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战役从1938年3月开始,敌我双方展开拉锯战。战场位于徐州东北60千米。近20天后,中国军队歼敌两个最精锐的师团一万多人,取得抗战以来的重大胜利。”该战役的指挥者是(  )
A . 佟麟阁 B . 李宗仁 C . 彭德怀 D . 林彪
2、在抗日战争的一个战役中,当时参战官兵与群众提出了:“不留一个车站,不留一座水塔,不留一座桥梁,不留一条铁轨,不留一根电线杆,彻底破坏路基”的战斗口号,就此推测该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百团大战 C . 柳条湖事件 D . 卢沟桥事变
3、抗战进入相持阶段是在(    )
A . 平津失陷后 B . 南京沦陷后 C . 广州,武汉失陷后 D . 上海失陷后
4、抗战相持阶段,湖南成为抗战的前哨阵地,中日双方在湖南进行了6次会战,其中取得胜利并在国际上产生积极影响的是(    )
A .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 武汉会战 C . 湘西会战 D . 徐州会战
5、日本企图迅速灭亡中国的既定战略彻底破灭是在(    )
A . 台儿庄战役 B . 武汉会战 C . 第三次长沙会战 D . 豫湘桂战役
6、国民党军队在豫湘桂战场大溃退的主要原因是(    )
A . 国民政府执行片面抗战政策 B . 国统区在经济上面临崩溃 C . 作战双方的力量对比悬殊 D . 国民党实行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政策
7、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当英美盟军在太平洋战场上接连败退时,我国军队取得一次会战的胜利,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影响。该战役是(    )
A . 台儿庄战役 B . 第三次长沙会战 C . 武汉保卫战 D . 远征军仁安羌战役
8、1942年1月美国的“先驱论坛报”发表社论“湘北之大捷,其重要性最低限度可媲美英军在阿比西尼亚之胜利。”社论赞扬的是(    )
A . 淞沪会战 B . 徐州会战 C . 武汉会战 D . 第三次长沙会战
9、美国海军部长诺克斯在《告中国人民书》中指出:“数周以来,贵国之长沙伟大之战绩,非仅为中国之胜利,抑且为所有同盟国共同之胜利,而为打击整个轴心国之胜利。”说明第三次长沙会战(    )
A . 提高了共产党和八路军的威望 B . 鼓舞了盟国的抗日斗争 C . 是抗战以来中国军队第一次胜利 D . 宣告日军“速战速决”计划的破产
10、近年来,有学者通过计量化的统计得出,从武汉失守到太平洋战争爆发期间,国民党在正面战场组织了南昌会战等9次大规模战役,占国民党22次会战的41%,甚至有过一些攻势作战,难能可贵。这一时期国民党还有大的战斗496次,占整个抗战时期战斗的44%,共伤亡137.6万人,占整个抗战时期伤亡人数的43%。由此最能说明( )
A . 正面战场牵制了日军侵华的全部力量 B . 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C . 国民党在相持阶段仍然积极抗日 D . 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场的一部分

二、材料分析题(共3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4年1月,国共两党合作正式形成。……孙中山拟定的最重要的措施,是在黄埔建立一个训练军官的军事学校,进行标准化的军事训练和向学生灌输共同的革命思想。……北伐军向全世界发表声明,说明了北伐的爱国目的:从军阀手中解放中国,赢得在各国中的正当的平等地位。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民国史》

材料二:(卢沟桥事变后)在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之际,国共两党再度合作。团结一致,同仇敌忾成为中华民族的共识。……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早在1936年处理西安事变时,中国共产党就力主和平解决。

材料三: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某次战役中)八路军共作战1 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多人,拔掉据点2 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

——材料二、三摘编自《光明日报》:《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1)根据材料一,指出黄埔军校的办学方针。并指出北伐战争的目的。
(2)根据材料二,指出“国共两党两度合作”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西安事变和平解决的意义。
(3)材料三中的“某次战役”是指哪次战役?根据材料二、三,指出抗日战争时期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引用材料中的原文回答)
2、在近现代史上,中国社会性质发生了由封建社会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新民主主义社会,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三次变化。据此,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列强入侵是近代中国由封建社会转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因素,写出促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列强侵华战争及其签订的不平等条约的名称。
(2)伴随列强的人侵,中国各阶层为救国,开始了学习西方的近代化探索历程。请完成下面的中国近代化发展历程结构图。

从左到右依次为:      

(3)在近代列强浸华的过程中,处于亚洲的日本表现尤为猖撅。请写出日本在20世纪30年代发动的导致中国人民局部抗战的侵华事变名称。
(4)随着日本侵华战争的进行,中国进行了全民族的抗战,请列举国民党正面战场与共产党敌后战场中国人民抗战各一例。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29年10月,从美国开始的经济危机突然到来,迅速席卷了全球,造成了全球性的经济大混乱。这场经济危机给日本经济的打击是非常沉重的,为激进法西斯势力的崛起提供了充分的气候和土壤。

——摘编自郭廷以《近代中国史纲》

材料二:1931年9月21日,蒋介石在日记中写道:“余主张日本占领东省事,先提国际联盟与非战公约国,以求公理之战胜。”南京发表的《告公民书》称:“政府现时既以此次案件诉之于国联行政会,以待公理之解决,故已严格命令全国军队对日军避免冲突,对国民亦一致告诫,务必维持严肃镇静之态度。

——摘编自《蒋介石日记》

材料三:战争全面爆发,蒋介石在七月八日采取了以下行动:电令宋哲元,“宛平城应固守勿退,并须全体动员,以备事态扩大;电令军委会办公厅主任徐永昌、参谋总长程潜,准备增援华北;下令孙连仲、庞炳勋率部北援。

——摘编自《抗战史料》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为摆脱危机,日本采取了什么军事行动?
(2)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归纳蒋介石对日侵华的态度?此态度导致了什么后果?
(3)与材料二相比,蒋介石的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另请列举出2例在态度变化后,正面战场的典型战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20课正面战场的抗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