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南昌起义(共5小题)

1、1927年8月1日,周恩来、贺龙等率领革命军在南昌起义的重要历史意义是(  )
A . 为中国共产党指明了前进的方向 B . 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统治的第一枪 C . 粉粹了国民党军队的“围剿” D . 成为党的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2、从“大革命失败”“1927年8月1日”“周恩来”“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统治的第一枪”等一组关键词中,可知其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黄埔军校创办 B . 井冈山会师 C . 南昌起义 D . 三湾改编
3、这里是军旗升起的地方,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武装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开始的地方。 “这里”是(    )
A . 武昌 B . 郑州 C . 南昌 D . 广州
4、1949年6月,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命令,规定以“八一”两字作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军旗和军徽的主要标志。这一规定和以下哪个战役有关(    )
A . 秋收起义 B . 武昌起义 C . 南昌起义 D . 井冈山会师
5、某知识竞赛的试题中,出现了这样一组关键词:“中国共产党”“创建军队”“独立领导武装斗争”。由此判断该题所指的历史事件是(    )
A . 北伐战争 B . 南昌起义 C . 秋收起义 D . 湘南起义

二、秋收起义与井冈山会师(共5小题)

1、下图再现的历史事件是(    )

A . 南昌起义 B . 秋收起义 C . 井冈山会师 D . 遵义会议
2、井冈山是中国的革命圣地。在这里,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   )
A . 打出了“工农革命军”的旗号 B . 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 C . 领导红军开始了空前的战略大转移 D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原则
3、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赵义的部队到达井冈山地区,创建了中国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其重大意义是(   )
A . 开辟了正确的中国革命道路 B . 制定了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 C . 标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D . 确立了毛泽东在中央的领导地位
4、1928年,毛泽东总结道:“我们闹革命,光是跑来跑去是不行的,一定要有一个家,不然就很困难。有了这个家,就可以作为同敌人进行革命斗争的根据地。”中国共产党创建的第一个“家”是(   )
A .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B . 鄂豫皖革命根据地 C . 中央革命根据地 D . 湘鄂赣革命根据地
5、鉴于大革命失败的教训,毛泽东在一次会议的发言中提出了“以后要非常注意军事,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的著名论断。这次会议指(    )
A . 八七会议 B . 中共七大 C . 遵义会议 D . 中共一大

三、工农武装割据(共5小题)

1、下表为某一时期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造成其构成比例变化的原因是(    )

中国共产党党员构成表

时间

工人

农民

其他

1927年4月

51%

19%

30%

1928年

10%

76%

14%

A . 国民大革命运动蓬勃开展 B . 中国共产党创建人民军队 C . 农村革命根据地发展建设 D . 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2、下图是古田会议旧址,和这次会议有关的内容是(    )

A . 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 B . 毛泽东提出了“政权是由枪杆子中取得”的重要论 C . 会议上决定创建革命根据地 D . 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3、“毛泽东从欧洲借来的不是机器,宗教或自由制度的蓝本,而是共产主义,他借助技术和灵活性,对症下药,使一位病入膏肓的病人﹣﹣中国起死回生。”材料中所说的毛泽东“对症下药”的具体表现是(   )
A . 学习俄国十月革命 B .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 C . 把社会主义作为中国的发展方向 D . 开辟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道路
4、1927年10月,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的队伍到达湘赣边界,并在1928年上半年,创建了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其名称和革命对象是(    )

选项

根据地名称

革命对象

A

晋察冀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B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日本帝国主义

C

晋察冀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D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国民党反动派

A . A B . B C . C D . D
5、“深入割据地区的土地革命,是在罗霄山脉中段建立巩固的革命根据地的基本条件。因为获得土地是贫苦农民最强烈的渴望。而没有土地革命,不满足贫苦农民的要求,红军队伍难以扩大,军事斗争难以坚持,根据地也难以巩固和发展”。材料陈述了(   )
A . 国民大革命轰轰烈烈开展起来 B . 打土豪分田地,创造“工农武装割据”局面 C . 全民族的抗战局面开始形成 D . 各解放区连成一片,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在望

四、材料探究(共2小题)

1、江西是一块英雄的土地,在中国民主革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一:【图说江西】

材料二:江西兴国,是“中国烈士第一县”。牺牲在长征路上的兴国籍烈士就有12038名。相当于每一公里的长征路上,都有一名兴国儿女化作的生命路标。当时仅有23万人的兴国,就有8万人参加红军。……

材料三:中国人民解放军1955—1965年间,共授将军衔1604个,全国平均每3个县有2位将军,但将军的籍贯分布鞋并不均匀。……赣州市将军132位,井冈山下的吉安、永新、泰和三县就达104名。……将军最多的省份江西有325位,占全国总数的1/5。兴国县的将军数,占全省总数的1/6,被誉为共和国将军县。

(1)南昌起义在中国革命史上有何历史地位?井冈山会师的重要意义是什么?
(2)从“南昌”到“井冈山”,这一过程反映了中国革命的重心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3)读了以上材料,你有何感想?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毛泽东说:“为什么我们要上井冈山呢?……我们要实现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就举起了反帝反封建的大旗。可是这旗帜不许我们在城内插,我们就只好到山顶上去插,永不放下,“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最终取得了民主革命的胜利。

材料二:红军废除了雇佣制,使士兵感觉不是为他人打仗,而是为自己为人民打仗,红军至今没有什么正规的薪饷制,只发粮食、油盐菜钱和少数的零用钱,红军官兵中的边界本地人都分得了土地,只是远籍人分配土地颇为困难。经过政治教育,红军士兵都有了阶级觉悟,都有了分配土地、建立政权和武装工农项常识,都知道是为了自己和工农阶级而作战。因此他们能在艰苦的斗争中不出怨言。连、营、团都有了士兵会,代表士兵利益,并做政治工作和民众工作。

﹣﹣毛泽东《井冈山的平争》1928年11月25日)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毛泽东为什么要上井冈山?他找到了一条怎样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道路?
(2)依据材料二分析,红军为什么能够在艰苦的环境下不断发展壮大?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16课《毛泽东开辟井冈山道路》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