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试卷(3)中国现代史

年级: 学科: 类型:中考模拟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6分)(共18小题)

1、下列是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印制的爱国题材的火花(即火柴盒上的贴画)。对其反映的史实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_x0000_i1037

A . ②③④① B . ④②①③ C . ①③④② D . ④②③①
2、下图为“1953—1957年国家某重点工业基地示意图”。观察地图,可以得到的信息有(    )

①我国由农业弱国发展为工业强国

②该工业基地位于我国东北

③该基地以发展重工业为主

④“一五计划”取得巨大成就

⑤抗美援朝取得胜利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②③④⑤ D . ①②④
3、“它是一种多元的经济结构体,由公有经济、家庭作坊、私人企业和外资企业在平等的基础上共同组成…逐步放开价格控制,承认私有财产和私人企业,承认股票市场、外资与合资企业,并重建经济的公共部分。”材料中的“它”指的是(   )
A . 公私合营 B . 经济特区的建立 C . 国有企业改革 D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4、“海峡浅浅,明月弯弯。一封家书,一张船票,一生的想念。相隔倍觉离乱苦,近乡更知故土甜。”这是给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颁奖词,他曾把上百位老兵的骨灰带回大陆,使他们魂归故里。他当选为“感动中国”人物的主要原因是(    )
A . 促成了“一国两制” B . 消除了两岸隔阂 C . 发展了“九二共识” D . 彰显了民族亲情
5、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下列城市中最早实行对外开放的是(    )
A . 广州 B . 上海 C . 深圳 D . 宁波
6、1984年,我国将上海设为沿海开放城市;1990年,开发开放上海浦东;1992年,设置上海浦东新区;2013年,又设立上海自贸区。据此可知,上海(   )
A . 成为我国最早对外开放的实验田 B . 对外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深入 C . 成为珠江三角洲经济发展的龙头 D . 发展成为我国新的经济特区
7、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属于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是(   )
A . 邓小平理论 B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C . 科学发展观 D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8、邓小平指出:“过去的成功是我们的财富,过去的错误也是我们的财富。我们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但应该说‘文化大革命’也有一‘功’,它提供了反面教训。”这个“反面教训”是(   )
A . 坚持“两个凡是”的方针 B . 急于求成,忽视了客观的经济规律 C . 过度依赖苏联政府 D . 以阶级斗争为纲和严重的个人崇拜
9、对图中两份文件共同点的解读,正确的是( )

A . 得到各界人士支持 B . 贯彻西方民主原则 C . 反映时代发展需求 D . 深入结合中国国情
10、20世纪50年代,中国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参加万隆会议并取得成功。这些成就( )
A . 消除了与帝国主义国家的矛盾 B . 反映了中美关系从对抗走向缓和 C . 实现了中日邦交正常化 D . 体现了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精神
11、下图是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的活动标识。它纪念的历史事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12、在预习《抗美援朝》这一节课时,涂涂同学摘录出以下观点,其中正确的有(    )

①中朝人民进行的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  ②战争造成了朝韩分裂的局面

③战后新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大大提高  ④战争的结果是将美国赶出了朝鲜半岛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①③ D . ①③④
13、图片是新中国成立后国民经济发展的状况图,指出从③到④产生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始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B . 提出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C . 全面掀起“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实施“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
14、20 世纪的中国有三次历史性巨变。它们指的是(    )

①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君主专制  ②国民革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

③港澳回归  ④新中国的成立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⑤改革开放开拓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A . ③④⑤ B . ②④⑤ C . ①④⑤ D . ③④⑤
15、1980年著名作曲家施光南深入安徽、四川农村体验生活,满怀激情地谱写出经典歌曲《在希望的田野上》。他选择赴上述地区体验生活的最主要理由是(    )
A . 当地山川峻美,风景秀丽宜人 B . 率先包产到户,农民生活改善 C . 同属革命老区,富有红色传统 D . 少数民族众多,民俗文化丰富
16、2019年,第二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世界园艺博览会、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相继在北京举行。这些活动体现了(    )

①中国深化改革、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  ②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已经形成

③中国成为引领世界发展潮流的强国        ④中国与世界各国共享发展机遇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17、下列成就中,按取得时间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中葡两国举行澳门政权交接仪式  ②战略导弹部队的组建

③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④成功发射东方红一号

A . ③②④① B . ②③④① C . ②④③① D . ③④①②
18、下列选项中,史实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选项

史实

结论

A

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成立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成为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B

1955年,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

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C

1966年,中国组建第二炮兵部队

极大增强了我国的国防实力

D

1992年,海基会与海协会达成“九二共识”

海峡两岸同胞近40年的隔绝状态终于被打破

A . A B . B C . C D . D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19题10分,20题6分,21题8分,共24分)(共3小题)

1、学习历史,要了解历史的时序,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对历史事物进行考察。

材料一:新中国不同历史时期的关键词:①阶级斗争;②“大跃进”;③经济特区;④两个凡是;⑤一带一路;⑥“一五”计划;⑦小康社会;⑧公私合营。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1979—2008年外商直接投资情况表

时间1979-1982年1992年2001年2008年
外商直接投资17.69亿美元110.08亿美元488.78亿美元1 083.12亿美元
(1)将材料一中的关键词的序号,填入下列时间轴对应的历史时期。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下列关于我国对外开放的表述,用“正确”“错误”表示。

①1978年以来,党和政府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对外开放开始于深圳。

②1984年,中国把大连、天津、青岛等14个沿海城市开辟为沿海经济开放区。

③1992年,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开放沿江、沿边、内陆省会等城市。

④中国已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经济三角洲—内地的对外开放格局。

⑤中国对外开放的地域已由沿海扩展到内地,东部延伸到中西部地区。

(3)结合材料三,归纳指出对外开放的作用。
(4)根据所学知识指出,为更好地扩大对外开放,参与全球范围内的经济竞争,中国在2001年12月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
2、一位伟人就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代伟人邓小平(1904—1997)用他传奇的经历书写了一个传奇时代。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的主要革命活动(见下表)

时间

主要活动

1920年

赴法国勤工俭学,年仅16岁

1921年

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担任青年团旅欧支部的领导

1929年

在广西领导了百色起义

1934年

参加长征,任中共中央秘书长

1935年

参加在遵义召开的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会议确立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

1947年

同刘伯承一起率军强渡黄河、挺进大别山

1948年

任总前委书记,与刘伯承、陈毅等指挥了举世闻名的淮海战役

材料二:如下图

材料三:如下图

(1)1947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有什么战略意义?
(2)作为开国元勋的邓小平,新中国成立后率军解放大西南,为西藏的和平解放作出了突出贡献。西藏解放于哪一年?有何重大意义?
(3)请结合图片列举至少三项史实说明邓小平领导中国人民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成功探索。
3、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片信息及相关史实,提炼一个观点并进行阐述。(要求:观点明确,阐述要有史实依据)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四川省2020年初中历史学业水平考试阶段检测试卷(3)中国现代史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