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清末有一位状元,面对民族危机,毅然弃官怀乡,走“实业救国”的道路。毛泽东在谈到中国民族工业时曾赞扬说:轻工业不能忘记他。他就是(  )
A . 陈独秀 B . 李鸿章 C . 张謇 D . 张之洞
2、《申报》报道民国时期一场婚礼:  “梳一东洋头,披件西式衣……宣读婚约、互换戒指,才一鞠躬,即携手而归,无傧相催请跪拜起立之烦。”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是(  )  
A . 大众传媒的普及 B . 西方思想的影响 C . 封建思想的根除 D . 男女实现了平等
3、“他是我国化学工业先驱,生产出我国的第一批精盐,打破了英国和日本商人对中国精盐市场的垄断;创办了亚洲第一座纯碱工厂,打破了外国公司的垄断;创办了我国第一座生产合成氨的联合企业……”材料中的“他”是(  )
A . 张謇 B . 荣宗敬 C . 范旭东 D . 侯德榜
4、“新礼服兴,翎顶补服灭;剪发兴,辫子灭;爱国帽兴,瓜皮帽灭;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引起这些习俗变化的最重要的事件是(  )
A . 戊戌变法 B . 辛亥革命 C . 新文化运动 D . 五四运动
5、某校高二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时,搜集到以下三位江苏近代历史人物的有关资料。这三位历史人物的共同之处是(    )

①他们积极创办近代民族企业                ②他们的企业以重工业为主

③他们创办的企业在一战期间得到迅速发展    ④他们推动了近代江苏经济的发展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③④
6、“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张謇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仅大生纱厂一,二厂,到1921年就获利白银一千六百多万两,其中三分之二是在大战期间获得的”“大生纱厂等企业发展很快”的主要原因是(    )
A . 工业结构合理调整 B . 管理水平显著提高 C . 资本投入迅猛增加 D . 列强暂时放松侵华
7、假如你是一位中国近代民族实业家,在下列哪一年你所经营的民族企业会有一个相对更好的发展空间(    )
A . 1900年 B . 1917年 C . 1940年 D . 1948年
8、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短暂的“黄金时代”,是在(    )
A . 辛亥革命后 B . 北伐时期 C .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D . 五四运动时期
9、中华民国建立后,明令废除“大人”“老爷”等称呼,而以先生、君或官职相称。此外,各政党团体内部一般称“同志”,对妇女则根据年龄身份的不同分别称夫人、士、小姐等。这种社会风俗的变化主要反映了当时社会上出现的什么新观念?(    )
A . 平等观念 B . 民主观念 C . 自由观念 D . 等级观念
10、在清末民初,中山装是一种非常流行的服饰,它的服饰名称来源于(    )
A . 中山服装厂出品 B . 孙中山创制的服装 C . 生产于广东中山的服装 D . 注册商标为“中山”的服装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某报以“新陈代谢”为题,刊词:“……天足兴,纤足灭;阳历兴,阴历灭;鞠躬礼兴,跪拜礼灭……”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初,末代皇帝溥仪的妃子文绣上演了“娜拉式的出走”,她不惧舆论压力,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权利,与溥仪离婚。

材料三:1912年至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新建厂矿600多家……这八年的投资超过了以往的40多年。……1911年,全国民族资产阶级开办的纱厂有20家,纱锭约50万枚,资本1700万元;1919年增至35家,纱锭65万多枚……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1914年面粉出口不足7万担,1918年,已超出200万担……改变了过去洋面充斥国内市场的状况。

(1)联系材料一,二,说说当时中国社会生活的哪些方面发生了改变?
(2)结合材料三,分析1912-1919年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什么特点?得到较快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一,二的变化与材料三的变化有何相同之处?
2、阅读下列材料: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帝国主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民族资本的压迫,张謇的大生纱厂等企业获得了进一步发展。但好景不长,一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一次在中国大量倾销棉花和棉织品,纱厂的产品被迫削价销售,收不抵支,负债累累,最后被吞并。

请回答:

(1)张謇为什么创办大生纱厂?提出的主张是什么?
(2)制约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三大因素有哪些?阻碍大生纱厂发展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3)假如你是当时的一位民族资本家,你认为中国的民族工业要顺利发展,必须解决哪些问题?
3、妇女缠足作为一种陋习,在我国历时上千年。以妇女缠足开始到最终被禁绝,可以观察到历史的变化和进步。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南村缀耕录》里说:南唐李后主令宫嫔“以帛绕足,令纤小”,“由是人效之”。古人认为缠足女人“莲步半折小弓弓,莺转一声娇滴滴”,于是“三寸金莲”受到啧啧称赞。

材料二:林语堂(1895-1976)曾著文揭露妇女缠足的罪恶目的:“缠足是妇女被幽禁、被压制的象征”,是“提倡男女隔离的一个手段”。

材料三:近代以来,不断有人反对给妇女缠足。1912年孙中山指示内务部通令全国各省,禁止妇女缠足。

——中国地图版《中国历史》八年级上册 材料四:1950年7月1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政府政务员下达了关于禁止妇女缠足的命令。到50年代末期,残害中国妇女一千多年的缠足被彻底禁绝了。

——周青松《中国女性文化研究》

(1)根据材料一说说中国古代妇女缠足受到啧啧称赞的原因是什么?
(2)林语堂认为妇女缠足的危害是什么?
(3)综合以上探究学习,材料二,三,四指出妇女缠足最终被禁绝的原因是什么?禁止妇女缠足对妇女有什么好处?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八单元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