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19小题)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 . 唐玄宗时
B . 武则天时
C . 唐太宗时
D . 隋炀帝时
2、毛泽东《沁园春.雪》中提到“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等“英雄”。其中“唐宗” 的主要贡献是( )
A . 开创了光武中兴的局面
B . 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局面
C . 开创了开元盛世的局面
D . 开创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3、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元世祖
4、小明同学制作了两则读书摘要,请你判断这些内容与哪位皇帝有关? ( )
A . 秦始皇
B . 汉武帝
C . 唐太宗
D . 元世祖
5、唐代诗人杜甫在《忆昔》诗中写道:“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该诗句中称颂的“封建盛世”是( )
A . 开皇之治
B . 贞观之治
C . 开元盛世
D . 康乾盛世
6、“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诗中所绘的情境最早出现在( )
A . 秦汉时期
B . 隋唐时期
C . 宋元时期
D . 明清时期
7、唐诗宋词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为了弘扬民族文化,中央电视台推出了“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众多唐代诗人中,下图人物的诗作既豪迈飘逸又清新瑰丽,被称为“诗仙”他是( )
A . 杜甫
B . 李白
C . 白居易
D . 王维
8、对比分析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个重要方法。秦朝和隋朝这两个封建王朝的相似之处有( )
①都结束了长期分裂的局面,实现统一 ②存在时间都很短暂 ③都修筑了大型工程 ④都开创了影响深远的政治制度
A . ②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9、唐玄宗时期应日本僧人邀请6次东渡日本的唐朝高僧是( )
A . 玄奘
B . 鉴真
C . 晁衡
D . 崔志远
10、“唐朝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长安城商贾云集,学子荟萃,到处可见歌舞、盛宴,气势非凡宏大。”课文中的这段叙述体现的是唐朝( )
A . 博大宏放的精神风貌
B . 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C . 科技文化大放异彩
D . 中华文化强大生命力
11、“天可汗”近年来受到越来越多的国际战略学者的重视,他们希望通过对天可汗制度的研究,找到一条在当今冷战格局瓦解的局势下,如何重建国际新秩序,维护世界和平的道路。历史上因执行开明民族政策而被北方各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的是( )
A . 唐太宗
B . 唐玄宗
C . 唐中宗
D . 武则天
12、秦末农民战争爆发和秦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
A . 秦始皇焚书坑儒,引起封建知识分子的不满
B . 秦灭六国,引起人民不满
C . 秦的统一,违背了历史发展的潮流
D . 秦的暴政
13、乾陵武则天陵墓前立有著名的“无字碑”,传说是武则天想让后人来评定自己的功过是非。以下对她的评价不正确的是( )
A . 奖励生产,促进社会生产发展
B . 在“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间起承上启下的作用
C . 她的统治没有使社会有任何变化和进步
D . 重用人才,提拔任用了许多有才干的人
14、唐朝“胡风盛行”,许多外来宗教得到传播,妇女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这些现象反映了唐朝社会风尚呈现的特点是( )
A . 奢侈浪费
B . 单一保守
C . 多元开放
D . 繁荣创新
15、隋朝于公元六世纪末高调登场,却又匆忙谢幕,在历史的长河中书写了一段宛若昙花绽放般短暂的辉煌。《昙花王朝——隋帝国的短暂与辉煌》一书(如下图)详细介绍了这一段历史。书中不应出现的是( )
A . 大运河的开凿
B . 黄巢大起义
C . 统一南北币值
D . 炀帝的暴政
16、小军收集了以下几幅图片,其中不属于中外文化交流主题的是( )
A .
B .
C .
D .




17、“玄武门之变”成就了中国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君主。他是( )
A . 隋文帝
B . 唐高祖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18、唐朝时对外交往频繁,中印交往的重要史实是( )
A . 玄奘西游
B . 鉴真东渡
C . 郑和下西洋
D . 张骞出使西域
19、小明所在的学习小组要编制一份介绍西藏历史发展的手抄报,以下要以选作这份报纸素材的事件是( )
A . 张骞通西域
B . 文成公主入吐蕃
C . 玄奘西行天竺
D . 遣唐使来华
20、下列所示内容反映的历史发展趋势( )
A . 中央集权弱化
B . 地方权力加强
C . 皇权高度膨胀
D . 社会秩序动荡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
1、唐朝经过一百多年的发展,社会经济高度繁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唐朝人口统计表
时间 | 人口数 |
649年(唐太宗贞观23年) | 1900万人 |
726年(唐玄宗开元14年) | 4141万人 |
741年(唐玄宗开元29年) | 4531万人 |
760年(唐肃宗上元开年) | 1690万人 |
材料二:“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禀俱丰实”
-----杜甫《忆昔》
(1)材料一中649年至741年,唐朝人口数的变化呈现什么趋势?出现这种趋势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诗中描绘的盛世局面是唐朝哪一个皇帝统治前期?这种全盛局面又是因什么事件而被打破的?
(3)你认为一个国家要想经济繁荣,需要从哪些方面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