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6学年湖北省荆州市石首市文峰中学九年级上学期期末化学模拟试卷(2)
年级:九年级 学科:化学 类型:期末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我会选择(共12小题)
1、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B . 硫在氧气中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C .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大量的白雾
D . 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2、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可燃物只有在空气中才能燃烧
B . 通过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可以灭火
C . 空气中混有可燃性气体,遇明火可能发生爆炸
D . 任何燃料完全燃烧时,一定会生成二氧化碳
3、燃料电池是一种新型绿色电池.它是把H2、CO、CH4等燃料和空气不断输入,直接氧化,使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装置.这三种气体可以作为燃料的原因是( )
A . 均是无毒、无害的气体
B . 均可燃烧并放出大量的热
C . 燃烧产物均为二氧化碳
D . 均在自然界中大量存在
4、科学家发现火星大气层中含有一种称为硫化羰的物质,化学式为COS.已知硫化羰与二氧化碳的结构相似,但能在氧气中完全燃烧.下列有关硫化羰的说法错误的是( )
A . 硫化羰是由分子构成的
B . 硫化羰可作为理想燃料
C . 硫化羰不能用作灭火剂
D . 硫化羰完全燃烧会生成CO2和SO2两种氧化物
5、下列有关空气及其成分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空气中体积分数最大的是氧气
B . 稀有气体有不同的颜色,可制成霓虹灯
C . 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上升,会导致酸雨的形成
D . 氧气比较活泼,在一定条件下能与许多物质发生化学反应
6、氧气是人类生产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下列有关氧气的认识错误的是( )
A . 救援“东方之星”沉船时携带氧气瓶,说明吸氧为人体呼吸提供了适量的氧气
B . 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蓝紫色火焰
C . 氧气用于炼钢是利用了氧气能支持燃烧
D . 氧气和臭氧(O3)都是由氧元素形成的单质
7、石墨烯是从石墨中分离出来制成,其硬度大,导电性能好,有韧性,可弯曲.下列关于金刚石、石墨、C60和石墨烯四种单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 石墨烯是一种新型的化合物
B . 石墨烯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C . 四种物质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相同
D . 四种物质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都是CO2
8、现代航天科学技术测得:三氧化二碳(C2O3)是太阳系中金星大气层的成分之一,其化学性质与一氧化碳相似.下列有关三氧化二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三氧化二碳有毒性
B . 碳元素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C . 三氧化二碳具有可燃性
D . 三氧化二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9、某同学在实验操作考试中抽签的试题是“二氧化碳的制备、收集、验证、验满”.下图是他实验步骤中一些片段,其中有错误是( )
A .
加入药品
B .
收集气体
C .
检查装置气密性
D .
验满




10、某同学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并完成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现象,下列对此实验的判断与认识中不正确的是( )
A . 物质燃烧必须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
B . 物质燃烧温度必须要达到着火点
C . 烧杯中热水的作用只起提高温度的作用
D . 铜片上的白磷与红磷的着火点不同,则现象不同
11、2015年6月5日是我国新环保法实施后的首个环境日,宣传主题为“践行绿色生活”.下列生活方式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 )
A . 节约每一滴水每一度电
B . 将废弃的干电池扔入河道
C . 短途旅行时用自行车代替机动车
D . 垃圾分类后放入指定的垃圾箱
12、实验室制取氧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装置①可用于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B . 装置②可用于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
C . 装置③可用于收集氧气
D . 装置④可用于收集氧气
二、我会填空(共4小题)
1、化学用语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请用化学符号和数字表示: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的氧化物 ;
(2)4个氧分子 ;
(3)二氧化硫中氧元素的化合价 ;
(4)2个碳酸根离子 .
2、页岩气是从页岩层中开采出来的天然气,被誉为未来能源的“明星”.
(1)页岩气与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中碳与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页岩气中主要成分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
(2)目前人类大量使用的三大化石能源是:石油、 和天然气,都属于 (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为缓解能源危机,列举出需开发利用一种新能源为 .
3、碳及其化合物种类繁多,与人类关系密切.
(1)碳可以做燃料,在空气中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 ;
(2)CO与CO2可以相互转化.CO2在高温下与碳反应生成CO,是利用碳的 性.
(3)一氧化碳应用广泛,写出其在工业上的一种具体用途为 ,但使用时要特别小心,防止 .
4、有A、B、C、D四种元素,已知A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B元素的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只剩下一个质子,C元素组成的一种单质是自然界中最硬的物质,D2﹣的电子层结构与氩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相同.请回答:
(1)C元素组成的最硬物质的名称为 ,D2﹣的离子符号为 .
(2)A与B元素可组成两种化合物,其中一种化合物中A与B元素原子个数比为1:1,可用于实验室制取A单质的化学方程式为 .
(3)A单质和B单质的混合气体能发生爆炸,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则点燃前需先检验 (物质名称)的纯度.
三、我会探究(共2小题)
1、“化学多米诺”是利用化学反应中气体产生的压强,可使个化学反应依次发生.某化学小组设计了如下图气体制取与性质验证的组合实验,打开A中分液漏斗的活塞,很快看到E中导管口有气泡冒出,观察到溶液由紫色变红色.请看图回答问题:
(1)实验开始前必须进行的操作是 .A中使用分液漏斗的优点是 .分液漏斗可用长颈漏斗代替,要求下端要 .
(2)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B中白磷不燃烧,原因是 .
(3)石灰石的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 .D中看到的现象为是 .
(4)用化学方程式表示E中颜色变化的原因 ,用F装置收集气体的依据是 .
2、实验室常用加热氯酸钾与二氧化锰固体混合物的方法来制取氧气.
(1)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2)某同学发现,氯酸钾与氧化铜混合加热,也能较快产生氧气,于是进行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除MnO2、CuO外,Fe2O3也可以作KClO3分解的催化剂.
【完成实验】按下表进行实验,并测定分解温度(分解温度越低,催化效果越好).
实验编号 | 实验药品 | 分解温度(℃) |
① | KClO3 | 580 |
② | KClO3、MnO2(质量比1:1) | 350 |
③ | KClO3、CuO(质量比1:1) | 370 |
④ | KClO3、Fe2O3(质量比1:1) | 390 |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由实验①与实验④对比,可证明猜想合理;使用催化剂所产生氧气的总质量 (填“减小”、“增大”或“不变”).
(3)实验所用的三种金属氧化物,催化效果最好的是 .
(4)【反思拓展】若要证明氧化铁是利用氯酸钾制取氧气的该反应的催化剂,还要验证氧化铁在化学反应前后的质量和 不变;
(5)若使用同种催化剂,还有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催化效果,只要说明一种即可 .
四、我会计算(共1小题)
1、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KClO3)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测得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相关数据见下表:请通过计算回答:
加热时间/min | 0 | t1 | t2 | t3 | t4 |
固体质量/g | 28.0 | 25.4 | 23.2 | 18.4 | 18.4 |
请请通过计算回答:
(1)实验过程中共制得氧气 g;
(2)当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锰的质量为 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