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19世纪70年代起,在日本过去认为是脏物的牛肉、牛奶开始被列为上等食品,东京、大阪、横滨、神户各地出现许多牛肉菜馆。“士农工商,男女老少,贤愚贫富等成以不吃牛肉为不开化”。上述变化表明日本(    )
A . 政治改革促进社会平等 B . 殖产兴业推动经济发展 C . 文明开化影响社会生活 D . 教育发展提升国民素质
2、观察下图,近代日本出现的这种现象,与明治维新采取的哪一措施有关?(    )

A . 消除封建割据,加强中央集权 B . 创办近代企业,引进西方技术 C . 允许土地买卖,承认土地私有 D . 提倡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3、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一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A . 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 . 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 . 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 . 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4、明治维新初期,日本政府颁布了《学制》。从此日本的小学、中学、大学等近代教育系统逐渐取代了寺子屋和私塾等传统教育组织形式。这一变化体现的措施是(    )
A . 废藩置县 B . 殖产兴业 C . 文明开化 D . 建立新式军队
5、“推翻德川幕府的人且掌握政权,他们认为驱逐西方的唯一方法就是学习西方的技术和管理秘诀……为了保卫国家,他们显然要认真地改造国家。”材料中“改造国家”的事件是(   )
A . 彼得一世改革 B . 亚历山大二世废除农奴制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林肯解放叛乱诸州黑人奴隶
6、基于明治维新的史实,以下推论不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7、“日本资本主义工业特别是私人企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从1881年到l893年,工厂数目由1100家增加到3340家……”。材料中“长足的发展”得益于日本明治维新措施中的(    )
A . 废藩置县 B . 殖产兴业 C . 提倡文明开化 D . 允许土地自由买卖
8、使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军国主义色彩浓厚的事件是(    )
A . 倒幕运动 B . 明治维新 C . 建立伪满洲国 D . 军部组阁
9、明治维新期间,日本,开始全面学习西方,从军事、技术、政治体制一直到生活习惯,全力促进日本的现代化和西化。后来,在改革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矛盾,所以改革措施中又融入了大量日本本身的传统和文化的因素。由以上可见,明治维新(    )
A . 自始至终采取全盘西化的策略 B . 彻底根除了封建制度的残余 C . 有选择地学习和借鉴西方文化 D . 使日本走上了侵略扩张道路
10、之所以说日本明治维新是一次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其主要根据是( )
A . 使日本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 B . 废除了封建身份制度 C . 推行义务教育,符合近代化趋势 D . 加强幕府的专制权力
11、日本进行明治维新的根本原因是( )
A . 天皇要求改革 B . 西方列强的侵略 C . 倒幕运动取得成功 D . 幕府统治阻碍了社会的发展
12、《中国人与日本人》中写道:“中国人是树立路标的民族,而日本人是循着路标前进的民族”。以下哪一项不是19世纪日本“循着路标”推行的改革举措(        )
A . 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 B . 引进西方技术 C . 发展近代工业 D . 向欧美学习,努力发展教育
13、日本明治维新最根本的目的是(      )
A . 社会生活的西方化 B . 殖产兴业在经济上赶上西方 C . 实行西方式的民主政治 D . 富国强兵,避免重蹈中国的覆辙
14、观察下面的图示,方框内的文字应是:

A . 俄国农奴制改革 B . 美国南北战争 C . 日本明治维新 D . 法国大革命
15、下图反映了幕府统治时期,日本封建统治阶级的四个阶层,由高到低依次是:天皇、将军、大名、武士。其中,19世纪中期,德川幕府统治时期掌握实权的是( )
A . 天皇 B . 将军 C . 大名 D . 武士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武士阶级对近代日本社会产生了重大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武士在日本地位很高,责任重大,随着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中下级武士的生活日益贫困。……许多中下级武士从此登上政治舞台,亲手推翻幕府,成为明治维新的新领袖。

——(日)吉田茂《激荡的百年史》

材料二:在明治维新的改革中,曾经……亲手推翻幕府的中下级武士,首先革了自己的命——无论是出于自觉还是无奈。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实行四民平等,取消武士特权。武士阶级的覆灭是社会的巨大进步,是日本近代化的起点。

——李卓《明治时代日本武士的最后结局》

材料三:在日本的近代化中,武士道精神并没有因武士阶级衰落随之消亡。掌握维新政府实权的是与资产阶级结盟的、具有好战性的中下层武士军阀势力,1889年日本宪法规定,万世一系的天皇总揽统治权,这些都成为滋生日本军国主义好战性的温床,影响到其近代化道路的选择,给亚洲尤其是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也使日本人民深受其害。

——吴乃华《论武士与日本的近代化》

(1)据材料一概括中下级武士登上政治舞台的根本原因。并指出中下级武士能够成为“新领袖”的原因。
(2)据材料二指出武士“革了自己的命”的具体表现。伴随着“武士阶级的覆灭”日本社会性质发生了什么变化?
(3)据材料三指出武士阶级对日本近代化道路选择的影响。
(4)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说明武士阶级对近代日本社会产生的影响。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日本人民善于学习、善于创造,勤劳智慧、奋发向上。远在1400多年前,日本就先后20多次向中国派出遣隋使、遣唐使,借鉴中国的制度、典章、律令,结合自己的实际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日本文化。明治维新以后,日本人民努力学习吸收世界先进文明成果,逐步发展成为亚洲第一个现代化国家。日本人民以有限的国土资源创造出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日本在制造业、信息、金融、物流等领域位居世界前列,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环保技术。

──2008年5月8日,胡锦涛在日本早稻田大学的演讲

(1)日本明治维新是借鉴了哪里的“先进文明成果”?明治维新中能体现这方面的措施,请写出其中一点。
(2)明治维新使日本的社会制度产生了什么变化?
(3)在改革开放、借鉴外来文明方面,我们国家应怎样做?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日本资本主义经济迅速发展

国家

时间

年平均增长速度

1868—1873

32.2%

1851—1873

3.3%

1861—1873

5%

1861—1873

3.8%

材料二:

材料三:早在1876年,刚刚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日本,就以武力强迫朝鲜签定《江华条约》……1894年,日本挑起甲午中日战争,加紧控制朝鲜……1910年,正式吞并朝鲜。走上了对外侵略扩张的军国主义道路。

根据三则材料评价明治维新。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统编版(部编)历史九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4课《日本明治维新》同步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