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麓版2018-2019学年九年级下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8课《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斯大林认为,长期执行新经济政策会“扼杀社会主义因素而复活资本主义”。托洛茨基认为:“我们实行新经济政策,目的是在其基础上战胜它。”加米涅夫认为,新经济政策是向小资产阶级的农民的自发势力妥协,小资产阶级是大资产阶级的萌芽。这些观点( )
A . 淡化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
B . 直接推动了斯大林模式的确立
C . 与列宁实行新经济政策的初衷一致
D . 实质是社会主义理论的教条化
2、某政治家在其著作中写道:“生铁、煤炭、钢、石油总是优先于饮食、住房、医院、学校和服务行业。类似‘这是必要的’说教,实际是谎言。工业化加上类似封建的管理所付出的代价是灾难性的。人力物力损失极其惨重,对人的漠不关心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这反映出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主要理念是( )
A . 重工业的高速增长
B . 高度集中的统一管理
C . 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D . 注重思想政治说教
3、苏联“二五”计划规定:“轻工业生产的年增长率将由‘一五’计划期间的13.2%提高到18.5%,重工业则由40.1%降为14.5%。”“二五”计划实施的结果,轻工业年增长率为14.8%,重工业则高达19%。材料说明苏联“二五”计划意在( )
A . 实现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
B . 使苏联从农业国变为工业国
C . 完成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
D . 尝试调整轻重工业发展失衡
4、1933年,苏联开始推行农产品义务交售制,规定集体农庄和个体农户按固定价格给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农产品。赫鲁晓夫上台后取消了义务交售制,代之以国家采购制,即利用商业系统对农户剩余农产品实行统一采购。这一制度的转变( )
A . 为工业化提供更多资金
B . 完全突破斯大林体制
C . 注重调整工农业比例
D . 部分承认市场的作用
5、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下列关于国际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 巴黎公社是建立无产阶级政权的第一次伟大尝试
B . 十月革命是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诞生
C . 苏联的建立,标志着社会主义从一国发展到多国
D . 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只是社会主义一种已经僵化的模式的失败
6、列宁曾说,“我们计划用无产阶级国家直接下命令的方法在一个小农国家里按共产主义原则来调整国家的产品生产和分配,现实生活说明我们错了”,为了纠正错误,列宁( )
A . 发动十月革命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
C . 实行五年计划
D . 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7、1937年,苏联工业总产值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该成就的获得主要得益于( )
A . 农奴制度的废除
B . 两个五年计划的实施
C . 未受到经济危机的冲击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
8、苏联由传统的农业国变成强盛的工业国是在( )
A . 十月革命后
B . 实行新经济政策后
C . 两个五年计划后
D . 三年国内战争后
9、列宁曾用“改良主义的方法”解决苏维埃俄国的经济发展问题。这里的“改良主义的方法”是指( )
A . 工业化政策
B . 农业集体化政策
C . 新经济政策
D .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10、下表是苏联1928年至1937年粮食、肉类产量的统计表。该表的数据变化说明了( )
时间 | 苏联粮食人均产量(公斤) | 苏联肉类人均产量(公斤) |
1928—1929 | 470 | 35 |
1930—1932 | 460 | 20—25 |
1933—1937 | 440—450 | 15—20 |
A . 新经济政策导致粮食产量下降
B . 两个五年计划的建设成效一般
C . 农业为工业化建设作出牺牲
D . 西方经济危机对苏联产生影响
二、材料分析题(共1小题)
1、材料:1921年,苏俄政府开始实行新经济政策。这使得资本主义经济活跃起来。有人认为这是“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
你同意这个观点吗?请结合所学知识阐明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