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东晋的兴亡(共4小题)

1、东晋的建立者和时间分别是(    )
A . 司马炎、316年 B . 司马睿、316年 C . 司马炎、317年 D . 司马睿、317年
2、“王与马,共天下”是对哪一历史时期政治局面的描述(    )
A . 西汉 B . 东汉 C . 三国 D . 东晋
3、东晋始于元帝,终于恭帝司马德文,共11帝。其中“元帝”是(    )
A . 司马衷 B . 司马懿 C . 司马炎 D . 司马睿
4、下图是中国历史朝代顺序示意图的一部分,其中,①处的政权名称是(    )

A . B . 东晋 C . D . 前秦

二、南朝的政治(共5小题)

1、认识文物是学习历史的重要途径,如下图文物对于研究我国哪一时期制瓷业的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

A . 秦朝 B . 西汉 C . 东汉 D . 南朝
2、420—489年在中国南方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朝,它们定都都在南京,当时的南京叫(    )
A . 建业 B . 建康 C . 金陵 D . 天京
3、南朝时商业迅速发展,当时最为活跃的大都市是(    )
A . 建康 B . 洛阳 C . 长安 D . 成都
4、南朝时期人口众多,是当时商业最为活跃的大都市(    )
A . 建康 B . 东京 C . 洛阳 D . 西安
5、420—589年的170年里,中国南方政权更替频繁,相继出现了宋、齐、梁、陈四个王朝,历史上统称为(    )
A . 南朝 B . 西晋 C . 东晋 D .

三、江南地区的开发(共6小题)

1、下图反映的历史现象,说明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得益于(  )

A . 优越的自然条件 B . 人口的大量迁移 C . 统治者的措施 D . 稳定的社会环境
2、试比较“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无积聚而多贫”(引自《史记》)和“江南之为国盛矣……一岁或稔(丰收),则数郡忘饥”(引自南朝《宋书》).从“有一分材料说一分话”出发,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A . 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B .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超过北方 C . 南朝宋时期,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D . 魏晋南北朝时,江南农业迅速发展
3、下图是西晋末年至南朝时期北方人口迁徙示意图。这一时期的人口迁徙(    )

A . 源于自然灾害 B .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阻碍民族交融 D . 推动经济重心南移完成
4、“江南之为国盛也……一岁或稔,则数都忘饥。”这直接说明江南地区(    )
A . 得到大规模开发 B . 自然条件优越 C . 人口数量增加 D . 社会环境安定
5、“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以开发的原因不包括( )
A . 北方人民南迁 B . 南方战乱少,社会安定 C . 南方自然条件优越 D . 政治中心南移
6、如图是中国古代南北方人口总数及所占比例对照表。该表格反映的现象所产生的影响是(   )

A . 北方战乱而南方相对稳定 B . 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 C . 北方人口增长率比南方高 D . 促使新的民族回族形成

四、材料探究(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三国和两晋时期,北方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起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

材料二:东晋时期,兴修了许多水利工程,大片的荒地被开垦为农田,稻田里开始使用绿肥,牛耕和粪肥也得到推广。水稻产量提高,除了主要种植水稻外,还普遍实行麦稻兼种……江南经济迅速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与材料二中“江南的经济迅速发展起来”二者是什么关系?
(3)你认为江南地区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还有哪些?
(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译自《史记》

材料二:江南地域辽阔物产丰富,人民辛苦劳作,一年的丰收可以解决很多地方的粮食问题。……江南生产的丝绵布帛可以供天下人享用。

——译自《宋书》

材料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北方的许多少数民族内迁到黄河流域……以匈奴人灭西晋为序幕,各民族纷纷建立自己的政权,他们彼此征战,人民被屠杀,牛马被掠夺,城市化为废墟,田地大量荒芜。为躲避战乱,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第三次南迁的浪潮”。

——改编自教科书

(1)材料一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发展的什么状况?
(2)材料二反映了江南地区经济状况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材料三中“大批北方民众纷纷渡江南下,形成了第三次南迁的浪潮”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北方民众的南下对江南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
(4)结合江南经济得到开发的原因,谈一谈你对如何发展经济的感想。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地域辽阔而人烟稀少;稻米和鱼是主要食物,人们还可以从山泽中采集植物果实和贝类为食;放火烧荒,耕种水田;不需要商人贩卖货物,没有非常富裕的人。

——《史记》

材料二:《宋书》这样描述江南:江南之为国盛矣。……地广野丰,民勤本业,一岁或稔,则数郡忘饥。……丝绵布帛之饶,覆衣天下。

——《宋书》

(1)从材料一可以看出当时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如何?
(2)材料二反映的情况和材料一相比较发生了什么变化?简要分析促成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江南地区的这种变化对我国经济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
(4)从江南地区变化的原因中,你认为对我们当地经济发展有何启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8课《东晋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