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八年级下学期历史期中模拟试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期中考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5小题)
1、1951年5月,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在北京中南海签订了《关于和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这一协议的签订和执行意味着( )
A . 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
B . 实现了中国大陆基本解放
C . 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
D . 结束了西藏农奴制
2、关于土地改革的完成,农民有深切体会,其中符合当时情景的是( )
A . 农民甲说:“我们总算翻了身,成为土地的主人”
B . 农民乙说:“今年多收三五斗,还要向地主交租!”
C . 农民丙说:“加入农业合作社就是好,集体力量办大事。”
D . 农民丁说:“实行土地承包,收成比往年高很多!”
3、解放初期土地改革与抗美援朝的共同作用( )
A . 消灭了地主阶级
B . 巩固了新生人民政权
C . 人民政府掌握了国家经济命脉
D . 改变了中国人民的命运
4、胡绳说:“作为伟大的民族英雄,毛泽东是一心想中国富强的。问题是他过分相信了革命可以解决一切,不断革命,继续革命。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这条路走到了尽头。如果没有‘文革’中国的改革不可能来的这么快。”作者对“文革”的认识不包括( )
A . “文革”是错误的革命
B . “文革”结束为改革开放提供了新契机
C . “文革”应该被否定
D . “文革”也取得成果应该肯定
5、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如图是1949-1996年我国粮食产量示意图,其中1952年和1956年粮食产量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是( )
A . 土地改革运动和农业合作化运动
B . 土地改革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农业合作化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D . 土地改革运动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6、新中国和平解放西藏最主要的原因( )
A . 武力解决有一定的难度
B . 担心外国势力干涉
C . 避免进一步伤害民族感情,实现民族团结
D . 西藏上层愿意服从中央政府领导
7、建国初期,捍卫了亚洲与世界和平,保卫了国家独立,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的事件是( )
A . 《共同纲领》的颁布
B . 抗美援朝
C . 西藏和平解放
D . 土地改革
8、1985年,我国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这场改革的重点是( )
A . 国有企业改革
B . 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
C . 扩大企业自主权
D . 实行对外开放
9、开着一辆解放牌汽车,奔驰在青藏公路上。这种情景最早会出现在( )
A . 抗美援朝时
B . 文化大革命时
C . “一五”计划完成后
D . “大跃进”时
10、20世纪50年代,中国农村流传着一首歌谣:天上多少星,小孩数不清;全民盖土炉,神仙数不清。材料所述现象产生的影响是( )
A . 加快了工业化步伐
B . 提高了生产效率
C . 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
D . 破坏了国民经济
11、下图(图四)是1978年5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文章。这一文章的发表深刻地影响了现代中国历史的进程,因为该文章的发表( )
A . 深刻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B . 开创了经济建设的新局面
C . 结束了文化大革命的动乱
D . 纠正了“左”倾错误路线
12、新中国实行土地改革的根本原因是( )
A . 封建土地制度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B . 广大农民缺乏生产工具、资金
C . 引导农民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道路
D . 结束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3、20世纪七八十年代,中国农村改革中农民的两个伟大创造是( )
A . 联产承包责任制、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B . 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大跃进”
C . 设立经济特区、“打破大锅饭”
D . “一国两制”、“求同存异”
14、1956年,中国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期间,某资本家担任某厂的副厂长,一时间,工人议论纷纷,以下四种意见,唯一正确的是( )
A . 他是资本家,不能担任我们的厂长
B . 资本家是要剥削的,我们把他拉下马
C . 工人阶级当家作主,他的话我们不能听
D . 他懂业务,我们还是要听的
15、1949年10月1日的开国大典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这个“新”主要是指 ( )
A . 国家的名称变了
B . 国家独立富强了
C . 中国的社会性质变了
D . 人民的生活改善了
16、与其他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开放区相比,深圳等经济特区发挥了独特的作用。其“独特”之处在于( )
A . 推进了对外开放的进程
B . 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示范和引领作用
C . 促进了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D . 推动了沿海地区经济的发展
17、下图是1979年美国《时代周刊》的封面,标题写着:邓小平,中国新时代的形象。这里的“中国新时代”是指( )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文化大革命
C . 改革开放
D . 社会主义道路的起步
18、新中国成立以来,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国家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1954年我国在民主政治建设方面的成就是( )
A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开始土地改革
B . 召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人会,颁布第一部社会主义宪法
C . 开始实施“一五”计划,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
D . 完成三大改造,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19、高度评价了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确立了它在全党的指导地位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20、下列名词属于在中共十六大上首次使用的是( )
A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B . 毛泽东思想
C . 邓小平理论
D .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21、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和作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发展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的会议是( )
A . 中共十二大
B . 中共十三大
C . 中共十四大
D . 中共十五大
22、在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毛泽东说:诸位代表先生们,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这就是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我们的工作”包括( )
A . 制定并通过《共同纲领》
B . 颁布《土地改革法》
C .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D . 加入亚太经合组织
23、朱德被任命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司令是在( )
A .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
B . 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上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上
D . 中国共产党第七次会议上
24、历史兴趣小组同学准备举办“ 第一个五年计划成果展示会”。他们找到了以下资料,适合采用的有(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
②第一批国产喷气式飞机
③武汉长江大桥
④大庆油田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5、“春生的奶奶给春生讲过去的事情。奶奶说:‘很久很久以前,那个时候啊,大家都很穷。我们穿的衣服是用洋布做的,我们用的火柴叫洋火,我们点灯用的煤油叫洋油……”你知道我们结束洋油时代是在何时吗( )
A . “一五”计划期间
B . 社会主义建设探索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历史图片是历史场景的形象呈现,是历史过程的真实记录,结合下列图片回答问题。
图1 | 图2 | 图3 |
(1)图片、实物与文字一样也承载着历史,图1反映了哪一历史事件?该事件有何影响?
(2)图2是西藏和平解放协议签字仪式图,请依据所学简述西藏和平解放的历史意义。
(3)20世纪50年代的人们用“最可爱的人”称赞图3中的人民志愿军,他们身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的优秀品质?你知道他们为什么要支援朝鲜吗?这场战争有何影响?
2、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过程中,实施了一系列经济政策,这些政策给中国社会的发展带来了重要影响。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1953—1957年,我国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
变化 行业 | 1953年农轻重比例(%) | 1957年农轻重比例(%) | 1953-1957年平均增长速度(%) |
农业 | 52.8 | 43.5 | 4.5 |
轻工业 | 29.6 | 29.2 | 12.8 |
重工业 | 17.6 | 27.3 | 25.4 |
材料三:1952~1956年国民收入结构表(单位%)
年份 | 国营经济 | 合作社经济 | 公私合营经济 | 个体经济 | 资本主义经济 |
1952年 | 19.1 | 1.5 | 0.7 | 71.8 | 6.9 |
1956年 | 32.2 | 53.4 | 7.3 | 7.1 | 趋于零 |
——胡绳《中国共产党的七十年》
材料四:
(1)图中所宣传的法律性文件颁布实施后,对中国社会所产生了哪些巨大的影响?
(2)从材料二图表中,我们可以看出哪一行业发展最快?这种现象的出现是由于党和政府实施了哪一发展规划?
(3)材料三表格中数据的变化与哪一事件有关?该事件有何历史意义?
(4)材料四中图片A,B分别反映了我国在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过程中的什么严重失误?
(5)综合上述探究,你认为国家在制定经济政策时应遵循哪些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