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东台市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1、有关土地改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建国后初期的土地改革,是在老解放区进行的 B . 当全国大陆的土地改革基本完成时,西藏等部分少数民族地区的土改也完成了 C . 新中国成立后,农民就已获得了真正的解放 D . 土改的完成,彻底摧毁了我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2、

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
   
                    宣传土地政策                                    农民分得土地                                  土地房产所有证

A . 土地改革 B . 农业合作化 C . 人民公社化 D . “大跃进”运动
3、下列经济建设成就不是在“文革”期间取得的是(    )
A . 成昆铁路建成 B . 南京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C . 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D . 红旗渠建成
4、口号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下列口号按其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发展才是硬道理”    ②“打倒孔家店”

③“自强”“求富”      ④“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③①②④ D . ③②④①
5、历史上的一些做法往往打上时代的烙印。“大串联”、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学生“停课闹革命”这些做法应当发生在(   )

A . “文化大革命 ”时期 B . “大跃进”时期 C . 人民公社化时期 D . 整风运动时期
6、近年来,小汽车已进入中国的许多普通家庭,大大便利了人们的出行。新中国汽车制造业兴起于(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 B . 大跃进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期间 D . 改革开放时期
7、我国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涌现出大批先进人物,他们是( )

 ① 雷锋   ② 邱少云   ③ 王进喜   ④邓稼先   ⑤ 焦裕禄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③④⑤ D . ①③④⑤
8、下列有关“文化大革命”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开始的标志是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 B . 结束的标志是毛泽东的逝世 C . 我们必须根本否定“文化大革命” D . 它是在文化领域里的一场革命
9、1966年8月,毛泽东发表《炮打司令部──我的一张大字报》,矛头实际指向(  )

A . 邓小平 B . 刘少奇 C . 彭德怀 D . 吴晗
10、1950年,美国侵略中国的史实有(  )

①派军舰在青岛登陆

②轰炸中国东北边境城市

③控制了东北南满电站

④派第七舰队入侵台湾海峡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④ D . ①③
11、

如图是新中国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农业发展趋势示意图。其中,导致乙到丙段发展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 . 开展土地改革 B . 开展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C . “文革”开始 D .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12、祖国大陆获得统一的标志是(  )

A . 开国大典举行 B . 西藏和平解放 C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 D . 渡江战役胜利
13、1950年,中央人民政府开始进行土地改革的标志是(    )

A . 颁布《中国土地法》 B . 颁布《中国土地法大纲》 C . 颁布《中国土地改革法》 D . 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14、下表为安徽省绩溪县某镇三个村阶级结构变动情况表(单位:户)。表中阶级结构变动的直接原因是(    )

年份

雇农

贫农

中农

富农

新富农

地主

其他

1948年

83

197

116

18

0

27

2

1953年

3

74

355

0

4

0

7

A . 新中国的成立 B . 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 D . 社会主义改造的顺利完成
15、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中国现代史上的伟大事件,也是20世纪世界的伟大事件之一。其国际意义不包括(    )
A . 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 B . 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 C . 壮大了社会主义力量 D . 鼓舞了殖民地、半殖民地人民争取解放的斗争
16、美国学者约翰·奈斯比特在他的著作《中国大趋势》一书中反复强调,民主的含义就是“人民说了算”、“人民是统治者”、“民主意味着人民统治国家”。下列选项中最能反映这一观点的是(    )
A . 依法治国的方略 B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C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D . 政治协商制度
17、下图是我国在某个时期各部门的投资比例与轻重工业之间比例的示意图,“某个时期”应该是(    )

A . 一五计划 B . 三大改造 C . 文革时期 D . 十一届三中全会
18、不同时期流行着不同的话语。下列政治词汇反映的历史事件按照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多快好省”    ②“改革开放”    ③“打倒一切”    ④“两个凡是”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①④ C . ④③②① D . ①③④②
19、关于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于1954年9月制定,平常又称“五四宪法”

②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

③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

④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⑤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③⑤ C . ①③④⑤ D . ②③④⑤
20、“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材料出自(    )
A . 《共同纲领》 B .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C .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21、三大改造的完成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基本建立的标志,主要原因(    )
A . 消灭剥削阶级 B . 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C . 生产资料公有制的基本确立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22、下图是2018年3月29日第19届深圳国际制造工业展览会(SIMM)部分参展企业的标识,这些企业中与“一五计划”无关的是(    )
A . B . C . D .
23、下事件发生在1950年的有(  )

①开国大典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抗美援朝战争爆发 ④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始

A . ①② B . ②③④ C . ②④ D . ③④
24、1957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达到1 241亿元,比1952年增长67. 8%;1957年的国民收入比1952年增长53%;1957年工业总产值超过原计划21%,比1952年增长128.5%。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得益于(  )
A . 农业合作化运动的开展 B . 人民公社化运动的推动 C . “大跃进”运动的推行 D . “一五”计划的实施
25、1957年,一位诗人写道“请看,中国张开了翅膀…一桥飞架,天堑变通途!车轮追风,‘屋脊’建新路!……”该诗句表达了(    )
A . 抗美援朝战争胜利后的喜悦 B . 三大改造胜利完成后的欢乐 C . 一五“计划超额完成后的欣喜 D . “大跃进”运动全面展开后的热情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当代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起步并首先取得突破的。在邓小平的支持下,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逐渐推广开来。对外开放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重大决策。经过十多年的实践,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形成了“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发区﹣沿江和内陆开放城市﹣沿边开放城市”的全方位多层次、扇面形辐射的对外开放大格局。

──摘编自张岂之《中国历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卷》

材料二:  改革在前,开放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呈现出改革与开放交互进行的新局面。改革越是深入,越需要借助开放的动力;开放越是扩大,越需要改革的支撑。改革开放相互联运相互促进,形成推动社会主义生产力发展的合力。

──摘编自葛努力《善于改革与开放关系的深层探析》

材料三:  改革与开放,无论从哪个维度比较,2013年都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2013年,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开启了全面深化改革的新征程;1979年,我国决定成立深圳特区,中国经济开始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2013年,中国(上海)自贸区挂牌启动,被赋予深圳特区同等的历史地位。

──张小平《开放与改革再出发》(2013年12月26日《中国经济导报》)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率先进行“包干到户”、成为我国农村改革典型的地方是哪里?根据材料一,指出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特点。

(2)材料二认为,我国改革与开放的相互经历了怎样的发展历程?

(3)根据材料三回答,2013年“与30多年前惊人地相似”的含义是什么?

(4)综上,谈谈你的认识。

2、2006年,全国各级学校掀起了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学习热潮,某校八年级1班李明同学为此收集了一些相关历史素材,请你帮助他做好以下整理工作:

(1)请将下列图片的人物名称填写在相应的横线上

“最可爱的人”──      ;     “铁人”──      

“两弹元勋”──      ;    “党的好干部”──      

(2)在学习时,要学会掌握关键词句。下面是中共历史上的一些会议,请将下列有关内容联系起来

开天辟地                     遵义会议

生死攸关                      十一届三中全会

改革开放                      中共十三大

基本路线                       中共一大

3、2014年中国改革开放36周年。某中学历史兴趣小组准备举办一次关于“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果展览。请你协助完成以下有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

展览一:追根溯源

展览二:领导风采

展览三:农村巨变

    1958年几千万人开始大炼钢铁,不仅钢铁厂开足马力,土高炉也遍地开花,到了10月底就达到了几百万座。……1958年夏秋之际,各地纷纷成立人民公社。公社的一切财产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公社还大办公共食堂,实行吃饭不要钱,“鼓足干劲生产,放开肚皮吃饭”是当时流行的口号。

展览四:开放窗口

    “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

展览结语:展望未来

(1)改革开发这一重大战略决策是在中国共产党的哪一次会议上提出的?
(2)看展览二,要展示“党中央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的光辉形象,应选择以上哪幅图片?
(3)上述展览三材料中反映出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哪次严重失误?
(4)根据展览四中1980年,我国决定设置经济特区,请写出最早设立的4个经济特区。
(5)今天,中国的发展已经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你认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将如何继续?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东台市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