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唐太宗这句话体现了(     )

A . 唐朝文化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B . 唐朝经济文化繁荣昌盛 C . 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 D . 唐朝实行对外开放政策
2、绘制历史简图是历史学习的一种基本技能,它能将复杂的历史直观形象地展示出来。下图中能大致反映北宋与少数民族政权并立的历史简图是(   )

A . B . C . D .
3、你若要研究唐朝时期印度和西亚的有关历史,可以参考的书籍是(   )

A . 《论语》 B . 《史记 》 C . 《大唐西域记》 D . 《西游记》
4、下列对文成公主入藏所起作用的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 . 唐政府对吐蕃实行有效的行政管辖 B . 使吐蕃与汉族融合成一个民族 C . 为唐番经济文化交流做出了贡献 D . 促进了唐与天竺的友好交流
5、下图反映了唐朝什么技术的发达(     )

A . 桥梁建筑 B . 火药配制 C . 雕版印刷 D . 瓷器生产
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盛况(    )

A . 唐高祖统治时期 B . 唐太宗统治时期 C . 武则天统治时期 D . 唐玄宗统治前期
7、纸币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遍使用的货币形式,而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出现在中国的(  )

A . 长安 B . 开封 C . 杭州 D . 四川
8、下题所说的科举制度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的制度 B . 它强调以才能作为选官标准的原则 C . 它为士子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机会 D . 只有少部分贵族才能参加考试
9、宋真宗时,针对辽的大举南犯,坚决主战的大臣是(    )

A . 寇准 B . 宗泽 C . 岳飞 D . 于谦
10、在郾城大战中大败金军,被秦桧以所谓“谋反”罪杀害的南宋抗金名将是(    )

A . 文天祥 B . 戚继光 C . 胡惟庸 D . 岳飞
11、隋炀帝统治晚年,国内普遍出现“虽有田畴,贫弱不能自耕”、“耕稼失时,田畴多荒”的严重情况。出现这种状况的直接原因是(    )

A . 繁重的徭役和兵役导致农村劳动力锐减 B . 农民不能按时令耕种,导致田地荒芜 C . 科举考试吸引了大批读书人,劳动力减少 D . 瘟疫等自然灾害流行,造成人口锐减
12、“前前后后长达八年之久,这么长时间的叛乱,这带给国家的伤害是十分巨大说的,史学家们都认为这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上文评述的是(    )

A . 楚汉之争 B . 安史之乱 C . 八王之乱 D . 黄巢起义
13、关于中国古代外交,错误的说法是(    )

A . 张骞通西域后,中国同西亚和欧洲的通商关系开始发展起来 B . 贸易、互派使节、宗教人士往来是对外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 C . 南宋时水陆两条丝路并进,外贸所得在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要位 D . 对外贸易促进了民族融合,如回族的形成
14、“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出自岳飞的满江红,其中的匈奴指(  )
A . 匈奴 B . 契丹 C . D . 党项
15、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②创立过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④短暂统一,二世而亡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6、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

①农民在使用曲辕犁耕地

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③外国客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④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7、唐朝由盛而衰,一蹶不振的转折点是(  )
A . 玄武门之变 B . “安史之乱” C . 七国之乱 D . “八王之乱”
18、北京是中国的古都之一,隋朝时南北的大动脉大运河就通到北京。当时北就被称这(    )
A . 涿郡 B . 北平 C . 大都 D . 中都
19、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了一面知得失的“镜子”,由此可见唐太宗(    )
A . 提倡节俭 B . 重视人才 C . 勤于政事 D . 善于纳谏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中国需要世界,世界也需要中国。我国古代时期,中外文化交流的广泛开展,不仅使中华文明更加辉煌,而且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列图片材料反映了中国古代对外联系的概貌。

材料二:宋朝在一些重要的海港开设专供外商居住的蕃坊……宋代的海外贸易范围很广,从西太平洋到印度洋、波斯湾,都航行着来往中国的商船……海外贸易的收入.在宋代财政上占有重要地位。

材料三: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乾隆帝

请回答:

(1)与材料一中图一图二有关的对外交往的史实是什么?
(2)图三反映了明朝我国对外交往的壮举,这个壮举指的是什么?
(3)从材料二可以看出宋代的对外贸易相当活跃,为此宋朝政府在主要港口设立什么机构加以管理?
(4)材料三中“天朝”推行的对外政策是什么?这种政策造成了什么严重危害?
(5)从唐、宋、明到清朝,对外政策发生了什么变化?对我们今天的社会发展有何借鉴?
2、结合材料,探究问题。

材料一:规定双方为兄弟国家,宋每年向辽纳岁币,绢20万匹、银10万两。

材料二:西夏向宋称臣,宋每岁赐西夏绢13万匹、银5万两、茶2万斤,节日再另行赏赐。

材料三:著名学者黄仁宇先生在他的《中国大历史》一书中曾论述道:“和议中虽然宋辽彼此以兄弟之邦的地位同等对待,但宋朝从此被迫每年供给绢20万匹、银10万两。”“从历史的后端看来,这1004年的协定有它的作用。……这种为和平付出之代价无疑比战费来得低廉。……可是这种看法必须全部放弃当事人的观感……他们无法承认这种妥协为理之当然。中国历史之中,从无一个统一天下的大帝国卑躬屈节地向一个文化程度低的边区国家进贡。”

(1)材料一签订和约时,宋的最高统治者是谁?
(2)材料二中“西夏”的国主是谁?
(3)材料三中的“和议”指的是什么?它是哪两个政权签订的?请你从材料二中找出此项议和的内容。
(4)黄仁宇先生对此和议有什么评价?
(5)谈谈你对宋与辽、西夏的“战”与“和”的看法。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惠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