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单元第4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互联网发展是是无国界、无边界的,利用好、发展好、治理好互联网必须深化网络空间国际合作,携手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而国际互联网是全世界由(  )

A . 手机和计算机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B . 电视和计算机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C . 计算机和航天技术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D . 计算机和计算机网络互相连接成的信息传送网络
2、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

①温室效应   ②淡水资源短缺   ③热带雨林大片消失   ④人口增长过快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3、下列事例中,能通过食物链引起生态危机的是(  )
A . 酸雨 B . 汞、镉等有毒物质的积累 C . 温室效应 D . 臭氧减少,臭氧层出现空洞
4、计算机网络技术是第三次科技革命中最为突出的核心技术。最早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并发挥主导作用的国家是(  )
A . 美国 B . 苏联 C . 英国 D . 日本
5、全球范围内工业化的推进,带来了哪些环境问题(  )

①温室效应   ②淡水资源短缺   ③热带雨林大片消失   ④人口增长过快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6、(二维码)扫一扫、(朋友)摇一摇、(红包)抢一抢……微信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如此便捷的交流方式主要得益于(    )
A . 网络技术的发展 B . 生物技术的突破 C . 新材料技术的应用 D . 航天技术的提高
7、第三次科技革命把人类带入了(    )
A . 电气时代 B . 信息时代 C . 工业化时代 D . 自动化时代
8、第三次科技革命使人类进入信息社会,形成地球村。对此起关键作用的技术是(    )
A . 原子能技术 B . 计算机网络技术 C . 航天技术 D . 生物工程技术
9、20世纪90年代末,在电脑的关键部件和软件方面,美国在世界上占绝对优势。到1999年底,网络经济产值达5239亿美元,成为这一时期美国经济发展的最重要的因素。材料表明,这一时期美国经济的突出特点是(    )
A . 多极化 B . 信息化 C . 工业化 D . 单极化
10、下图是20世纪60,70,80年代电子计算机用途发展趋势示意图,此图反映了(    )

电子计算机的用途(种类)

A . 美国“新经济”的出现 B . 日本成为第二经济大国 C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D . 阿拉伯数字的传播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果全球化把欧洲人迈入大洋当作开始的话,那么走在前列的首先是伊比利亚半岛国家。他们以高效的行政机器组织远航,怀揣着传播上帝福音和寻找黄金的期盼揭开了不同种族、不同文明的大碰撞,充满“内在动力”的帆船运载着奴隶、黄金、香料,也洒播着诸如“地球是圆的”等进步光芒。

──巴勒克拉夫《处于变动世界中的历史》

材料二:随着重建欧洲和日本的马歇尔计划和道奇计划的实行,以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银行和世贸组织的建立,由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开始了。这一次全球化并没有建立帝国,而是通过创办视世界为其市场的多国公司和全球公司。在技术缩短了时间和距离的情况下,可口可乐、麦当劳和索尼等产品成为世界名牌。在将近50年的时间里,国家贸易的升幅超过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率,成为推动全球增长的主要动力。

──(美)克莱德•帕雷斯托维姿的署名文章(2005年)

材料三:美国《世界日报》2000年4月23日发表的一篇题为《防止经济一体化成为新的经济奴役》的文章说:“抗议人群呼吁的是,世界经济强权正和一小部分跨国公司联手,打着帮助贫穷国家建设的招牌,利用贷款和巨额债务进行不合理的国际分工,使落后国家接受改头换面的金融殖民、技术殖民,并把环境危机等转嫁出去。”

(1)写出材料一中“伊比利亚半岛国家”名字?依据材料一,说说“内在动力”是什么?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主导的第二次全球化”的根本推动力是什么?依据材料二,说说“第二次全球化”直接推动力是什么?
(3)据材料三概括当代全球化下,面临怎样的全球性问题?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我国应该如何应对全球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3年4月20日08时,四川省雅安市芦山县发生了7.0级地震,此后不到半小时,消息即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当天下午,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乘飞机赶赴地震震中灾区,现场指导救灾工作。

材料二: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的周期表

时期

科学发明到工业上应用

从应用到产品投放市场

总计

1885-1919年

30

7

37

1920-1944年

16

8

24

19451964年

9

5

14

材料三:1945年8月6日,三架美军B-29轰炸机飞临日本广岛,从1万米的高空用降落伞把“小男孩”投了下去。短短50秒后,原子弹在离地面666米的空中发生爆炸,随即发出令人目眩的强烈闪光和震耳欲聋的巨响。当日死亡7万人,5万多人失踪和受伤;市区76000幢建筑被毁┄┄

(1)材料一中提及的“消息即通过互联网传遍全球”体现了第几次科技革命的成果?请写出这次革命中的两个标志性领域。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这次科技革命的特点。
(3)试举一例说明这次科技革命对我们的生活所带来的巨大影响。
(4)结合以上几则材料,谈谈你是怎样理解科技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的作用的?
3、观察图片,回答问题:

请回答:

(1)以上图片所显示的科技成果反映了世界科技史上哪一次科技革命?
(2)这次科技革命的核心是什么?它把人类带入什么时代?
(3)科学技术的进步给人类生产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由此你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
(4)面对日益激烈的科技竞争,作为中学生应该怎么做?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十二单元第42课《不断发展的现代社会》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