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2021年中考道法一轮复习专题:19 文明与家园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28小题)

1、中国女排在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上连克强手,取得十一连胜的骄人成绩,成功卫冕世界冠军,成为感动中国2019年度人物。在她们身上我们看到了(   )

①追求名利的迫切愿望    ②关心他人、热情好客的品格

③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感    ④不畏强敌、敢打敢拼的精神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③④
2、如果给下面的一组时事添加一个主题,最恰当的是(   )

A . 文明交流互鉴展示独特魅力 B . 弘扬中华文化坚定文化自信 C . 践行传统美德培养优良品质 D . 各族共同创造夯实文化根基
3、最近央视播出的家风主题系列剧《家道颖颖之等着我》,讲述了一个普通家庭在长达70余年的时代跨度中始终传承的家风家训“好男儿自食其力站着生,大丈夫以身许国不畏死”的故事。该家训体现了(   )

①强烈的家国情怀    ②可贵的批判意识

③感人的时代精神    ④厚重的文化底蕴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4、2020政府工作报告指出,2020年要深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治理攻坚;加强污水、垃圾处置设施建设:壮大节能环保产业;严惩非法捕杀和交易野生动物行为;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这(   )
A . 有利于落实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 B . 能杜绝生态环境污染,建设美丽中国 C . 符合科教兴国战略,有利于经济发展 D . 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推动复工复产
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幅幅各地美食为热干面加油助威的漫画,一句句“能别出门就别出门别给国家添麻烦”的话语……共同彰显着(    )
A . 自尊自信的精神品质 B . 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C . 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 D . 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
6、自然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我市下列做法与之要求相符的是(    )
A . 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建设平安桂林 B . 开展酒驾醉驾交通违法集中整治行动 C . 开展“百姓家风大讲堂”助力家庭教育 D . 启动2020年桂林青少年保护母亲河志愿环保行动
7、“百色的大山,你是最美的朝霞。脱贫的战场,你是醒目的黄花。”这是对2019年感动中国人物黄文秀一心为民、担当实干的致敬。斯人已逝,精神永存。向黄文秀同志学习,我们应该(    )

①向他人传递情感正能量  ②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④放弃学业,投身脱贫攻坚主战场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8、在2020年抗击新冠疫情中孕育并诞生的“抗疫精神”,是全体抗疫人员众志成城、无私奉献熔铸而成的精神丰碑。贵港梁意锦小伙子自驾20小时驰援武汉,一直忙碌在志愿服务一线。他身上闪耀的“抗疫精神”主要是(    )
A . 万众一心、同舟共济的守望相助精神 B . 顾全大局、壮士断腕的“一盘棋”精神 C . 勇于担当、逆行而上的先锋模范精神 D . 闻令而动、雷厉风行的英勇战斗精神
9、中医药几千年的历史发展,多次战胜瘟疫,对中华民族繁衍生息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此次全国新冠肺炎临床疗效中,中医药在提高治愈率、降低病亡率上发挥了积极作用,尤其是中西医结合救治,是中国抗击新冠肺炎的亮点。这启示我们要(    )

①全面继承中医药文化    ②推动中医药文化创新性发展

③认同中医药文化,树立文化自信    ④努力实现中西医融合统一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10、垃圾分类“疫”如既往,贵港市中小学校根据新冠疫情防工作要求,各校设置了“废弃口罩投放专用桶”此举(    )
A . 落实了绿色发展理念 B . 符合了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 C . 遏制了新冠病毒的传播 D . 杜绝了乱扔废弃口罩的行为
11、观察图,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    )

①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有利于建设美丽中国

③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

④能够杜绝食用野生动物的行为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2、2020年5月22日,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因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②凝结着所有公民的价值追求

③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价值引领

④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A . ①②④ B . ①③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
13、“三十年拼博不息,几代人热泪盈眶。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出手,永不言败。你们的身影是民族性格的缩影,你们的脚步是一个国家成长的历程。奏国歌,升国旗,你们超越了体育,是国家的英雄。”从感动中国2019人物——中国女排的颁奖词中可以感悟到女排精神是(    )

①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物质基础

②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精神动力

③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在当代的具体体现

④一种自强不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的精神力量

A . ①③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②④
14、不用的家具送给有需要的住户;上班不开小车改为自行车,低碳又锻炼身体;外出住宾馆,自带牙刷、梳子——如今,绿色生活方式已经成为越来越多人的自觉选择,这说明(    )
A . 节约资源已成为每位公民的自觉行动 B . 我们的行为可以肆意凌驾于自然之上 C . 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到人民的生活当中 D . 我国资源浪费、环境污染的现象已消失
15、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

①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

②是当代中国人判断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

③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

④把涉及国家、社会、个人的价值要求融为一体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16、2019年9月24日,《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要求把爱国主义教育贯穿国民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让爱国主义精神扎根在广大青少年的心中,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怀。原因在于(    )

①爱国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②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核心的集中体现

③爱国主义是提高青少年自身道德素质的需要

④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A .   ①③④ B . ①②③④ C . ①②③ D . ②③④
17、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考察时强调,既要挖掘敦煌文化和历史遗存蕴含的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更要揭示其中的中华民族文化的文化精神、文化胸怀,不断坚定文化自信,以更博大的胸怀,积极主动学习、借鉴世界一切优秀文化成果。这说明(    )

①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

②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

③中华文化为人类社会发展提供唯一精神支撑

④我们要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A .   ①②③④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③④
18、2020年4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再次赴陕西秦岭考察,再次宣示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强调陕西千部要吸取“秦岭违建”的教训,切实做守护秦岭生态的卫士。这启示我们要继续(    )

①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②树立可持续发展意识,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   

③实行严格的制度、严密的法治,限制经济发展,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④遵循自然规律,坚持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理念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②③④ D . ①②③④
19、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人评判是非曲直的价值标准。下列选项中体现个人层面要求的价值准则的是(    )
A .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B .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 C .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20、“2019年度感动中国人物”——中国女排,几十年拼搏不息,在低谷中奋起,从不放弃,面对强敌从不言败,她们的身影是中华民族性格的缩影。女排精神激励我们要(    )

①不择手段、争当英雄              ②奋力拼搏、自强不息

③坚持不懈、永不言弃              ④赢得胜利、追逐名利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1、“春花秋水,画卷柳州。”名扬四海的满城紫荆,水质排名全国前列的柳江,山清水秀的宜居环境,柳州把一座工业城市建设成一个生态大公园,实现了“华丽转身”。这说明柳州(    )

①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②生态问题已得到完全解决

③坚持走绿色发展的道路          ④保护生态追求高质量发展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22、徐悲鸿是中国著名画家,被誉为中国现代美术事业的奠基者。他主张对传统中国画进行改良,提倡把西方的绘画技法融入中国画,创造了新颖而独特的绘画风格。这说明(    )

①不同特质文化在交融中激发活力         ②世界文化差异已消除正趋向统一

③中华文化已成为世界文化的主流         ④要以开放心态借鉴优秀外来文化

A . ①② B . ①④ C . ②③ D . ③④
23、下列对建设美丽中国的重要性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

②绿色发展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③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就是保护和发展生产力

④建设美丽中国只需要绿水青山

A . ①② B . ①③ C . ②③ D . ③④
24、习近平主席在接见获得2019年女排世界杯冠军的中国女排队员、教练员代表时强调,女排精神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精神,喊出了为中华崛起而拼搏的时代最强音。由此可见,女排精神(    )

①体现了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

②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③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④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①③ D . ②④
25、2020年4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陕西时强调,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又是经济财富。希望乡亲们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因茶致富、因茶兴业,脱贫奔小康。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我们应该(    )

①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②坚持绿色惠民,将良好生态环境作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③坚持节约优先、开发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

④严守资源消耗上限、环境质量底线、生态保护红线

A .   ①②③④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①②④
26、2020年4月23日-4月29日是第39个山东省爱鸟周,其主题是“爱鸟护鸟守望自然”。下列是某学校对爱鸟周主题的宣传内容,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爱鸟护鸟,守望自然,有利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B . 要积极宣传保护鸟类,守望自然的相关知识 C . 要增强保护鸟类,守望自然的意识 D . “保护鸟类,守望自然”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
27、“中国农民丰收节推广大使”李子柒在美丽如画的中国乡村采摘、烹饪、劳作,耐心地用中国传统手工艺展现美食,器物从无到有的制作过程。她拍摄的视频没有一个字夸中国好,却火遍全国,在国外也强势“圈粉”。这说明(    )

①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薪火相传、历久弥新

②她以独特的视角,传播了中国文化,让中国文化更具魅力

③她讲好了中国故事,坚守了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了中华文化基因

④拍摄视频,是讲好中国故事的最佳途径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28、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二〇二〇年新年贺词中指出:“2019年,最难忘的是隆重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我们为共和国70年的辉煌成就喝彩,被爱国主义的硬核力量震撼。……爱国主义情感让我们热泪盈眶,爱国主义精神构筑起民族的脊梁。”对此,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A . 爱国主义是中华文化的精髓 B . 爱国主义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 C . 爱国主义是时代精神的核心 D . 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二、多选题(共2小题)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指进器,是破解转型期思想问题的导航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现对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是(    )
A . 自由、平等 B . 爱国、敬业 C . 文明、和谐 D . 诚信、友善
2、“藏医药浴法”入遗,世界遗产再添“中国符号”。下列对中华文化认识正确的是(    )
A .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 . 中华文化为人类文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C . 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化 D .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

三、问答题(共3小题)

1、2019年中国女排再次夺得世界杯冠军,这是中国女排赢得的第十个世界大赛冠军。中国女排的影响力早已超越体育本身,“女排精神”不仅成为时代的集体记忆,而且已成为激励国人的精神力量。

请至少用五个词语表达你对“女排精神”的理解。

2、 2019年5月31日,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员会、生态环境部等12部门联合印发《绿色出行行动计划(2019-2022年)》。旨在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关于开展绿色出行的决策,进一步提高绿色出行水平。
(1)为什么要开展绿色出行?
(2)结合自身体验,谈谈你今后开展绿色出行的做法。
3、2020年西藏自治区政府工作报告指出:生态红线初步划定,全区45%的区域列入最严格的保护范围。世界屋脊、亚洲水塔、地球第三极的西藏依然壮美,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美丽西藏更加亮丽。

请简要回答,如何继续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四、材料分析题(共6小题)

1、材料一  汉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已有六千年左右的历史。现用汉字是从甲骨文、金文演变而来的。汉字的无穷组合,形成了浩如烟海的文化典籍,辉煌灿烂的文学艺术。

材料二  92岁的黄旭华为了国家的核潜艇事业,隐姓埋名,以身许国,30年没回过老家。

材料三  “我们从古以来,就有理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体现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
(2)材料二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个人层面的什么价值准则?
(3)材料三中的“中国的脊梁”是指什么?其核心是什么?
2、材料一

图一

图二

材料二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美丽中国,不仅是山清水秀、天蓝地绿,而且是留住乡愁、守望相助的生命家园。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我国实施了什么基本国策?坚持走什么发展道路?
(2)怎样处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3)建设美丽中国,我们青少年应该如何行动?
3、    浙江、陕西、山西,短短45天内,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全国两会召开前夕三次出京考察。从安吉的竹到秦岭的树,再到汾河的水,一路走来,总书记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生态优先绿色发展”这一主题贯穿考察全程。
(1)请简要回答总书记在地方考察中为什么一再强调生态文明建设。
(2)请例举两项我国近年来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的举措。
4、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为帮助学生深入了解中华文化,学校组织以“文化之旅”为主题的研学活动,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搜集了大量图片资料,以下是其中三幅图片。

(1)上述三幅图体现了不同的主题文化,请将其图片号分别填入对应的空格内。

A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B体现革命文化。

C体现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简要说明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
5、中华民族创造出灿烂的文化,形成了代代相传的美德。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文化的精髓,蕴含着丰富的道德资源,熔铸了中华民族坚定的民族志向、高尚的民族品格和远大的民族理想,是世代相传的民族智慧,是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力量。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中华传统美德代代相传。请你用简洁的语言分别概述屈原、雷锋、张海迪三人身上突出体现的传统美德。
(2)美德的力量在于践行。请列举你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美德的真实的、具体的事例。(学校、家庭各一例)
6、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专程前往敦煌莫高窟。他鲜明提出:“保护好我们的国粹”“讲好敦煌故事”“只有充满自信的文明才能在保持自己特色的同时包容、借鉴、吸收各种文明的优秀成果”。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敦煌莫高窟浓缩悠久的历史,承载千年厚重的人文积淀,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请运用所学知识谈谈,中华文化薪火相传、历久弥新的重要原因。
(2)“讲好敦煌故事”必须坚定中华文化自信。请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怎样坚定文化自信,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备考2021年中考道法一轮复习专题:19 文明与家园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