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句容市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考试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
1、时代特征会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留下烙印,人们所取的名字也能折射出不同时代的时代特征。按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名字所反映的新中国的历史进程,正确的是( )
①王文革 ②周援朝 ③张跃进 ④李开放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④①②
C . ②③①④
D . ②①③④
2、焦裕禄,这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如一座丰碑,矗立在兰考,矗立在中国大地,矗立在亿万百姓心中。在焦裕禄、王进喜等民族脊梁的身上体现出来怎样的时代精神( )
A . 立党为公
B . 艰苦创业
C . 善于改革
D . 反腐倡廉
3、如图图示,哪个字母所代表的时期属于“文化大革命时期”( )
A .
B .
C .
D .
4、央视热播的电视剧《彭德怀元帅》再现了彭大将军叱咤风云、可歌可泣的一生。应该出现在这部电视剧中的历史场景有( )
①中共一大党代表
②运筹帷幄平型关
③百团大战显功勋
④重庆谈判揭阴谋
⑤抗美援朝扬国威
⑥“文革”受屈含冤死
A . ①②③
B . ③⑤⑥
C . ②④⑤
D . ①④⑥
5、1953年,彭德怀说:“它雄辩地证明: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文中的“它”指的是( )
A . 南昌起义
B . 抗日战争胜利
C . 全国大陆的基本解放
D . 抗美援朝胜利
6、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
A . 伟大的历史转折
B . 挑战两极格局
C . 艰难的探索历程
D . 走向世界舞台
7、1971年11月8日美国《时代》周刊以周总理为封面人物,并在上面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美国人发出这样感慨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B . 周恩来出席日内瓦会议
C . 中美关系正常化
D .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8、20世纪60年代中期,毛泽东错误的认为党中央出现了修正主义,认为党和国家面临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这表明毛泽东( )
A . 重视经济规律
B . 错误的分析了国情
C . 被阴谋家利用
D . 反对个人崇拜
9、图文信息最能够体现相关时期的历史,下列图片最有可能出现在( )
A . 抗日战争时期
B . “大跃进”运动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解放战争时期
10、下列关于1950年土地改革的表述错误的是( )
A . 使农民走上了合作化、集体化道路
B . 彻底废除了我国的封建土地剥削制度
C . 到1952年底,我国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D . 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
11、歌曲具有时代特征。以下歌词反映的历史时期按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解放区的天是明朗的天,解放区的人民好喜欢……
②学习雷锋好榜样,忠于革命忠于党……
③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二十九军的弟兄们,抗战的一天来到了……
④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做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
⑤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九一八,九一八,从那个悲惨的时候
A . ⑤①③②④
B . ③⑤①②④
C . ⑤③①②④
D . ③①②④⑤
12、图是某地的水稻产量数据柱状图,其中1958年的亩产量远高于其他年份。这种情况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 . “一五计划”的实施
B . “大跃进”运动中浮夸风盛行
C . 杂交水稻技术的使用
D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13、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人民的选择、历史的结论。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标志是( )
A . 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
B . 土地改革完成
C . “一五”计划完成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14、下列哪一年之后,“地主”就永远退出了历史的舞台( )
A . 1950年
B . 1951年
C . 1952年
D . 1953年
15、某班的同学准备举行一场有关王进喜、焦裕禄、雷锋先进事迹故事会,如果要拟定故事会的主题,下列最为恰当的是( )
A . 科技战线的前沿人物
B . 石油战线的时代标兵
C . 建设社会主义的楷模
D . 舍生忘死的人民公仆
16、他带领人民艰苦奋斗,治理灾害,开始改变当地贫穷的面貌:病故前要求“埋在沙滩上”,“也要看着把沙丘治好”。这位被称为“党的好干部”的模范人物是( )
A . 焦裕禄
B . 王进喜
C . 邓稼先
D . 雷锋
17、我国在社会主义改造过程中的重要创举是( )
A . 农业、手工业合作化
B . 对资本家占有的生产资料实行赎买政策
C . 全行业公私合营
D . 保存富农经济
18、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改变兰考面貌”,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 焦裕禄
B . 袁隆平
C . 王进喜
D . 雷锋
19、他一身正气,廉洁奉公,处处为他人谋利益;他严于律己,鞠躬尽瘁,真正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被誉为“县委书记的榜样”。这里的“他”指的是( )
A . 焦裕禄
B . 雷锋
C . 王进喜
D . 黄继光
20、新中国成立初期起过临时宪法作用的重要文件是( )
A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D . 《共同纲领》
21、原苏联总理雷日科夫在评价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就时说:“中国的经济改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中国正在沿着一条正确的道路稳步前进。”这条正确的道路是( )
A . 农村包围城市
B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C . 照搬斯大林模式
D .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22、作为中国代表团团长的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的会议是( )
A . 巴黎和会
B . 华盛顿会议
C . 雅尔塔会议
D . 万隆会议
23、学习历史需要正确认识史实与结论之间的关系。下列史实与结论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 日本推行大化改新——使日本奴隶主贵族势力增强
B . 清朝推行闭关锁国政策——促进了中国经济发展
C . 西藏的和平解放——标志着祖国大陆完成统一
D . 《慕尼黑协定》的签订——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
24、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中国人民“当家作主站起来”的标志是( )
A . 抗日战争胜利
B . 开国大典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25、下列有关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叙述不准确的是( )
A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生产资料私有制为社会主义公有制
B . 社会主义改造的对象是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
C . 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D . 社会主义改造于1952年基本完成
26、2017年12月24日,我国首款大型水陆两柄飞机“鲲龙”AG600在广东珠海成功首飞,这是我国工业领域的又一重大成果。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取得的工业成就是( )
A . 大庆油田建成投产
B . 第一架喷气式飞机试制成功
C . 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D . “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
27、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民主政治不断发展完善。右图内容出自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文件,该法律文件是(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
B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28、1950年6月,毛泽东在党的七届三中全会上说“光靠我们党是治不好天下的。”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体现上述思想的制度是( )
A . 民主集中制
B .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29、2016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李克强总理提出亚洲是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力量,要共同维护和平稳定,60多年前的亚非会议,中国、亚洲、非洲共同努力,维护世界和平。亚非会议对中国的重大意义是( )
A . 巩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中的地位
B . 彻底打破了美国对中国的包围封锁
C . 加强了同亚非各国的团结与合作
D . 中国由此与印度尼西亚建立外交关系
30、1978年安徽遇到特大旱灾,省委书记万里说:“我们不能眼看着农村大片土地撂荒……与其抛荒,倒不如让农民个人耕种,充分发挥各自潜力,尽量多种‘保命麦’,渡过灾荒。”于是省委决定“借地渡荒”,即借给每一个农民三分地用于种麦,对超产部分不计征购,归自己所有,利用荒山湖滩种植的粮油作物谁种谁收。安徽省委的做法( )
A . 公开违背了社会主义原则
B . 实际上否定了人民公社体制
C . 完全满足了群众的要求
D . 肯定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不断学习能使人进步,也是一个民族走向富强的必经之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探索.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就救国的方法。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新主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材料一 鸦片战争是封建落后的中国同西方资本主义的第一次较量。一些爱国知识分子受到清朝战败求和的刺激,开始睁眼看世界,寻求革新就救国的方法。魏源是其中的杰出代表。他系统的介绍了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提出了新主张。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二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虽然成立,但民主共和制度并没有真正实行。北洋军阀首领袁世凯依靠武力和政治欺骗,窃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后来还一度恢复帝制。国内军阀的割据和混战愈演愈烈,思想界掀起一股尊孔复古的逆流。面对越来越乱的国家形势,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
——北师大版《历史》八年级下册
材料三 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学习人家的先进科学技术。
——邓小平
(1)魏源介绍世界各国地理、历史和科技发展状况的著作是什么?在著作中提出了什么新主张?后来的哪一运动利用了这一主张?
(2)材料中“一批先进的知识分子开始寻求救国的新出路”指的什么运动?该运动的矛头指向什么?这场运动提出什么口号?
(3)在材料三思想的指导下我国对外采取了什么政策?在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我国政府是怎么做的?
2、胡锦涛于2006年2月14日在《扎扎实实规划和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讲话中指出,重视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我们党的一贯战略思想。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
首先,请您作为参赛选手回答问题:
(1)建国初,中国封建土地制度被废除与哪一重大历史事件有关?
(2)三大改造时期,对农业改造采取的形式是引导农民参加什么组织?
(3)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出现的失误是什么?
(4)改革开放后在农村实行包产到户,具体的政策指什么?实行这种政策有什么好处?
(5)为解决农民问题,党和政府不断调整政策,对此你有什么样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