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联盟四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独立作业(月考)试卷(道法部分)

年级: 学科: 类型:月考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3小题)

1、集体,多么温暖的词呀!在千千万万的人中,凑成只有少数人的组织,这就是集体!而集体带来的温暖,是不言而喻的。你认为集体的温暖表现在(  )

①在集体中被认可和接纳  ②在集体中得到尊重和理解

③在集体中获得安全感     ④在集体中获得归属感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下列行为,能体现“慎独”的是(  )
A . 自习课上同学们一起安静地做作业     B . 小林独自躲在校园无人角落里吸烟     C . 找不到垃圾桶小丽将果皮独自收起     D . 没有父母陪伴小美坚决不做家务事
3、观察下面漫画,你想对其中的主人公说(    )

①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本质上是一致的,不应损害集体利益

②我们应把集体利益放在个人利益之上,坚持集体主义

③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害集体利益的行为是错误的

④为了个人利益,偶尔损害一下集体利益也未尝不可

A . ①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①②④
4、但丁说过一句名言:“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不听别人的意见,盲目自信,刚愎自用

②听了别人的说法,虽然认为是对的,但是自己做不到

③认真分析别人的说法,但判断自己是对的,并坚持原则

④判断自己是对的,坚持自己的原则,不是不重视他人的意见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5、小磊是一名七年级的学生。最近,他发现自己的个子长得特别快,而且原本帅气的脸上开始长了许多小痘痘,声音也开始变得沙哑了。他经常对父母和老师的唠叨感到厌烦。尽管有时候会感到一种莫名的孤单,但是还是盼望着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小天地。为了解决小磊的烦恼,你想对他说(     )

①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变化是正常的 

②父母和老师的唠叨,是对我们的关心,不要厌烦

③要多注重自己的外在形象,让大家喜欢你   

④我们还小,不能有自己的小天地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6、三年前的夏天,父亲给予小吴20万的资金助力他创业。小吴启动了自己的创业项目——休闲冷饮吧,最后失败了。三年过去了,目前小吴的冷饮店规模已经扩大到两个店,而且还有了自己的品牌,盈利额度每年可以达到近20万,成了员工眼中名副其实的吴老板。谈及失败的经历,小吴笑了笑,“我和大家一样都是正常人,面对失败都会沮丧,甚至懊恼。不过失败并不可怕,怕的是你输给自己。”小吴的话告诉我们( )

①经历失败就一定能取得成功          ②要学会承受一些负面的感受

③生活中并不存在负面的情感         ④体验负面情感未必是件坏事

A . ①③ B . ①② C . ③④ D . ②④
7、2019年3月5日,杭州公交车司机柴师傅把车上的伞借给了一名抱着孩子的乘客。没想到这名乘客特意定制了100把橙色爱心伞送过来表达谢意,回馈社会,得到了广大市民朋友的点赞认可。从1把伞到100把伞的故事告诉我们 (     ) 

①关心传递着美好情感,传递生命正能量

②关心有利于社会和谐,使我们不断获得美好的情感体验

③关心他人就一定能获得物质上和精神上的回报

④要学会感恩,增强责任感,积极承担社会责任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④
8、下面漫画告诉我们(      )

①人的情绪是复杂多样的

②情绪与个人的人生态度紧密相连

③人的情绪具有相通性和感染性

④要以乐观的态度保持积极情绪

A . ①③ B . ②③ C . ②④ D . ③④
9、创建新的班集体,需要有共同目标和共同愿景,因为共同目标和共同的愿景(      )

①是集体的精神动力之源       ②能够保证每个集体成员自觉承担集体责任

③引领集体成员团结一致,开拓进取    ④是推动集体发展的内驱力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0、我们的成长受《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我们的父母是社会的劳动者,有《劳动法》等法律法规来保护他们的合法权益;道路上的行人、车辆都必须遵守交通法规;盗窃、抢劫等违法犯罪行为会受到法律制裁……这说明(     )
A . 我们的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 B . 法律与我们的一生相依相伴 C . 法律只对违法的人有约束力 D . 法律指导着我们未来的生活
11、下列做法符合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     )

①父母把逃学的儿子送回学校

②人民法院成立专门审理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庭

③学校开展每天运动一小时活动

④商贩向中学生兜售不健康书籍

A . ①③ B . ①②③ C . ②③④ D . ②④
12、某地各中小学围绕宪法日主题,开展形式多样的宪法教育活动,旨在引导青少年学生学习法律知识,树立法治观念,为依法治国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青少年学生树立法治观念就是要(      )

①严格遵守法律,善于用法维权  ②学习法律知识,学会明辨是非

③敢于主持正义,制裁非法行为  ④积极宣传法律,严格依法办事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3、近年来,我国采取多种措施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从未成年人的地位看,这样做是因为(      )
A . 未成年人身心发育尚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较弱 B . 未成年人辨别是非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不强 C . 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事关人类的未来 D . 未成年人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

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众志成城,全民抗疫。阅读微镜头,回答问题。

【镜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我们主动减少外出,宅家抗疫。由于长时间宅家,一些人出现了焦虑、恐惧、过度恐慌,有的过度夸大疫情的危险性,不利于疫情防控。因此,做好心理防护同样重要。

【镜头二】美国专家莱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展现了强大凝聚力,“各个岗位上的疫情防控人员展现了高度的责任感。每一个人都被动员和组织起来,充分发挥集体行动力和合作精神,肩负阻止疫情蔓延的共同责任,积极参与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

【镜头三】来自全国各地的抗疫物资、生活物资源源不断捐献给武汉抗疫一线。整个抗疫过程中,大到一个省、一座城市,小到一个村、一个小区,军民联手,干群相依、邻里互助,有力构筑起疫情防控的坚实堤坝,谱写了一曲曲同舟共济精神的战地颂歌。

(1)请你运用情绪管理的相关知识,为镜头一中的人们走出困境支招。
(2)根据镜头二,联系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个人利益与集体利益关系的理解。
(3)结合镜头三,从传递情感正能量的角度,说说积极参与抗疫爱心活动的意义。
2、有效学习离不开知识的梳理、分析和运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知识梳理】

某同学运用思维导图对法律部分知识点进行了梳理,见下图。

【案例分析】

2020 年1 月22 日,温州一网民在百度贴吧发文,称自己刚从武汉回来5 天,头晕且一直咳嗽。网友建议其赶紧去医院检杏,他表示自己还买了两张电影票,等看过电影再去检查。该贴被网友截图发至微博,引发大量关注和担忧。经查,该网民陈某并未离开过温州且无肺炎相关症状,出于引起网友关注和“恶作剧”的心态,在网络上发布不实言论。该网民因虚构事实扰乱公共秩序,被公安机关处以行政拘留处罚。

【参与解决】

(1)结合所学知识,请你按序号帮助该同学将思维导图补充完整。
(2)请运用上述思维导图中的知识,分析陈某被行政拘留的原因,并指出法律制裁违法行为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3)推进法治中国建设是每个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青少年应该怎样为建设法治中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浙江省嘉兴市秀洲区联盟四校2020-2021学年七年级下学期社会法治第三次独立作业(月考)试卷(道法部分)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