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惠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0小题)

1、唐太宗曾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使他得以实现这一愿望的主要工具是(  )

A . 举荐制 B . 九品中正制 C . 科举制 D . 分封赏赐有功之人
2、民生问题一般指百姓的生存、生计问题。中国古代史上也曾出现一些重视民生问题的贤明君主,下列人物属于这一类的是(     )

A . 商纣王 B . 秦始皇 C . 隋炀帝 D . 唐太宗
3、隋朝与秦朝的相似之处有( )

①结束长期分裂割据,实现全国统一 ②创了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的政治制度 ③修建过大规模工程 ④短暂统一,二世而亡

A . ①②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一位唐朝官员说:“国家取士,远法前代,进士之科,得人为盛。”材料反映的选官制度正式创立于(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唐玄宗
5、

对比下图中的两枚古钱币,得出的结论中不应有( )

A . 二者都是圆形方孔钱        B . 钱币上都有汉字       C . 唐文化对日本影响巨大    D . 日本曾经隶属于唐朝
6、下列关于陈胜吴广起义的说法正确的有(    )

①起义的根本原因是秦的暴政       ②起义军一直达到咸阳附近

③陈胜率起义军推翻了秦朝         ④具有革命首创精神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7、

借助年代尺我们可以清晰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认识某一历史时期的时代特征。仔细阅读年代尺,下列对①②③④时代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

①经济重心南移与民族关系发展       ②政权分立与民族融合

③繁荣、开放与革新                 ④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危机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8、假如我们生活盛唐时期,为了推广一篇好文章,你会采取哪种省力省时并准确传播的方式(   )

A . 认真抄写 B . 电脑打印 C . 雕版印刷 D . 快速背诵
9、今天西安的大雁塔(下图)就是当年玄奘大师保存佛经的地方,这些佛经是从哪国取回的(    )

A . 新罗 B . 日本 C . 大食 D . 天竺
10、文成公主长期以来受到汉藏人民的喜爱。这主要是因为(    )

A . 促进了汉藏经济文化交流 B . 嫁给了松赞干布 C . 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 D . 促进了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
11、唐朝负责审核的部门是(    )

A . 丞相 B . 中书省 C . 尚书省 D . 门下省
12、我国首创殿试和武举的是(    )

A . 隋文帝 B . 隋炀帝 C . 唐太宗 D . 武则天
13、在《鉴宝》栏目,有位收藏家出示了一座彩陶马,上面有黄、绿、青等多种颜色,经专家鉴定是真品。这件藏品制作的年代最有可能是(    )

A . 秦朝 B . 汉朝 C . 隋朝 D . 唐朝
14、杜甫“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一诗,描述的盛世景象出现在(    )

A . 汉武帝时期 B . 唐太宗时期 C . 唐玄宗时期 D . 光武帝时期
15、“成由俭,败由奢”,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莫不如此。大力提倡节俭,成就“贞观之治”盛世局面的皇帝是(  )

A . 隋文帝 B . 唐太宗 C . 武则天 D . 唐玄宗
16、2016年5月27日,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隆重的欢迎仪式欢迎印度总统慕克吉访华,慕克吉的访华促进了中印经济、文化交流。早在唐朝,我国就有一位为中印文化交流做出杰出贡献的使者,他就是(  )
A . 班超 B . 玄奘 C . 鉴真 D . 郑和
17、诗歌是生动鲜活的历史,它向人们描绘了历史的变迁和社会的沧桑。下列诗句所反映的历史现象按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②“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

A . ①②③④ B . ③②①④ C . ②①③④ D . ④①②③
18、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意义重大。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 . 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 B . 和亲 C . 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 . 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19、某导演拍摄电视剧《隋文帝》时,布置了四个场景,其中错误的是(    )
A . 从北周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权,建立隋朝 B . 征发大量人民开凿大运河 C . 出兵灭陈,完成国家的统一 D . 发展经济,使隋朝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景象
20、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惟一的女皇帝,她与唐太宗、唐玄宗共同注意的问题是(    )
A . 重用人才,重视农业 B . 善于纳谏,重用人才 C . 提倡节俭,力戒浪费 D . 减轻刑罚,严惩酷吏

二、非选择题(共3小题)

1、

江南经济的发展是古代中国的一抹亮丽.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自东吴以来至南朝刘宋时期二百余年南北人民的共同开发,三吴地区的生产发展已经赶上并局部地超过了北方,并在实际上形成了我国的一个新的经济中心──江南经济区.

材料二:两幅历史图片(图一,图二)

材料三:南宋时期民间流传着这样的谚语:苏湖熟,天下足.《宋史》记载:国家根本,仰给东南.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江南经济区”形成的原因有哪些?

(2)材料二图一中,大运河从江都至余杭之间河段的名称是什么?大运河的开通对我国古代经济发展有何影响?

(3)材料二中图二所示的农业生产工具是古代江南农民创造的.它最先出现于哪一朝代?

(4)从材料一到材料三,可以看出我国古代经济格局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1)以上二则材料与唐朝历史上哪位著名皇帝有关?他被北方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

(2)材料一体现了唐朝实行怎样的民族政策?

(3)试举一例说明“朕”对“夷狄”是怎样爱之如一的?

3、“繁盛一时的隋朝”高度概括了隋朝历史的特点是短暂而繁荣。隋朝开凿的大运河成为古代世界最雄伟的工程之一。请结合所学的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有哪些?为何又成为一个短命王朝?
(2)在如图中填出隋朝大运河的“三点四段”名称。
(3)皮日休《汴河怀古》:“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教多。”皮日休是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你对他的评价有何看法。
(4)大运河的开通有何历史意义?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山东省惠民县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