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官渡之战(共5小题)

1、官渡之战中,曹操取胜的主要原因是(    )
A . 兵精粮足 B . 战术得当 C . 政治优势 D . 取得民心
2、曹操军队在官渡以少胜多,大败袁绍军队,这发生在(  )
A . 200年 B . 208年 C . 220年 D . 222年
3、“官渡之战,兵少粮薄的____兼听广纳,握发吐哺;而兵多粮厚又占据有利地形的____却不纳忠言,拒谏饰非。”文中①②处的两个军阀分别是(    )
A . 刘备和孙权 B . 袁术和袁绍 C . 董卓和孙权 D . 曹操和袁绍
4、运用表格归纳整理历史事件是历史学习常用的方法。阅读下表中的相关史实,你认为空缺处应该填写的是(    )

战役名称

时间

交战双方

结果

意义

200年

曹操和袁绍

曹操以少胜多

基本统一北方

赤壁之战

208年

曹操和孙刘联军

孙刘联军以少胜多

A . ①官渡之战;②全国趋向统一 B . ①淝水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C . ①淝水之战;②前秦统一北方 D . ①官渡之战;②奠定三国鼎立局面的基础
5、为曹操以后统一北方打下基础的战役是(    )
A . 官渡之战 B . 赤壁之战 C . 巨鹿之战 D . 淝水之战

二、赤壁之战(共5小题)

1、唐朝诗人胡曾“烈火西焚魏帝旗,周郎开国虎争时,交兵不假挥长剑,已挫英雄百万师。”这首诗描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官渡之战 B . 马陵之战 C . 淝水之战 D . 赤壁之战
2、认知和探究历史地图,从中提取有效信息,是学习和研究历史的重要方法。下图反映的是(  )

A . 长平之战 B . 巨鹿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3、《三国演义》里的“借东风”、“草船借箭”、“连环计”等故事为人们津津乐道,这些故事都与一场战役有关,这场战役为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它是(    )
A . 巨鹿之战 B . 官渡之战 C . 赤壁之战 D . 淝水之战
4、三国鼎立局面形成的关键战役是(   )
A . 巨鹿之战 B . 淝水之战 C . 官渡之战 D . 赤壁之战
5、苏东坡在《念奴娇·赤壁怀古》中写道,“遥想公谨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这段词描述了我国古代一场著名的以少胜多的战役,这场战役的交战双方是(   )
A . 曹操军队与孙刘联军 B . 曹操军队与袁绍军队 C . 孙权军队与刘备军队 D . 刘备军队与曹丕军队

三、三国鼎立(共5小题)

1、一位同学参加江苏卫视《一站到底》节目网上答题,他回答的题目是:对三国鼎立局面的评价,正确的是( )
A . 战乱频繁,社会经济没有任何发展 B . 封建国家的分裂推动了社会进步 C . 破坏了民族关系,不利于民族融合 D . 局部统一,为全国统一创造了条件
2、三国鼎立局面最终形成的标志是(    )
A . 赤壁之战曹操败北 B . 曹丕定都洛阳 C . 刘备在成都称帝 D . 孙权称王建立吴国
3、《三国演义》是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历史小说,书中描写了东汉末年和三国时期错综复杂的政治与军事斗争.你知道其中的“三国”是指(    )
A . 魏、蜀、西晋 B . 魏、蜀、吴 C . 吴、东晋、梁 D . 宋、齐、梁
4、诵读经典可以培养我们对国学的兴趣。《三字经》曰:“口口口,争汉鼎,号三国,迄两晋。”文中空缺部分文字应为( )
A . 楚汉争 B . 光武兴 C . 魏蜀吴 D . 除隋乱
5、东汉末年群雄并起,最终形成三国鼎立的格局。下列示意图符合公元222年三国鼎立局势的是(   )
A . B . C . D .

四、材料探究(共4小题)

1、读图填表题。

(1)根据图一、二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图序

哪次战争形势图

发生时间

交战双方

战争的结果和影响

共同特点

图一






图二





(2)根据图三内容,联系所学知识完成下表。

国号(只填字母)

发展经济的措施和效果(填空)

      

在丞相      的治理下,发展经济、改善民族关系,加强了西南地区的开发。

      

重视农业生产,大力兴修      

      

开发江东,       业发达,发展海外贸易

2、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

(1)材料中的“三国”指的是什么?分别是谁建立的?
(2)材料中涉及了古代哪一次重要的战役?
(3)这次战役有什么特点?有什么重要的意义?
3、东汉末年,军阀混战,豪杰并起。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0年,曹操以少量兵力同袁绍的大军作战,打败袁军,奠定了统一北方的基础。

材料二:208年,曹操率大军南下同孙权、刘备的联军决战。孙权的大将周瑜,利用曹军不习水战的弱点,指挥联军用火攻的办法,打败曹军。

材料三:

材料四:东汉——三国时期——西晋

(1)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说的是哪两次战争?这两次战争的共同特点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三结合史实,填写下表。

序号

政权名称

建立时间

建立者

都城

A

      

220年

      

      

B

      

      

刘备

      

C

      

      

      

建业

(3)结合史实,请你谈谈如何看待三国鼎立的局面?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1)材料中“三国”指哪三国,请你说出这三国的建立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2)这首词与我国古代历史上哪一著名的战役有关?请说出这次战役的时间、交战双方及战役的结果。
(3)材料中的“周郎”指的是谁?这一战役爆发前,曹操已基本统一了北方,曹操统一北方的关键性战役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6课《三国鼎立》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