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临沂市临沭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9小题)

1、我国古代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于(   )

A . 唐玄宗时 B . 武则天时 C . 唐太宗时 D . 隋炀帝时
2、唐玄宗对唐朝历史作出了重要贡献。以下属于他在位时期的重大史实有(     )

①重视吏治            ②玄奘西行          ③完善科举制          ④靖康之变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①④
3、“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这首诗反映了(  )

A . 唐太宗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吏,许多贤才为他所用,一直到头发花白 B . 贞观年间,进士科录取率极低,不少人从少年考到老年,仍未考中 C . 唐太宗将诗词作为考试内容,许多考生为作诗熬白了头发 D . 唐太宗设立武举考试,许多英雄为此奋斗终生
4、“北宋时,有人在黏土制成的一个个小方块上刻单字,再用火烧成陶字.排版时,把陶字放在一个铁框里,排满为一版;印刷时可以同时排版,效率很高.印完一版以后,陶字拆下还可以再用。”这里介绍的是(    )

A . 雕版印刷术 B . 火药的使用 C . 指南针的发明 D . 活字印刷术
5、宋辽边境“生育蕃息,牛羊被野,戴白之人(白发年迈的人),不识干戈。”这说明了(    )

A . 辽统治更加腐朽 B . 宋辽之间维持了长久的相对和平局面 C . 澶渊之盟后北宋力量的削弱 D . 北方畜牧业得到发展
6、唐朝前期统治者都十分重视人才。下列人物中唐玄宗和武则天都曾重用的是(    )

A . 房玄龄 B . 姚崇 C . 杜如晦 D . 魏征
7、分析图表与下列哪个事例无关(  )

A . 隋朝的繁荣 B . 贞观之治奠定了唐朝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C . 武则天统治期间社会经济文化继续发展 D . 唐玄宗时,进入鼎盛时期
8、耶律阿保机和元昊分别是辽和西夏的建立者,下列属于他们共同点的是(  )
A . 鼓励垦荒 B . 订立官职 C . 创制文字 D . 制定法律
9、“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于2017年5月盛大开幕。下列历史人物为“一带一路”发展做出贡献的有(  )

①张骞    ②隋炀帝    ③郑成功    ④郑和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10、黄巢起义的原因有(    )

①唐朝后期,统治腐朽

②藩镇割据越来越严重

③人民赋役繁重

④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A . ①②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③④
11、唐代的繁荣与开放在很大程度上与中外交流的发展有关。以下最能表明中国人学习外国文化的开放意识和刻苦精神的是(    )
A . 玄奘西行 B . 鉴真东渡 C . 文成公主入藏 D . 遣唐使到来
12、如果你穿越时光隧道,回到唐朝旅游,你可能看到(    )

①农民正在用曲辕犁耕田

②街道两边店铺林立,商品琳琅满目

③越窑烧制的粉彩瓷器

④欧阳询的书法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③④
13、穿越到北宋,在它的军队中你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兵不识将,将不识兵”。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北宋统治者为了(    )
A . 加强禁军 B . 防止武将专权 C . 提高军队战斗力 D . 提高文人地位
14、“丝绸之路”、“鉴真东渡”、“郑和下西洋”、“一带一路”体现的共同主题是(    )
A . 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 B . 加强亚欧非三洲的联系 C . 中外经济文化交流 D . 东西方文明交往通道
15、学习了隋唐史后,四位同学作了主题演讲,你认为能准确地概括这段历史基本特征的是(    )
A . 文明初露曙光 B . 分裂奔向统一 C . 繁荣与开放 D . 封建国家陷入危机
16、下列三幅图片共同反映了(    )

A . 寺院建筑的中国化 B . 佛教文化的传播与发展 C . 文化传播者的坚韧 D . 雕塑艺术的古朴与精湛
17、“冲天香阵透长安,满城尽带黄金甲”是唐末农民大起义领袖黄巢的名句。黄巢领导的这次起义(    )
A . 推翻了唐朝的统治 B . 平定了安史之乱 C . 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D . 给唐朝统治以致命的打击
18、下列没有关系的一组是(    )
A . 陈桥兵变——赵匡胤 B . 岳飞抗金——北宋 C . 渊澶之盟——寇准 D . 辽——阿骨打
19、宋朝有“做人莫做军,做铁莫做针”的说法。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 . 宋朝藩镇割据态势严重 B . 宋朝武将地位很高 C . 宋朝统治者的重文轻武 D . 宋朝军队害怕战争
20、七年级(一)班同学在编排一个中国唐朝皇帝的历史情景剧,该皇帝在剧中非常器重前后向他进谏二百多次的著名谏臣,该谏臣是(    )
A . 魏征 B . 房玄龄 C . 杜如晦 D . 骆宾王
21、唐朝对外贸易发达,在各国的物产中居唐朝进口首位的是(  )
A . 日本 B . 新罗 C . 印度 D . 波斯
22、下图中的方框处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最恰当的应该填(  )

A . 唐太宗时期 B . 武则天时期 C . 安史之乱 D . 唐玄宗前期
23、唐朝农民创制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  )
A . 翻车 B . 筒车 C . 水排 D . 水车
24、“安史之乱”的发生时间是(  )
A . 611年 B . 755年 C . 756年 D . 763年
25、民族友好、民族团结、民族融合是我们这个统一多民族国家的主流。下列选项中不能体现这一观点的事件是(  )
A . 北魏孝文帝改革 B . 文成公主入藏 C . 鉴真东渡日本 D . 回族的形成
26、下图所示民族在我国历史上建立的政权是(    )

A . B . C . 西夏 D .
27、我国古代文化灿烂辉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等是不同时代独特的文学艺术成就。下面诗句体现唐朝文学主要成就的是(    )
A .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B .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C . 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 D . 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
28、下列有关五代十国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 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 B . 北方政局相对稳定,经济有一定的发展 C . 南方战事不断,政局动荡 D . 政权分立,可见分裂才是历史发展趋势
29、假如让你拍摄一部以唐朝历史为题材的电视据,下列哪一情景不可能出现(    )
A . 武则天选贤任能发展经济 B . 回族人在长安居住经商 C . 唐玄宗面试科举考试应试者 D . 李白吟诗《蜀道难》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根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

材料三:唐太宗曾命令百官上书议论朝政得失。武将常何文化程度不高,但他所写的二十多条意见都能切中时弊,一问,才知道是他家的食客马周代写的。……虽然马周出身贫贱,但太宗破格提拔,马上委任官职……

材料四:唐朝贞观初年,唐太宗私自去视察御史府(考试进士的地方),看到许多新录取的进士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1)材料一中人物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恢复和发展,史称什么?出现这样的繁荣是因为在经济方面的什么措施?
(2)材料一中“三省六部制”是哪个朝代开创的?有何作用?
(3)材料二中“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在当时最亮的一面“人镜”应该是谁?
(4)材料三所体现的是唐太宗用人的哪一方面特点?
(5)为什么唐太宗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2、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为更好地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某学校某班级设计了如下探究活动方案,请你参与
(1)【文字篇】秦始皇统一六国后,曾诏书发至桂林,出现了当地人不认识的情况。文字的不统无疑妨碍了各地经济、文化的交流,也影响了中央政令的畅通,因此秦始皇下令推行“书同文,车同轨”。

这里的“书同文”指同什么“文”?

(2)【文学篇】“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奏出了唐宋元明清时代艺术的最强音。并且超越了它们本身的意义,成为各自时代的一种艺术符号,形成了中国文化内在的规律性,呈现出中国文化的内在美。

在众多的唐朝诗人中,有一位诗人的诗歌达到了通俗的最高境界。这位诗人是谁?

(3)在中国的“四大名著”中,有一部小说揭示了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刷溃的历史命运,这部小说的名称是什么?
(4)【制度篇】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通过什么方式让“英雄入吾彀中”的?

(5)【科技篇】培根说:“这三种东西曾改变了整个世界的面貌和状态,第一种在文学方面,第二种在战争上,第三种在航海上。由此又产生了无数的变化,这种变化是如此之大,以至没有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比这三种机械发明在人类的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

材料中的“文学方面”指宋朝的什么?这“三种东西”再加上哪一发明合称为“四大发明”?

(6)中医在世界医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奠定中医治疗学基础的著作是什么?
(7)通过以上问题探究,请谈谈当代青年如何弘扬和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临沂市临沭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