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九单元第32课《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不论是从战争史还是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看,它都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它首次宣布正义国家将结成同盟,不仅是为了保护国家免于外来侵略,而且是为了世界一切人的人权免于强权的蹂躪。”该材料反映的文献是(    )
A . 《凡尔赛和约》 B . 《九国公约》 C . 《联合国家宣言》 D . 《共产党宣言》
2、电影《拯救大兵瑞恩》反映了二战时期诺曼底登陆的情景。对诺曼底登陆的表述正确的是(    )
A . 开辟了欧洲第一战场 B . 法西斯德国由战略进攻转为战略防御 C . 开辟了欧洲第二战场 D . 导致了意大利的率先投降
3、二次世界大战的亚洲策源地是(    )
A . 德国 B . 英国 C . 日本 D . 法国
4、1938年张伯伦从慕尼黑回到伦敦时宣称,从德国给唐宁街带来了光荣的和平。我相信,这是为了我们时代的和平“张伯伦推行的是(    )
A . 绥靖政策 B . 三角贸易 C . 门户开放 D . 杜鲁门主义
5、某兴趣小组制作了有关二战的系列知识卡片,其中内容与史实不符的是(    )
A . 二战爆发:1939年 B . 转折性战役:斯大林格勒战役 C . 二战结束:德国投降 D . 雅尔塔会议:决定建立联合国
6、1941年,罗斯福曾说:“你可以把它(战争)比作一场英式足球赛,我们就好像是预备队,闲坐在一旁的长凳上瞧人家的。俄国和中国形成先上场的第一队……在球赛进行到我们的先锋队员快要疲乏的时候,我们就应该参加进去,做最后的一击,以决定全局的胜利。”导致美国“参加进去”的是(    )
A . 卢沟桥事变 B . 日本偷袭珍珠港 C . 德军进攻苏联 D . 《联合国家宣言》签署
7、《二战秘史》的结语中写道:“关于反法西斯战争……着重于强调不同力量的协调与合作,认为邪恶轴心国家的政权被推翻是各方共同努力的结果。”下列战役与此观点相符的是(    )
A . 莫斯科保卫战 B . 偷袭珍珠港 C . 斯大林格勒战役 D . 诺曼底登陆战
8、这个协定签订后,自德国返回伦敦的英国首相张伯伦,在机场上挥舞着协定,得意地宣称:“我带来了整整一代人的和平!”但是,不到两年,英国就遭到了德国飞机的猛烈轰炸。“这个协定”是(    )
A . 《九国公约》 B . 《慕尼黑协定》 C . 《双十协定》 D . 《巴黎协定》
9、下表是某同学对第二次世界大战部分重大事件的整理。其中,关于这些重大事件的影响,不正确的表述是(    )

A . A     B . B     C . C     D . D
10、下表为1948--1952年西欧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统计:这一历史阶段西欧国家经济迅速增长得益于(    )

时间(年)

国民生产总值增长

工业生产上升

农业生产上升

1948—1952

25%

35%

4.8%

A . 杜鲁门主义的推行 B .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 C .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D . 欧共体的成立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几个世纪以来,“欧洲共和国”一直是欧洲人魂牵梦绕的向往。欧洲的分裂所造成的影响是灾难性的。20世纪前半期,欧洲的两次分裂带来了生灵的涂炭、文明的衰退和地位的削弱。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材料三:1991年12月11日,欧共体首脑会议通过了以建立欧洲经济货币联盟和欧洲政治联盟为目标的《欧洲联盟条约》,亦称《马斯特里赫特条约》(简称“马约”).1993年11月1日“马约”正式生效,欧共体更名为欧盟。这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

(1)“欧洲的两次分裂”是指什么?“欧洲两次分裂”主要责任国家是哪个?
(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欧洲走向联合的目的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结合所学知识,简述欧洲联合的过程和欧洲走向联合的特点。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昨天,1941年12月7日,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美利坚合众国遭到了日本帝国海空军突然和蓄谋的进攻……我要求国会宣布:自1941年12月7日星期日,日本进行无缘无故和卑鄙懦弱的进攻时起,合众国和日本国进入战争状态。

──摘自罗斯福《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

材料二:斯大林格勒战役胜利后,二战最艰苦的日子已经过去,大反攻的日子终于来临。“美英盟军抢滩登陆”、苏联军队抢先占领柏林;面对日本法西斯发出“本土决战”的狂吠,苏联对日宣战、美军重拳出击、中国抗日武装展开了全国规模的反攻……

材料三: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情况比较表

项目名称

参战国(个)

卷入人口(亿)

参战人员(亿)

伤亡人员(亿)

直接经济损失(亿美元)

第一次世界大战

30多

15

0.7

0.3

1805

第二次世界大战

60多

20

1.1

1.9

40000

(1)材料一中,为什么罗斯福说“1941年12月7日”是“一个遗臭万年的日子”?二战前夕,面对法西斯的侵略扩张,英法等西方大国采取了什么政策?后来面对法西斯国家的疯狂侵略,1942年1月反法西斯国家有什么重大举措?

(2)材料二中“美英盟军抢滩登陆”的事件是什么?有什么影响?

(3)材料二中“苏联对日宣战”是在哪一国际会议上作出的决定?从材料二中体现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除材料中涉及的问题外,请再举出一例威胁人类安全的重大问题。

(5)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能帮助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从材料二中我们可以获得什么信息?对此你有何感想?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从我担任目前职务以来,我的主要任务就是为欧洲的绥靖……捷克斯洛伐克问题是最后的,说不定还是一个最危险的问题。既然我们已经走过来了,我觉得可以沿着这条通向稳定的道路继续前进了。

——1938年10月3日张伯伦在英国下院的辩论词
材料二:我们的目的是什么?我可以用一个词来回答:胜利----不惜一切代价去争取胜利,无论多么恐怖也要争取胜利:因为没有胜利,就不能生存。      ——1940年5月丘吉尔在英国下院的演讲

(1)材料一所体现的外交政策用一个词来概括应该是什么?
(2)这是一条“通向稳定的道路”吗?为什么?
(3)材料二体现的观点是什么?为争取胜利丘吉尔做了那些努力?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岳麓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九单元第32课《大战的全面爆发和扩大》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