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东港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九校联考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共18小题)

1、我国的科举考试始于隋朝,到明朝时发生了巨大变化。明朝科举考试最突出的特点是( )

A . 八股取士 B . 试题类型繁多 C . 以诗词为主要内容 D . 鼓励考生发表个人见解
2、宋初以“重文轻武”为基本国策,大量提拔文人担任官职,这些受提拔的人主要来源于(    )

A . 开国功臣 B . 皇亲国戚 C . 科举考试 D . 地方推荐
3、下列朝代中,与隋朝历史最为相似的是(     )
A . 商朝 B . 西汉 C . 秦朝 D . 唐朝
4、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历史上称为(     )
A . “贞观之治” B . “光武中兴” C . “开皇之治” D . “开元盛世”
5、唐朝时,既是当时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会的是(     )
A . 洛阳 B . 长安 C . 南京 D . 开封
6、印度史学家阿里说:“如果没有玄奘的著作,重建印度历史是完全不可能的。”玄奘的这部著作是(     )
A . 《大唐西域记》 B . 《弘法大师行状绘词》 C . 《徐霞客游记》 D . 《西游记》
7、唐朝由强盛转向衰落的转折点是(     )
A . 繁镇割据 B . 宦官专权 C . 安史之乱 D . 黄巢起义
8、我国南宋有一位著名的抗金将领,他“精忠报国”的故事世代流传。他是(     )
A . 文天祥 B . 戚继光 C . 郑成功 D . 岳飞
9、宋代流行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说的是当时哪一地区的粮食产量高(     )
A . 四川 B . 两广 C . 江浙 D . 河北
10、与忽必烈有关的史实是(     )

①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汗国    ②创立的行省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③重视农业生产,鼓励人民开荒种粮,推广棉花种植技术    ④建立元朝,结束了唐末以来国家分裂的政治局面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1、台湾是我国最大的海岛,它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元朝时,负责管辖澎湖和台湾的机构是(     )
A . 西域都护 B . 安西都护府 C . 理藩院 D . 澎湖巡检司
12、穿越时空隧道,神游北宋东京。看耍杂踢球,听说书唱曲,赏古玩字画……我们来到的专供人们娱乐的场所是(     )
A . 交子 B . 瓦子 C . 勾栏 D . 茶馆
13、“每当人们在中国文献中查找任何一个具体的科技史料时,往往会发现他的主要焦点就在宋代。”以下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发明活字印刷术     ②改进造纸术     ③普遍使用指南针     ④火药开始用于军事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14、郑和下西洋时所携带物品中深受当地欢迎的是(     )
A . 甘薯 B . 瓷器 C . 玉米 D . 马铃薯
15、我们今天看到的长城,绝大部分是明朝修建的。明长城的起、止点是(     )
A . 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B . 东起山海关,西到陇西 C . 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 D . 东起鸭绿江,西到陇西
16、“台湾者,中国之土地也,久为贵国所踞(盘踞),及既来索,则地当归我……”对殖民者提出这一正义要求的民族英雄是(     )
A . 戚继光 B . 林则徐 C . 郑成功 D . 邓世昌
17、清初统治者十分重视经济恢复,尤其是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使人力无遗而地力殆尽”,大力(     )
A . 发展海外贸易 B . 推行垦荒政策 C . 招募农民屯田 D . 改进生产工具
18、明清文学的主流是(     )
A . 小说 B . 戏剧 C . 诗歌 D . 散文

二、相关链接题(根据题中要求回答相关问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1分,共5分)(共5小题)

1、唐玄宗在位的前期,经济繁荣,国库充盈,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史称      
2、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名称      
3、清朝负责管辖台湾的机构是      
4、中央政府正式对西藏行使行政管辖的朝代是      
5、宋元时期戏剧表演的主要形式是      

三、列举题(根据题中要求回答相关问题。共2分)(共1小题)

1、列举唐代中外文化交流的主要事例。

四、识图释图题(根据题中要求回答相关问题。共4分)(共1小题)

1、
(1)图一中的工具名称叫什么?
(2)图二中的工具名称叫什么?它的用途是什么?
(3)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图一、图二的农具都是哪个朝代的农民制造的?

五、解析与感悟题(根据题中要求回答相关问题。28题5分;29题4分;30题5分;31题5分;共19分)(共4小题)

1、“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枝花”,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请你把这张“辽、西夏、北宋和金的建立简表”补充完整

政权

民族

建国时间

建立者

都城

北宋

汉族

960年

      

      

      

916年

耶律阿保机

上京

      

党项

1038年

元昊

兴庆

女真

1115年

      

会宁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他是我国古代著名的高僧、旅行家和佛经翻译家。唐朝初年,他长途跋涉,千辛万苦,到天竺学习佛学,求取佛经。

材料二:他是古代一位江南佛学大师,应日本僧人邀请,历经险阻,六次东渡,最终到达日本。他带去的不仅是佛学,还有中国的建筑、雕刻、医药、绘画等方面的知识。这些都深深地影响了日本的文化。

(1)材料一中的“他”是谁?“他”回国后写了一部什么书?我国古代称什么地方叫“天竺”?
(2)材料二中的“佛学大师”是谁?
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清代农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首先表现在荒地的大量开垦,耕地面积的扩大。1661年(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面积为526万顷;1722年(康熙六十一年)就突破了明代最高耕地统计数字,达到851万顷;到1725年(雍正三年)达到890万顷。其次是经济作物的种植有进一步的发展。棉花种植更加盛行。江苏、浙江、湖北、河南、山东、河北等省都是著名的棉产区,东北也成为重要的棉花产地。甘蔗的种植在广东、福建、台湾等地也十分普遍。烟叶的种植也已推广到全国各地。清朝初期在兴修水利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康熙时“淮黄故道,次第修复,而漕运大通”。

材料二:丝织业在清代手工业中占有重要地位。当时江宁、苏州、杭州、佛山、广州等地的丝织业都很发达。制糖业在台湾、福建、广东、四川等地都很发达。广东的蔗糖也贩运四方。此外,浙江、江西、江苏等省的甘蔗种植和制糖行业,也日益发展起来。

(1)根据材料一说出清代农业生产恢复和发展的表现。
(2)材料二中提到的手工业有哪些?
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文成公主入藏,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同时,带去许多工艺品、谷物、菜籽、药材、茶叶以及历法、生产技术与各种书籍,大大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与进步。

材料二 元朝,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的最高行政机构,地方设“行中书省”,派遣官吏,征收赋税,进行有效的统治,西藏等边陲地区都处在中央政府管辖之下。

材料三 清朝,西藏地区与中央政府的联系更加紧密,西藏喇嘛教首领五世达赖于清初到北京,受到顺治皇帝接见,被正式赐予“达赖喇嘛”封号。

(1)材料一中唐藩和亲说明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2)依据材料二回答元朝管理西藏的机构名称。
(3)清朝初期收到册封的除了材料三中提到的达赖,还有哪一个喇嘛教首领?册封他的皇帝是谁?
(4)依据所学知识和上述材料,你可得出什么结论?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东港市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三次九校联考试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