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靖江市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选择题(共30小题)

1、新中国成立后,为巩固人民政权进行的斗争有 (     )
①抗美援朝 ②开国大典 ③土地改革 ④三大改造 ⑤镇反运动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2、某学校历史兴趣收集到“一颗白菜重250斤,一个萝卜千斤重”等奇迹,这种现象的出现是因为(    )

A . 遵循了客观规律 B . 解放了思想 C . 违背了客观规律 D . 实现了农业合作化
3、1950年,周恩来指出:“中国人民……决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这里的“邻人”是指(    )
A . 日本 B . 越南 C . 韩国 D . 朝鲜
4、

某同学利用下面的三幅历史图片开展研究性学习,研究内容应围绕 (  )

A . 农业合作化 B . 人民公社化 C . “大跃进”运动 D . 土地改革
5、1956年1月,上海市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了!这一伟大的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 )

A .   工商业改造 B . 人民公社化 C . “一五”计划 D . 土地改革
6、有一首非常动听的歌曲《天路》,唱出了青藏铁路通车后藏族人民的心声,而建成通车的青藏公路已经为西藏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青藏公路建成于(    )

A . 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 B . 社会主义探索时期 C . 文化大革命时期 D . 改革开放时期
7、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其中包括:(   )

 ①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  ②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③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  ④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8、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历史事件,正确的是(   )

   ①土地改革开始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④抗美援朝胜利   ⑤土地改革基本完成

A . ②①④③⑤ B . ③①②④⑤ C . ①②④⑤③ D . ③①②⑤④
9、不同时代的口号可以解读历史。下图中口号出现的背景是(    )

A . 建国初期,经济发展 B . 土地改革,国家稳定 C . 飞速跃进,信心膨胀 D . 改革开放,国人自信
10、发生在“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时期的历史现象是(    )

A . 绝大多数农户参加土地改革 B . 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制 C . 掀起了大炼钢铁的群众运动 D . 全国出现了大动乱的局面
11、

重大历史事件的周年祭,是我们中考的重点。小明同学的历史课堂笔记,记录的不是太全面,下面哪位同学给他补充的是正确的(    )

A . 小花:①是十月革命②是为北伐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③是局部抗战的开始④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B . 小红:①是十月革命②是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翻动统治的第一枪。③是标志着全国性抗日战争的爆发,全民族抗战的开始:④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C . 小梁:①是苏联新宪法②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③是全面抗战的开始④刘邓大军挺近大别山。 D . 小陈:①是十月革命②是生死攸关的转折点③是局部抗战的开始④淮海战役。
12、当今我国汽车产销量和拥有量位居世界前列。我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长春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在(    )

A . 1953~1957年 B . 1958~1965年 C . 1966~1976年 D . 1977~1978年
13、

以下两幅宣传图片共同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时代主题是(    )

A . 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 B . 实行三大改造 C . 反抗美帝国主义侵略 D . 发展农业生产
14、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在政治上当家做主,在经济上翻身成为土地的主人的标志性事件分别是(    )

A . 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中国的成立 B . 新中国的成立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C . 抗美援朝的胜利和土地改革的完成 D .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和改革开放
15、学习历史要分清什么是史实,什么是观点,下列内容不属于史实的是(    )

A . 1949年10月,新中国成立 B . 1958年,人民公社化运动达到高潮 C .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D . 1964年,我国第一颗原子弹试爆成功
16、1956年,我们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完成,这标志着(    )

A . 社会主义工业化的起步 B . 社会主义制度建立起来 C . 一五计划的完成 D . “文革”结束
17、下面是1950年~1954年中国农村不同阶层人口占有土地比重对比表。发生表中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阶层

1950年(%)

1954年(%)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人口比重

土地占有比重

贫农、中农

85.5

45.2

92.1

91.4

富农、地主

14.5

54.8

7.9

8.6

A . 土地改革的完成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实行 C . 三大改造的完成 D . “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18、对于1954年我国第一部《宪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制定了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      ②是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

③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④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建立的宪法

A . ②③ B . ②④ C . ①③ D . ①②
19、“我们唱着东方红,当家作主站起来,我们唱着春天的故事,改革开放富起来”这段歌词中赞扬的分别是(    )
A . 毛泽东周恩来 B . 毛泽东邓小平 C . 邓小平江泽民 D . 毛泽东胡锦涛
20、下列哪些事件巩固了新中国的政权(    )

①抗美援朝      ②西藏和平解放     ③一五计划     ④土地改革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1、新中国成立后,巩固新生政权的措施有(    )

①西藏和平解放     ②抗美援朝      ③土地改革     ④十年文革

A . 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④ D . ①②③
22、誓言“拼上老命大干一场,决心变兰考面貌”,并被誉为“党的好干部”的是(    )
A . 焦裕禄 B . 袁隆平 C . 王进喜 D . 牛玉儒
23、“车轮飞转东西南北追风云,钢水奔腾春夏秋冬入眼来。”这幅春联描述了我国“一五”计划期间的两项建设成就。这两项成就就是(    )

①大庆油田建成

②鞍山钢铁公司大轧钢厂建设投产

③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

④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24、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巩固新生的人民政权,所进行的努力不包括(    )
A . 争取西藏和平解放 B . 进行抗美援朝 C . 进行土地改革 D . 一五计划
25、新中国成立初期,毛泽东感慨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为改变这种局面,我国在第一个五年计划中(    )
A . 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 B . 加速发展现代化农业 C . 大力发展交通运输业 D . 相应地培养建设人才
26、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后在我国确立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
A . 政治协商制度 B .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 基层群众自治制度.
27、周恩来总理说过,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就是从天安门到天安门。其寓意说明在“天安门”先后发生的重大标志性事件有(    )
A . 武昌起义、新文化运动 B . 五四运动、开国大典 C . 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D . 开国大典、新文化运动
28、1949年9月,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上,与会代表认为:我们有一个共同的感觉,我们的工作将写在人类的历史上。这里的“工作”是指(    )
A . 创建新中国 B . 实现祖国统一 C . 进行土地改革 D . 恢复国民经济
29、“多快好省”、“超英赶美”、“以钢为纲”等词语相关联的历史事件是(    )
A . 公私合营 B . 第一个五年计划 C . 大跃进运动 D . 人民公社化运动
30、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夜,人民解放军所到之处,驻扎在那里的外国军队被迫完全撤走,帝国主义在中国的各种特权被一一取消。这直接反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    )
A . 提高了人民地位 B . 完成了国家统一 C . 加速了民族独立 D . 建成了社会主义

二、综合题(共2小题)

1、某校历史探究学习小组以“中国的过去与未来”为主题,决定举办一次中国近现代对外关系演变历程的展示活动。请你参加活动并回答问题

【展示一:近代屈辱外交篇】

材料一:1842年,英国同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条约,规定:割香港岛给英国;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进出口货物缴纳的税款,中国须同英国商定。

【展示二:现代独立自主篇】

材料二:新中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展示三:新时期改革开放篇】

(1)材料一中“条约”的名称是什么?
(2)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在外交领域的突出成就表现为什么?
(3)结合所学知识,列举20世纪70年代中国对外关系取得突破性进展的历史事件。(举出两例)其根本原因是什么?
(4)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国对外开放开始起步。目前,我国已经形成了怎样的对外开放新格局?设立的最大的经济特区分别在哪里?
2、如图,阅读下列图片资料解读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农村经历的三次变革:

(1)图片一内容反映了哪一重大历史事件?到哪一年底,全国大陆基本完成,它的完成摧毁了在我国延续两千多年的什么制度?
(2)图片二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主要形式是什么?
(3)图片三反映20世纪50年代农村又经历了怎样的变革?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江苏省靖江市2018-2019学年度八年级下学期历史第一次月考模拟卷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