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8课《百家争鸣》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老子(共5小题)

二、孔子和儒家学说(共5小题)
①“仁者爱人”
②“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③“已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④“贵贱有序”
三、百家争鸣(共5小题)
四、材料探究(共2小题)
【寻觅春秋哲人】
材料一
【重温百家争鸣】
材料二
材料三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西周的制度发展程度过低,无法更多地满足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需求,他们力求改变现状,谋略获得更多的经济、政治、文化地位,呼唤建立新的社会,从而推动了百家争鸣的产生和发展。
——《百家争鸣与文艺复兴的历史比较》
A 名片 | 生活时期:战国 |
学 派:道家 | |
主要思想: | |
B 名片 | 生活时期:战国 |
学 派:墨家 | |
主要思想: | |
C 名片 | 生活时期:战国 |
学 派:法家 | |
主要思想: | |
D 名片 | 生活时期:战国 |
学 派:儒家 | |
主要思想: |
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针对社会急剧的变化和发展,有识之士纷纷发表各自的看法和主张,逐渐形成儒家、法家、道家、墨家、兵家等许多学派,史称“诸子百家”。
材料二:孔子广收徒门,兴办私学,有独到的教育思想。他的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他有针对性地教育冉求,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做敢为,但不够稳重。他怕仲由冒失,就叮嘱仲由凡事要请教父兄后再做。
材料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表表人物。
![]() | ![]() | ![]() | ![]() |
韩非子 | 孟子 | 墨子 | 庄子 |
①主张互爱互利,反对不义战争;
②认为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主张以法治国
③认为人不能战胜自然,对现实人生采取乐天安命的态度;
④民为贵,君为轻,主张实行“仁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