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练习

年级: 学科: 类型:同步测试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0小题)

1、抗日战争,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不畏强暴、浴血奋战,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强大的凝聚力。这场战争的胜利,极大地推动了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历史进程。抗日战争全面爆发的标志是(  )
A . 国民政府北伐 B . 九一八事变 C . 卢沟桥事变 D . 重庆谈判
2、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下列史实,正确的是(  )

①蒋介石发表庐山谈话

②八一三事变爆发

③国民党公布共产党提交的国共合作宣言

④7月8日,中共中央发表通电,疾呼“平津危机!华北危机”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① C . ④①②③ D . ③④①②
3、历史谱写着歌曲,歌声凝聚着历史,让我们一起来感受歌曲中的历史。下列歌曲与史实搭配不正确的是(  )
A . 《义勇军进行曲》——抗日救亡 B . 《卢沟桥歌》——国民大革命 C . 《十送红军》——红军长征 D . 《松花江上》——九一八事变
4、在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时刻,国共两党两次联手,共御外侮,国共第二次合作正式形成的标志是(  )
A . 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 B . 八路军新四军改编完成 C . 国共合作宣言和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D . 淞沪会战的爆发
5、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我在旧中国十三年》一书中有段文字描述了1935年底的一件大事:“中国正在苏醒过来。在几天的时间里,青年团体在天津、上海、汉口、广州等所有大城市,像雨后春笋般产生,游行示威开始席卷全国”,他的这一记录见证的是(    )
A . 五四运动 B . 九一八事变 C . 一二•九运动 D . 西安事变
6、抗击外来侵略、捍卫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下列图片所示历史事件,能够体现这一优良传统的是(    )
A . B . C . D .
7、打破了日本3个月灭亡中国迷梦的战役是(    )
A . 第三次长沙会战 B . 武汉会战 C . 台儿庄战役 D . 淞沪会战
8、抗日战争爆发后,国共两党能够再次合作,共赴国难的原因是(    )
A . 国内阶级矛盾激化 B . 中美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C . 国共两党的矛盾消除了 D . 中日矛盾上升为当时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9、全国人大决定将12月13日作为国家公祭日,与之相关的主要历史事件是(    )
A . 旅顺大屠杀 B . 卢沟桥事变 C . 南京大屠杀 D . 济南惨案
10、孙中山在开学典礼上说:“我们今天开这个学校,要用这个学校内学生做根本,成立革命军,诸位学生就是将来革命军的骨干。成立了革命军,我们的革命事业便可以成功。”这个学校是(    )
A . 京师大学堂 B . 时务学堂 C . 黄埔军校 D . 京师同文馆

二、材料分析题(共2小题)

1、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

——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

材料二:“中国的同胞们!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只有全民族实行抗战,才是我们的出路!我们要求立刻给进攻的日军以坚决的反攻,并立刻准备应付新的大事变。全国上下立刻放弃任何与日寇和平苟安的希望与估计。”

——中共中央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

(1)材料一是什么事件后“蒋介石给张学良的密电”?蒋介石的这个命令造成什么严重后果?
(2)“日军进攻卢沟桥”标志着什么?
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我们的口号是:武装保卫平津,保卫华北,两党亲密合作抵抗日寇的新进攻!驱逐日寇出中国!

材料二:我们希望和平,而不求苟安;准备应战而决不求战。

——蒋介石1937年庐山谈话

材料三:危机一发,万不能坐以待毙。

——1937年7月24日北平24位教授通电

(1)材料一为何时何组织的通电引文?是在怎样的历史背景下发布的?通电表明了什么态度?
(2)三则材料的共同点是什么?反映了当时什么社会现状?
(3)材料一和材料二在对日态度基调上有什么区别?
(4)在此之后,国共两党之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重大变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部编版2018-2019八年级上册历史第六单元第19课七七事变与全民族抗战同步练习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