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共20小题)

1、“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岳飞的《满江红》中的“靖康耻”与下列哪一历史事件有直接联系(   )

A . 金灭北宋 B . 澶渊之盟 C . 辽宋战争 D . 元灭南宋
2、某同学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曲辕犁的发明”“妇女喜好骑马、打球、弈棋等活动”“诗仙李白”“鉴真东渡”“玄奘西行”的相关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    )
A . 国家的产生与社会变革 B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 C . 政权分立和民族交融 D . 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3、两宋时期民族政权并立,宋、辽、西夏、金有战有和。下列示意图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4、他兵败被俘,写下了“人生自古谁无死,留起丹心照汗青”的著名诗句。他被关押近四年,宁死不屈,写下了大义凛然的《正气歌》。忽必烈亲自劝降,许以高官,他严词拒绝。他被押往刑场后,面南而拜,引颈就刑,从容就义。他是(    )
A . 岳飞 B . 寇准 C . 文天祥 D . 陆秀夫
5、习近平曾在多个场合说,“精忠报国”是一生的追求,“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南宋时,“精忠报国”的英雄有( )
A . 蔡京 B . 赵构 C . 秦桧 D . 岳飞
6、隋朝运河“北通涿郡,南至余杭,商旅往返,船乘不绝。”这表明大运河开通的意义是(   )
A . 加速边疆开发 B . 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C . 缓和社会矛盾 D . 有利于结束分裂割据
7、隋炀帝时许多老百姓为避免被征作民夫,不惜将手足砍断,还说是“福手、福足”。这说明(   )
A . 隋朝时百姓经常躲避为国家服务 B . 徭役过于沉重百姓不堪其苦 C . 不愿离开亲人不如砍断手足 D . 怕土地被兼并失去生存基础
8、在唐太宗统治时期有一位大臣,前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多次,是著名的谏臣,以至于在他死后,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我现在失去一面好镜子啊。”那么这位大臣是(   )
A . 长孙无忌 B . 杜如晦 C . 狄仁杰 D . 魏征
9、我国古代有很多德才兼备的人,他们通常被称为“圣人”。那么“书圣”、“诗圣”、“画圣”分别是指(   )
A . 王羲之、吴道子、李白 B . 王羲之、杜甫、吴道子 C . 颜真卿、阎立本、李白 D . 颜真卿、阎立本、杜甫
10、如图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绘,图中反应的场景,成就了民族关系史上的哪次和亲(   )

A . 汉高祖把公主嫁给匈奴单于 B . 王昭君嫁给呼韩邪单于 C . 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 D . 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
11、唐代诗人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期,他曾写下《春望》一诗:“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你认为这首诗抒发了杜甫对唐朝都城长安遭受到(   )事件的悲痛情怀。
A . 安史之乱 B . 藩镇割据 C . 八王之乱 D . 陈桥兵变
12、唐朝时期,社会安定,经济日益繁荣,书法蓬勃发展。唐朝书法名家辈出,当时最著名的书法家有(   )
A . 欧阳询和颜真卿 B . 苏轼和颜真卿 C . 颜真卿和李白 D . 杜甫和柳公权
13、北宋政权一改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局面。经过数百年的“培植养护”,“政府又变成像样的读书人的政府”。这反映了北宋时期((   )
A . 统治者实行重文轻武的政策 B . 重视文化传统的养育和保护 C . 文官在军政体制中成为主体 D . 变法新政成为社会潮流
14、宋太祖为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派文臣担任各州县的长官,为防止知州权力过大难以控制,宋太祖设置了分解知州权力并监督其行为的官职是(   )
A . 转运使 B . 通判 C . 市舶使 D . 都护
15、如图中的货币分别是契丹货币和西夏货币,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契丹和西夏都(   )

A . 与中原文化联系密切 B . 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 C . 在同一区域建立政权 D . 是由同一民族建立的政权
16、著名诗人陆游在一篇文章中说:“朝廷在故都时,实仰东南财赋”以下说法最符合题意的是(   )
A . 政府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东南地区 B . 政治重心转移到东南 C . 南方是粮食的主要产地 D . 南方的资源丰富超过北方
17、南宋时期,有一位阿拉伯商人运载一批货物到泉州销售,他抵达泉州后应到哪个机构办理手续(   )
A . 县衙 B . 广州十三行 C . 市舶司 D . 海关
18、某地兴起于北宋,后来发展成为著名的瓷都,其生产的产品以“白如玉,薄如纸,明如镜,声如磬”的独特风格蜚声海内外,这一地区是(   )
A . 广州 B . 泉州 C . 宜兴 D . 景德镇
19、江南地区在汉代时“地广人稀、刀耕火种”,发展到宋代时出现了“苏湖熟,天下足”的景象。这一变化表明了(   )
A . 康乾盛世的出现 B . 科学技术的突破 C . 对外贸易的发展 D . 经济重心的南移
20、“有星的天旋转着,众百姓反了……不卧自己被儿里,互相攻打。”此诗句反映的是蒙古高原哪一时期的状况(   )
A . 成吉思汗统一蒙古草原前 B . 忽必烈统一全国后 C . 南宋灭亡后 D . 北宋灭亡前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60.0分)(共3小题)

1、上海世博会把《清明上河图》制作成多媒体长卷,用北宋繁华的都市风貌,辉映其“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清明上河图》是北宋哪位画家的不朽作品?描绘了哪一城市的繁荣景象?当时该城内有许多娱乐兼营商业的场所称为什么?
(2)北宋时,四川地区出现的世界上最早的纸币是什么?政府在广州等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管理海外贸易?
2、唐朝是中国历史上令人振奋的一段时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唐•杜甫《忆昔》

材料二:

材料三:“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节选唐•周匡物《及第谣》

材料四:唐太宗引用古人的话说:“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部编版

七年级下册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唐诗描写了唐朝开元时期繁荣富庶、天下太平的盛世景象,当时的统治者是谁?这一盛世局面的出现与他采取的什么措施有关?农业工具的创新极大地促进了生产的发展,
(2)材料二中唐朝出现的两种新农具的名称是什么?
(3)材料三中的唐诗体现了我国古代史上哪种选官制度?
(4)材料四中,唐太宗这句话主要阐述什么关系?他为处理这一关系采取什么措施?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005年,宋辽达成和议。宋真宗应允每年向辽输纳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双方约为兄弟之国。

--《中国史纲要》

材料二:1141年,宋金达成和议,规定:一、宋高宗向金称臣,并要“世世孙孙谨守臣节”。二、宋金两国,东起淮水,西至大散关为界,中间的唐、邓两州皆属金国。三、宋每年向金国输纳银二十五万两,绢二十五万匹。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辽是由哪个少数民族建立的?
(2)上述两则材料中的“宋”分别指哪个政权?
(3)材料二中的“和议”给我国造成了怎样的割据局面?
(4)材料一的内容出自哪个盟约?有人说,材料一的盟约是屈辱的,不平等的,你如何看待?结合所学,请用一句话来说明辽和北宋之间的关系。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甘肃省兰州市第四片区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