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唐朝时,人们创造了一种新的灌溉工具,它可随水流自行转动,把水从低处汲到高处,你知道这种灌溉工具是什么吗?(    )
A . 曲辕犁 B . 筒车 C . 翻车 D . 水排
2、唐朝社会风气比较开放,下列能够体现唐朝时期社会风气兼容并包,深受西北少数民族习俗影响的是(    )
A . 妇女读书 B . 丝织技术高超 C . 喜好弈棋 D . 尚武风气盛行
3、如果你穿越到盛唐时期,你会看到哪些景象(    )

①农民在使用筒车灌溉

②唐三彩的制作过程

③外国商人在长安城内经商

④一些妇女在骑马、打球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4、唐朝陶瓷业生产水平很高,被人誉为“类玉”“类冰”的唐朝瓷器是(    )
A . 邢窑的白瓷 B . 越窑的青瓷 C . 唐三彩 D . 铜官窑的釉下彩瓷
5、妥善处理影响民族关系的事件意义重大。唐王朝在妥善处理与少数民族关系的过程中,采取的主要方式不包括(    )
A . 设置地方机构有效管辖 B . 和亲 C . 任命或是册封少数民族首领 D . 在中央设立专门机构掌管少数民族事务
6、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指生活在中原的汉族),贱夷狄(指少数民族),朕独爱之如一。”这句话反映了唐太宗在哪方面的思想(    )
A . 重视教育,大力培养人才 B . 选用良吏,提高行政效能 C . 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改善民族关系 D . 轻徭薄赋,减轻农民负担
7、文物具有多元的证史价值。下列图片既能证明唐朝陶瓷工艺水平,又能反映当时社会风气的是(    )
A . B . C . D .
8、唐太宗曾说“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由于他在位期间大力推行开明的民族政策,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得到了进一步开发,北方各族因此尊称他为(    )
A . 大汗 B . 成吉思汗 C . 天可汗 D . 天子
9、藏族是我国的一个古老民族,他们主要聚居于青藏高原一带。唐朝时藏族与汉族之间往来频繁,双方建立了非常友好的关系,能为此提供见证的是(    )
A . 7世纪前期吐蕃建都拉萨 B . 唐蕃会盟碑屹立于拉萨大昭寺门前 C . 澶渊之盟的签订 D . 吐蕃称唐朝皇帝为“天可汗”
10、历史课堂导入教学时,老师展现了如下材料。材料反映的社会情况是(    )

A . 经济繁荣 B . 开放的社会风气 C . 民族交往与交融 D . 多彩的文学艺术
11、唐代是中外文化交流频繁的时代,社会风气呈现出明显的自由开放,有如海纳百川,兼收并蓄。下列史实能体现唐朝较为开放的社会风气的是(    )

①唐朝一些妇女受过诗书、音乐等方面的教育

②武则天登基成为皇帝

③妇女喜好骑马、打球、拔河、射箭、弈棋等活动

④允许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人参加科举考试和做官

A . ①②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12、隋唐时,我国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得到空前的发展。下列不属于反映唐朝民族关系融治的诗句是(    )
A . “回鹘衣装回鹘马” B . “车书本一家” C . “和同为一家” D . “唐风洋溢奈良城”
13、下列新式农具的发明,出现在唐朝的是(    )

①曲辕犁      ②翻车      ③筒车      ④水排      ⑤耧车

A . ①③ B . ②④ C . ③⑤ D . ①③④
14、某同学举办主题为“中国古代农业发展”的图片展览。下列图片应该入选“盛唐篇’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②③
15、2018年《中国诗词大会》第三季总决赛冠军是邵阳洞口县的80后“外卖小哥”雷海为。他曾对记者说:“我最喜欢的诗人是李白,他的许多名篇我都能背诵。”下列作品属于李白的是(    )
A . 《蜀道难》 B . 《念奴娇·赤壁怀古》 C . 《窦娥冤》 D . 《西游记》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自古皆贵中华,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材料二:汉武雄图载史篇,长城万里遍烽烟。何如一曲琵琶好,鸣镝无声五十年。

材料三:贞观十五年,令礼部尚书,江夏王道宗主婚,持节送公主于吐蕃。

(1)材料一中的“朕”是谁?反映出他的什么民族政策?
(2)材料二、三分别反映了什么历史事件?
(3)材料二、三反映的两大事件所起的共同作用是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太宗皇帝尊重各民族的生活习惯,信任他们,帮助他们,在他的朝堂上做官的少数民族就达500多人,五品以上的“高级干部”达百余人,左骁卫大将军阿史那杜尔、右卫大将军阿史那思摩、右骁卫大将军契必何力等都为大唐帝国的强盛做出了杰出贡献,深得太宗皇帝得信任。太宗皇帝病逝后,契必何力、阿史那杜尔竟情愿自杀殉葬。

材料二:盛唐气象在宋元明清时代是一个文学批评的专门术语,最早指盛唐时期诗歌的总体风貌特征。宋代严羽的《沧浪诗话》等著作最推崇盛唐诗,指出盛唐诗特征是“既笔力雄壮,又气象浑厚”,并对此在其诗话中多有阐述。以后明清诗论家承严羽之说,常把“雄壮、浑厚”作为盛唐诗歌的风貌特征,并称之为盛唐气象。今天我们也把整个大唐王朝的兴盛景象称为盛唐气象。

材料三:改革与创新,是生产力不断发展的动力。下图是唐朝时期改进和创制的两种工具。

(1)材料一中的“太宗皇帝”被这些少数民族尊称为什么?材料一体现了“太宗皇帝”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中的“盛唐气象”最早指什么?此时期诗歌呈现出什么风貌特征?李白和杜甫分别有何“美誉”?
(3)请你分别写出这两种工具的名称。
3、材料:唐太宗:“自古皆贵(认为……尊贵)中华,贱(轻视)夷狄,朕独爱之如一。”

——《资治通鉴》

材料二:如图是某老师所绘的《唐蕃关系示意图》。

材料三:外甥是先皇帝舅宿亲,又蒙降金城公主,遂和同(为)一家。天下百姓,普皆安乐。

——《旧唐书·吐蕃传》

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中华”“夷狄”分别指的是什么?它表明了唐太宗实行的是怎样的民族政策?
(2)材料二表明,唐朝和吐蕃之间友好交往的主要形式有哪些?
(3)材料三中,唐与吐蕃“和同(为)一家”有何重要意义?由此对于那些蓄意破坏民族团结的“藏独”分子你最想说的是什么?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部编版2018-2019学年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单元第3课《盛唐气象》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