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2小题)

1、我国石油工人艰苦创业一面旗帜是(   )

A . 邓稼先 B . 焦裕禄 C . 王进喜 D . 雷锋
2、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进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农村经济和中国社会的发展。 B . 农民没有土地,受地主剥削和压迫。 C . 广大农民要求进行土地改革。 D . 为国家工业化建设创造良好条件。
3、建国初期进行的抗美援朝、土地改革和镇压反革命这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巩固了人民民主专政 B . 肃清了反革命 C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D . 消灭了地主阶级
4、学校每周都有一次升国旗仪式,每当奏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时,我们都会感到无比的骄傲和自豪,历史上确定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代国歌的会议是(   )

A . 七届二中全会 B . 中央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C . 十一届三中全会 D .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5、2014年3月28日,是西藏百万农奴解放55周年纪念日。当日,西藏各地群众以不同方式共同庆祝这一盛大节日。由于特殊的地理、历史原因,西藏解放推迟至1951年。其解放方式是:(   )

A . 和平解放 B . 武力攻克 C . 民族区域自治 D . 一国两制
6、一定时期的报纸反映了一定时期的社会面貌,有些词会频繁见诸于报端,抓住这些关键词有助于把握当时的历史面貌。与“争取和平”、“保家卫国”、“谈判协定”三个关键词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

A . 重庆谈判 B . 解放战争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抗美援朝
7、人民公社体制下和改革开放后的农民相同的一面是(    )

A . 收入分配制度 B . 劳动积极 C . 土地所有制 D . 生活的富裕程度
8、文化大革命结束的标志是(    )

A . 粉碎林彪反革命集团 B . 毛泽东批评以江青为首的四人帮 C . “四人帮”被粉碎 D . 周恩来逝世
9、在1964年的一份报纸上刊登了一个报道,里面包含了这样的信息:兰考,治沙,党的好干部。请你判断出他是下列人物中的(    )

A . 邓稼先 B . 焦裕禄 C . 王进喜 D . 雷锋
10、穿越时空隧道,假如让你回到1950年的中国大地上,可能看到的情景有(    )

①“庆祝西藏和平解放”的标语        ②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举行

③热烈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④农民在丈量分配土地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11、口号是历史的浓缩,我们从中可以看到一个真实的历史。口号:“打倒一切”、“停产闹革命”出现在(    )

A . 新中国成立初期 B . 文化大革命时期 C . 改革开放时期 D .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12、许多事物往往被印上时代的特色,这在人们的姓名中也有所体现。下列名字与其出生时代特征不相符的是(    )
A . 生于1949年,取名宪法 B . 生于1951年,取名援朝 C . 生于1958年,取名跃进 D . 生于1966年,取名文革
13、下列与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决定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14、下图体现当时我国的经济发展方针是(    )

A . 优先发展农业 B . 优先发展重工业 C . 优先发展运输邮电 D . 农轻重三业均衡发展
15、促使如图中我国工业主要产品产量变化的因素有(    )

①“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

②工业生产“以钢为纲”

③人民建设新中国的热情

④苏联对工业项目的援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中国历史由此开辟了一个新纪元。对“新纪元”的理解,正确的是(  )
A . 中国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B . 中国结束了一百多年以来被侵略被奴役的历史 C . 中国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 D . 中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17、国民经济五年计划是报刊上经常出现的一个词。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不包括(  )
A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实现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B . 建立社会主义制度 C . 相应地发展交通运输业、轻工业、农业和商业 D .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18、周恩来总理曾经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寓意说明在“天安门”先后发生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有(  )
A . 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C .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八国联军侵华;五四运动
19、通过下列哪一时间,中国农民实现了千百年来“耕者有其田”的梦想(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B . 解放战争的胜利 C . 农业集体化 D . 土地改革的完成
20、我国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主要是因为其(  )
A . 农民缺乏必要的生产工具 B . 农村出现了新的贫富不均现象 C . 先进的机械化农具难以在农村推广 D . 分散的个体经营满足不了国家工业化建设的需要
21、抗美援朝、镇压反革命和土地改革三大运动的共同作用是(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 C . 基本上肃清了国内外反动势力 D . 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
22、2015年3月21日,搭载着68具中国烈士遗骸的专机从韩国飞抵沈阳,离开祖国60多年的烈士英灵终于魂归故里。下列史实与抗美援朝没有直接联系的是(  )
A .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中国台湾海峡 B . 美国飞机入侵中国领空,轰炸东北边境城市 C . 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的请求 D . 中国远征军出国作战

二、填空题(共2小题)

1、下表是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生产关系的四次调整,请填出空缺内容。

事件

时间

方式

作用

土地改革

废除封建土地制度,实行④

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农业生产合作化运动

1953-1956年

建立农业生产合作社

社会主义制度在农村确立

1958年

特点:“一大二公”

严重挫伤农民的积极性

1978年后

包产到户、包干到户

2、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中取得成就:我国首先完成了人工合成      ,在世界上居于领先地位;1992年改革开放的地域向纵深推进,相继开放了重庆、武汉等沿江城市,      等陆地边境城市和昆明、乌鲁木齐等内地省会和自制需政府。

三、综合题(共2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1840年英国发动鸦片战争以来,外国通过接连不断地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政府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严重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使中国一步一步地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因此,近代中国的历史,是一部屈辱挨打的历史。不甘屈服于外来侵略和本国封建主义压迫的中国人民,为挽救民族危亡、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进行了前赴后继、艰苦卓绝的斗争和探索……因此,中国近代史也是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历史。

(1)构建知识结构是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刘翔同学依据材料按“侵华战争、不平等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三个项目设计的知识结构示意图。请你帮他完成表格内容。


侵华战争

不平等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过程

1

鸦片战争

          

       

2

       

《马关条约》

       

3

       

       

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2)迫使中国割让香港岛、台湾给侵略者的分别是哪一条约?

(3)允许外国侵略者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的是哪一条约?赔款最多的又是哪一条约?

(4)哪一条约的签订标志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变成了“洋人的朝廷”?

(5)概括指出自鸦片战争到19世纪末列强侵华的战争中“中国人民不断抗争”的主要史实。

(6)根据材料提供的信息,假如你班开展一次小型演讲会,请你确定演讲会主题。

2、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保和平,卫祖国,就是保家乡!中国好儿女,齐心团结紧,……”

材料二:我国第一辆载重汽车;我国第一架喷气式飞机;我国第一个机床制造厂……

(1)材料一是反映的是什么历史事件?谁担任司令员?
(2)材料一反映的历史事件中,涌现出了很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人物,其中严守纪律而被大火吞噬的是谁?
(3)材料二是什么时候取得的成就?当时我国优先发展什么工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广东省梅州市梅江区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