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重庆判断(共5小题)

1、1945年9月,毛泽东会客时说:“我们的目标是‘和平民主’,这与蒋介石打算正相反。不过,他愿意谈,我就谈;他愿意打,我就打。反正我是延安来的客人,客随主便嘛!”据此判断,这次会客是在(    )
A . 西安 B . 重庆 C . 上海 D . 北平
2、有一首诗这样写道:“天下安危系一身,弥天下勇壮军威。双十协定应运生,中华人民主沉浮”该诗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 西安事变 B . 重庆谈判 C . 淮海战役 D . 解放南京
3、蒋介石曾写道:“对毛泽东应召来渝后之方针,决以诚挚待之。政治与军事应整个解决,但对政治之要求,予以极度之宽容。而对军事则严格之统一,不稍迁就。”这里的“渝”指的是(    )
A . 广州 B . 瑞金 C . 西安 D . 重庆
4、如图为毛泽东和蒋介石在重庆谈判时合影,经过谈判,国共两党签订了(   )

A . “八一宣言” B . 《双十协定》 C . 《共同纲领》 D . “九二共识”
5、1945年,蒋介石邀请毛泽东到重庆进行和平谈判的目的是(    )
A . 讨论停战问题 B . 筹备政治协商会议 C . 争取国内和平 D . 争取时间,准备内战

二、国民党发动内战(共5小题)

1、全面内战爆发的标志是(    )
A . 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 B . 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 C . 国民党对中原解放区发动疯狂进攻 D . 人民解放军攻克南京
2、1945年,晏阳初在与蒋介石的一次会面中说:“人民遭受了二十一年的内战,他们流尽了鲜血。现在该是为农村的大众干一些事情的时候了。”蒋介石说:“你是个学者,我是个战士。等消灭了对手之后再说吧。”对此后蒋介石消灭对手的所作所为表述正确的是(    )
A . 进攻陕北和山东解放区揭开了全面内战的序幕 B . 渡江战役以摧枯拉朽之势迫使蒋介石发出“求和”声明 C . 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 D . 1947年春,国民党军队由重点进攻转为全面进攻
3、1947年3月国民党军队重点进攻(    )
A . 山东解放区 B . 中原解放区 C . 陕北和山东解放区 D . 大别山根据地
4、抗战胜利后,人们渴望和平与民主。但全面内战烽火再次点燃,其标志性事件是(    )
A . 国民党撕毁《双十协定》 B . 国民党进攻上党邯郸地区 C . 国民党进攻中原解放区 D . 国民党撕毁停战协定
5、蒋介石发动全面内战的标志是在国民党军队进攻(    )
A . 中原解放区后 B . 晋察冀豫解放区后 C . 大别山后 D . 陕甘宁解放区后

三、解放区军民的自卫反击(共5小题)

1、谍战大戏《潜伏》中有这样一幕:1947年在得知中共中央所在地被占领后,中共地下党负责人说:有一种胜利叫做撤退,有一种失败叫做占领。当时被占领的地方是(    )
A . 南京 B . 延安 C . 瑞金 D . 北京
2、历史课上,老师出示了如图地图,据此判断本节课要学习的主题是(    )

A . 转战陕北、指挥若定 B . 千里跃进、战略反攻 C . 战略决战、全胜可期 D . 国民革命、洪流奔涌
3、延安是中国革命的摇篮,延安之得失,事关重大。1947年3月,中共中央决定主动撤离延安。毛泽东说:“存人失地,人地皆存;存地失人,人地皆失。敌人进延安时握着拳头,他到了延安,就要把指头伸展,这样就便于我们一个一个地切掉它。”不久,人民解放军(  )
A . 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 . 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 C . 开始战略决战 D . 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
4、1947年3月18日晚,国民党军进攻延安的枪炮声已清晰可闻,毛泽东、周恩来依依不舍地告别了居住了十年的延安,开始了(   )
A . 挺进大别山 B . 占领南京 C . 攻占锦州 D . 转战陕北
5、毛泽东提出“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著名论断是在(   )
A . 解放战争爆发之初 B . 刘邓大军展开战略进攻时 C . 国共战略决战之际 D . 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结束后

四、材料探究(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国民党《中央日报》总编陶希圣,对他的编辑们说:“我们明知共产党不会来渝谈判,我们要假戏真做,制造空气。”

材料二:  中国人民的革命战争,现在已经达到了一个转折点。这即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打退了美国走狗蒋介石的数百万反动军队的进攻,并使自己转入进攻……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一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蒋介石匪帮的反革命车轮,使之走向覆灭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这是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这是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

                                         ——毛泽东《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

材料三: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毛泽东《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1)从材料一看,你觉得国民党对谈判有诚意吗?为什么还要“假戏真做”呢?

(2)材料二中的“蒋介石二十年反革命统治由发展到灭亡的转折点”开始于哪一年的什么事件?

(3)材料三的诗中准确描述当时占领南京的诗句是什么?

(4)简要概述三则材料所反映的三大历史事件在人民解放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5)从三则材料纵观国民党政府的发展历程,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承派周恩来先生来渝洽商,至为欣慰。惟目前各种重要问题,均待与先生面商,时机迫切,仍盼先生能与恩来先生惠然偕临,则重要问题方得迅速解定,国家前途实利赖之。

——蒋介石

材料二:鄙人勇愿与先生会见,共商和平建国大计,俟飞机到,恩来同志立即赴渝进谒,弟亦准备随渝。

——毛泽东

(1)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先生”分别是谁?材料中的“渝”是指哪个城市?
(2)根据材料一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蒋介石邀请共产党领导人的真实用意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及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毛泽东为什么会接受邀请?
(4)这次会晤史称什么事件?最后取得了什么结果?
3、抗战胜利后,国民党阴谋发动内战,全国人民渴望和平、民主。面对这种形势,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利用谈判拖一拖也好。共产党拒绝谈判,我们更有文章好做。”1945年8月,蒋介石在短短的十天内一连三次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请回答:
(1)上述材料与哪一历史事件相关?
(2)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共同商讨国家大计”的真实目的是什么?
(3)毛泽东明知谈判是假,为什么还要冒生命危险参加重庆谈判呢?
(4)内战的最终结果如何?遗留下的什么问题至今还未解决?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统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第23课《内战爆发》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