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3 汽化和液化 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6小题)
1、下列事例中.属于减少蒸发的措施是( )
A . 将水果用保鲜膜包好后储存
B . 用扫帚把洒在地面上的水向周围扫开
C . 将湿衣服晾到向阳、通风的地方
D . 用电热吹风机将头发吹干
2、下列实例中,为了加快蒸发的是( )
A . 用地膜覆盖农田
B . 给盛有饮料的瓶子加盖
C . 把湿衣服晾在通风向阳处
D . 把新鲜的樱桃装入保鲜盒
3、如图所示,当飞机在高空飞行时,发动机排出的湿热气流与高空冷空气相遇后,形成白色雾气,这就是飞机“拉烟”现象。此过程所对应的物态变化是( )
A . 蒸发
B . 熔化
C . 液化
D . 凝华
4、如图所示图像能正确反映研究水沸腾过程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
A .
B .
C .
D .




5、寒冷的冬季,我们坐空调车会发现在汽车挡风玻璃上出现“哈气”,关于“哈气”,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 . “哈气”出现在挡风玻璃外壁
B . “哈气”的出现是液化现象
C . “哈气”的出现是汽化现象
D . “哈气”的形成要吸收热量
6、下列实例中利用液化放热原理的是( )
A .
液化石油气
B .
仙人掌针状叶
C .
纸锅烧水
D .
蒸汽熨斗




二、多项选择题(共1小题)
1、在研究水的沸腾实验中,记录数据如下,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 记录明显错误的是第6min的数据
B . 从第4min起,水不再吸热
C . 若第8min后继续对水加热,水温将保持不变
D . 实验时,水的沸点是100℃
三、填空题(共6小题)
1、清晨,花草、树叶上常持有露珠,这些露珠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 形成的,在阳光照射下它们会慢慢消失,这是由于露珠发生了 _的缘故。(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2、今年4月20日,江城出现了罕见的“返潮”现象,地面、墙壁全是湿的。专家解释:这是因为前几天我市遭遇“倒春寒”天气,地面、墙壁等处的温度 ,但近日起,西南暖湿气流来到我市上空,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 ,极易发生 现象,使近地面的物体冒“冷汗”。
3、如图,甲、乙两支相同的温度计,其中甲的玻璃泡上包着湿棉花,乙是干燥的,我们发现 (填“甲”或“乙”)温度计的示数要低一些,这说明 .空气中水蒸气的含量越少,水的蒸发就越快,两支温度计的示数差就越 ,有一种干湿温度计就是用这个原理制成的,可以用来显示空气中的湿度.炎热的夏天,当你走在晒得发烫的柏油路上时,刚巧来了一辆洒水车,洒湿了路面.这时你会感到更加闷热,对产生这种感觉的主要原因,小明认为是由于洒水车中的水经过曝晒,温度很高,而小红则认为是由于洒水后空气的湿度增加,身上的汗较难蒸发.那么,你认为是 的看法对.
4、取两只相同的茶杯,盛入等量温度相同的热水,将A盖上杯盖,B敞开,如图所示将它们放在通风良好的同一桌上,经过一段时间后,B杯中的水温较低,这是由于这杯水 更快所致(填物态变化的名称)
5、用高压锅煮食物熟得快,其原因是 。
6、如图为“研究水的沸点与水面气压的关系”的实验装置。当注射器活塞向左推动时,正在沸腾的水将 (填:“继续”或“不再”)沸腾,这个现象表明 有关。
四、解答题(共4小题)
1、“炖”菜是鹤岗人喜欢的一道美食,最好的“炖”菜是应用煮食法,即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和煲底隔离,如图所示,当煲中的水沸腾后,盅内的汤水是否能沸腾?为什么?(设汤水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
2、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图中小试管B装有热水,悬放在正在加热的盛有沸水烧杯A中,试管B中的水不能沸腾,要使试管中的水沸腾,可采取的两种方法分别是:
(1) ;
(2) 。
3、如图所示,当用水壶在炉子上烧水,水开时,靠近壶嘴处人们看不见“白气”是因为靠近壶嘴处的温度较高,从壶嘴里喷出的水蒸气,在此处不能遇冷放热而液化的缘故。在距壶嘴较远处人们能看到“白气”是因为
的缘故。
4、如图所示是电冰箱制冷系统简化示意图,请说明电冰箱制冷的工作过程。
五、实验题(共3小题)
1、在“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
(1)安装实验器材时应按照 (填“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的顺序进行。
(2)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甲中所示,为 ℃。甲、乙两组同学绘制出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乙中所示,试分析乙组加热至沸腾时间较长的可能原因 (一条即可)。
(3)甲组同学撤去酒精灯后,发现水未立即停止沸腾,试分析其原因 (合理即可)。
2、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甲、乙、丙三个实验小组的同学分别从图A、图B两套实验装置中任选一套来完成实验。
(1)甲组同学从水温升高到90℃时开始记录数据,以后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5分钟为止,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分析表中数据可知,甲组同学选择的是 (A或B)套装置。
(2)乙、丙两组同学都选择了另外一套实验装置,这两组同学虽然选用的实验装置相同,但水开始沸腾的时刻不同,他们绘制的沸腾图像如图C所示,得到a、b两种不同图像的原因是:水的 不同。
(3)实验后,甲组的同学对大家提出他们的疑问:如果不对水加热,能让水重新沸腾吗?老师马上将一杯停止沸腾的水放进能抽气的密闭玻璃罩中,如图D所示,接通抽气机电源,随着玻璃罩中的空气的抽出,热水居然沸腾起来。通过分析,同学们知道了发生此现象的原因是:抽气机抽气时,玻璃内的气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水的沸点 (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因此在不加热的情况下,水能重新沸腾。
3、小张将一瓶矿泉水在冰箱中放较长时间后取出,一会儿发现瓶外壁出现小水珠。用干毛巾擦净,等一会儿又出现小水珠。于是他与小吴一起对此现象进行研究,但观点不一致。小张认为这是矿泉水瓶内的水往外渗透后,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而小吴则认为是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小水珠附着在矿泉水瓶外壁上。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他俩的结论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