珠港 D . 诺曼底登陆
14、1941年那场彪炳史册的红场阅兵后,苏军直接奔赴哪一战场并取得胜利(   )
A . 莫斯科保卫战 B . 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凡尔登战役 D . 不列颠之战
15、二战时期反法西斯经典漫画依旧熠熠生辉、光彩夺目。一幅题为《胜利》的漫画(下图)在当时蜚声于欧洲。这种联合局面开始于(   )

A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B . 巴黎和会召开 C . 欧洲第二战场的开辟 D . 联合国的成立

二、判断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共1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判断:

儒家所最终追求的是一个以“仁”为核心,以“和谐”为目标的境界,因此,千百年来贯穿儒家文化的一个始终不变的特征就是“和”,“和”的首义是人与人的和谐。当然也包括统治者与人民的“和”:认为统治者要做到体贴人民,人民敬重和服从统治者。“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处在突出位置。“天人合一”强调的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表明人最终要顺应自然规律。数千年来,这种和谐理念经过长期熏陶,扎根于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渗透于中国的社会生活,造就了中华民族成为一个爱好和平的民族。

以下表述是从上述材料中得出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的题号后涂“A”;违背了上述材料所表达意思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涂“B”;上述材料中没有涉及的,请在答题卡上对应题号后涂“C”。

(1)儒家的创立者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孔子
(2)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
(3)儒家“天人合一”强调的  是人与人的和谐。
(4)到后来,儒家思想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儒家思想是中国文化传统的根基

三、填图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1小题2分,第22小题3分,共5分。(共2小题)

1、(一)文物图:鉴赏文物,触摸历史,写出下列文物的名称

  图片_x0020_5                     

图一是                    图二是

2、写出《战国形势图》中字母所代表的诸侯国名称:

图片_x0020_303      

B    C  D

四、材料分析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7分,第24小题6分,共13分。(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观察下列战国时期的两幅图

图片_x0020_306

材料二  因卫鞅本为卫国公族之后,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应秦孝公求贤令入秦,说服秦孝公,变法图强。秦孝公死后,受到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车裂而死。

-----《史记.商君列传》

(1)从材料一的两幅图中,你能得出哪些历史信息?这些信息说明的问题是什么?
(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请指出其在经济方面的主要措施。
(3)导致商鞅“车裂而死”的原因是什么?
2、20世纪两次世界大战的硝烟已经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但战争造成的创伤依然存在。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条约签订后德国国内反应一军人:“我放下武器是为了赢得体面的和平,败军不可辱。但这个条约侮辱了军人的尊严,如果可能的话,我将继续战斗。”一政府官员:“我们接受停战和进行媾和谈判,是为了给新德国带来和平,但是,实际上我们给新德国的第一个礼物竟然是一个被强加的屈辱和约。”一工人:“我期待着战争的结束,我盼望着过上和平和安定的生活,但是和约毁掉了我的愿望,它迫使我为巨额的赔款而工作,难道这就是我为和平而必须付出的代价吗?”

材料二:

材料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的内容判断材料中的某条约是在哪次国际会议上签定的?请用史实说明该条约能否真正起到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
(2)材料二中的漫画反映了美国在二战中的态度有何转变?“全力以赴,摧毁日本”这幅漫画最早可能是在哪个历史事件后创作的?
(3)材料三反映了纳粹势力的灭亡,出现该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4)战争给人类带来巨大灾难,你认为当今世界各国如何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23小题6分,第24小题6分,共12分。(共2小题)

1、李白有诗曰:“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1)“秦王”是谁?“扫六合”指的是什么?
(2)“秦王扫六合”有什么意义?
(3)秦王在“扫六合”后给了自己什么称号?
(4)为了确立中央集权他在地方上实行什么制度?
2、学会使用时空观念是在特定的时间联系和空间联系中对事物进行观察、分析。
(1)世界性的经济大危机最先始于哪个国家的什么行业?
(2)面对沉重的经济危机,美国采用什么方式应对?
(3)美国采用应对措施的主要内容可以用“3R”来概括:Recovery(复兴)、Relief(救济)、Reform(改革)。请试结合材料史实挑选一个“R”来说明其内容。
(4)结合材料说一说,面对经济危机的打击,德国和日本选择了什么方式来应对?这种应对方式最终导致了什么严重后果?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重庆九龙坡区石桥铺片区2019-2020学年九年级下学期历史4月月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