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九一八事变(共5小题)

1、东北曾经流传一首民谣:“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敢言……”其中“苦难”开始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八一二事变 D . 九一八事变
2、日本陆军中将花谷正在《“满洲事变”是这样策划的》中写道:“在北大营,一无所知的中国军队,多数人还睡在梦乡……黎明时,奉天(沈阳)全城都落到我们手里……”他记载的事件是(    )
A . 七七事变 B . 九一八事变 C . 淞沪会战 D . 武汉会战
3、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揭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序幕的事件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西安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4、《盛京时报》报道:“……晚间,北大营一部分官兵炸毁柳条湖附近之南满铁路,因而引起中日两军之大冲突。”该亲日报刊扭曲了以下哪一事件的真相(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华北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5、制作知识卡片是学习历史的一种重要方法。

如图是陈雨同学制作的一张知识卡片,卡片横线上应填写(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七七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八一三事变

二、华北危机与一二·九运动(共4小题)

1、1935年底,北平学生发出“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的呼声,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2、下列不属于“一二•九”运动口号的是( )
A .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B . 反对华北自治 C . 停止内战,一致抗日 D . 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3、在民族危亡之际,1935年北平学生高呼“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口号,举行示威游行。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这就是著名的(    )
A . 五四运动 B . 新文化运动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4、下列事件与1935年一二﹒九运动具有因果关系的是(  )
A . 华北危机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七七事变 D . 西安事变

三、西安事变(共6小题)

1、张学良说,“内战不停止,很难造成抗日之局势,从前我认为非先统一则不能抗日,现在我则认为非抗日则不能统一”。为此,张学良(   )
A . 领导东北抗日义勇军 B . 提议国共合作 C . 发动西安事变 D . 建立抗日根据地
2、“妥协”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用让步的方法避免冲突或争执”。下列事件通过“妥协”方法解决的是(    )
A . 九一八事变 B . 华北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卢构桥事变
3、“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揭开了国共两党由内战到联合抗日的序幕,成为扭转时局的关键。”这些内容指的是西安事变的(   )
A . 背景 B . 目的 C . 经过 D . 意义
4、1936年12月《桂林日报》登载李济深致国民政府电文:“陕变事起,曾……通电主张一致对外……况汉卿通电各项主张,多为国人所同情者,屡陈不纳,迫以兵谏,绝不宜以叛逆目之。”材料中的“陕变”是指(   )
A . 九一八事变 B . 一•二八事变 C . 西安事变 D . 七七事变
5、西安事变爆发后,有人主张将蒋介石“交付人民审判”,但中共中央认为应争取国民党亲英美派接受”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为此制定了和平解决西安事变的方针。这表现出中国共产党(   )
A . 消除了与国民党的矛盾 B . 以民族利益为重的伟大胸怀 C . 开始组建东北抗日联军 D . 努力维护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6、如图报道的历史事件标志着(   )

周恩来等赴西安参加谈判西安事变解决后,周恩来返回延安

A . 第一次国共合作成功 B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C . 国共十年内战全面停止 D . 国际反法西斯联盟初步形成

四、材料探究(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九月十八来了日本兵!先占火药库,后占北大营,杀人放火真是凶!中国军队好几十万,恭恭敬敬让出沈阳城!

——民间小调

材料二:张学良自从在西北地区实行联共抗日之后,曾多次劝谏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对外,都被拒绝。蒋介石于1936年12月初到西安逼迫张学良、杨虎城把军 队全部开赴陕北剿共前线。12月12日凌晨,东北军和第十七路军协同行动,扣留了蒋介石,随即通电全国,提出改组南京政府、停止一切内战等八项抗日主张。

(1)材料一描述的是什么事件?几十万军队奉谁的命令让出沈阳城?此人对日军进攻采取什么政策?
(2)材料二描述的是什么事件?事件的组织者是谁?发动这一事件目的是什么?
(3)中国共产党派谁为全权代表前往参加谈判,解决材料二反映的事件?这一事件在我党积极努力下最后得到怎样的解决?
2、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2: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森林煤矿,还有那满山遍野的大豆高粱。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1)材料1所指日本军队在东北寻衅的背景是什么?
(2)蒋介石发出密电以后中国发生了什么大事?
(3)该事件后,由于张学良执行了蒋介石的命令,结果在中国境内出现了什么情况?
(4)材料2是什么时候流行的歌曲?反映了什么?
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由于他的不抵抗政策,我东北三省旋即沦入敌手,这样于国于民不利的人,留有何用?——1936年,东北军爱国官兵。

材料二:若先生能改变攘外必先安内的政策,停止内战,一致抗日,不但我个人可以听先生的话,就连我们红军也可听先生指挥。

——周恩来

请回答:

(1)两则材料中的“他”“先生”指谁?
(2)这两则材料是在什么事件发生时说的?他们的主张分别是什么?
(3)如果你是当时的国民,你会赞同谁的主张,为什么?如果当时的英美两国也和你赞同的主张一样,你认为他们的目的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第18课《从九一八事变到西安事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