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初中地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学期期中复习专题7 黄河
年级: 学科: 类型:复习试卷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读下列“黄河示意图”和“水文站数据资料图”,回答下面小题。
(1)从河口到陕县,黄河年平均含沙量剧增。其泥沙主要来自下列地形区中的( ) (1)
A . 青藏高原
B . 内蒙古高原
C . 黄土高原
D . 云贵高原
(2)根据上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上中下游含沙量都很大
B . 年平均流量从下游往上游递减
C . 上游段含沙量相对最少
D . 年平均含沙量从上游往下游递增
2、下图为黄河流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M”所代表的省区及其行政中心是( ) (1)
A . 甘肃-兰州
B . 陕西-西安
C . 宁夏-银川
D . 山西-太原
(2)黄河各河段的水文特征,正确的是( ) (2)
A . ①河段附近流量最大
B . ②河段附近有凌汛现象
C . ③河段附近含沙量急增
D . ④河段附近落差大水流急
(3)对黄河进行综合治理的有效措施是( ) (3)
A . 在上游地区修筑梯田
B . 在中游地区植树种草
C . 在下游地区修建水库
D . 在入海处修筑堤坝
3、 河流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对沿岸的社会经济发晨有重大贡献。读“黄河流域局部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黄河流经省区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①省的简称是秦或院
B . ②省有三峡水利枢纽
C . ③省灌溉水源充足
D . ④是我国煤炭大省
(2)关于黄河流域叙述正确的是( )
①上游土地荒漠化严重 ②中游凌汛严重 ③中游有黄土风情——信天游
④上中游为下游提供电力保障 ⑤下游江阔水深
(2)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④⑤
4、读“黄河干流各河段主要生态和环境问题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黄河下游流经的省级行政区是( ) (1)
A . 青海省、四川省
B . 河南省、山东省
C . 甘肃省、陕西省
D . 山东省、山西省
(2)黄河河段及其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2)
A . 上游——“地上河”
B . 中游——凌汛
C . 中游——水土流失
D . 下游——草地退化、荒漠化
5、20世纪90年代以来,造成黄河时常断流的最主要的人为原因是( )
A . 黄河流域旱情严重
B . 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生态环境恶化
C . 下游地表补给地下水过多
D . 沿岸工农业发展,任意截流、储水现象严重
6、下列治理黄河的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
A . 上、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B . 下游修筑堤坝,加固黄河大堤
C . 在上、中游修建水利枢纽
D . 在下游干流上修建水库
7、诗句“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所蕴含地理知识,与事实不符的是( )
A . “天上”指黄河发源地唐古拉山脉
B . “天上来”形容落差大,蕴藏丰富水能资源
C . “奔流到海”说明黄河是外流河
D . “到海”中的“海”是渤海
8、如图所示的“地上河”位于下列哪条河流的下游( )
A . 松花江
B . 塔里木河
C . 长江
D . 黄河
9、 河水系图,回答下列各题。
(1)关于黄河水文、水系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量大( ) (1)
A . 上游流经内蒙古高原,水土流失严重含沙量大
B . 兰州附近河段水量大,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
C . 河口至潼关段支流众多,冬春季节易发生凌汛灾害
D . 花园口以下段河道宽阔,水流平稳,航运价值高
(2)甲地区依靠“红色苹果、绿色生态、黄色瀑布”三措施并举发展特色经济,已脱贫致富走上小康路。有关该地区经济发展措施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土地全部退耕,改种苹果
B . 大量开辟梯田,发展种植业
C . 该地生态环境脆弱,禁止开发矿产资源
D . 利用“黄色瀑布”,发展旅游业
10、 2021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专题调研时指出:南水北调工程事关战略全局、事关长远发展、事关人民福祉。结合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沿线地区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位于地势第一级阶梯
B . 河流无结冰期
C . 位于季风区
D . 耕地类型都是旱地
(2)南水北调给华北地区带来的“福祉”是( ) (2)
A . 缓解水资源短缺的局面
B . 缓解能源紧张的局面
C . 改变耕地类型
D . 提高黄河航运能力
11、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有凌汛现象的河段是( ) (1)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②④
(2)关于图中所示山脉描述正确的是( ) (2)
A . 此山脉东侧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
B . 此山脉是山西省与北京市的分界线
C . 此山脉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D . 此山脉是我国半湿润地区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
12、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但又被称为“中国的忧患”,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小题。
(1)黄河河水含沙量大的主要原因是( ) (1)
A . 沿岸工业发达,污染严重
B . 黄土高原植被破坏,水土流失严重
C . 过度抽取河水,带走泥沙
D . 水中行船多,搅动河沙
(2)黄河下游出现“人在水下走,船在天上行”,这现象说明( ) (2)
A . 黄河形成地上河
B . 我国发射宇宙飞船
C . 人们的美好愿望
D . 海市蜃楼,船影在天上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央视《地理,中国》报道,黄河支流上注明的“桥上桥”(上下两层桥),下桥建于公元1667年,上桥建于公元1832年。上世纪70年代,当地居民在河中挖砂将下桥挖出,使“桥土桥”雄姿展现于世,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
(1)“桥上桥”位于A省。B山脉为我国地市二、三级阶梯界线。
(2)黄河①、②两河段中,“黄河在咆哮”水流急、水能丰富的是,“人在地上走,船在天上行”的“地上河”是。
(3)“桥上桥”被淤埋的主要原因是当地严重,该问题出现的自然原因有。治理措施有。
(4)黄河航运价值不高,除了因含沙量大,泥沙淤积严重,航行条件差,还因为。
2、读黄河流域示意图,分析相关问题。
(1)黄河的发源地是。
(2)读图可知,黄河水量主要来自河段,黄河泥沙主要从河段输入。
(3)黄河流域的径流量从兰州到河口减少的原因是什么?
(4)黄河是我国第二长河,但其多年平均径流量仅为长江的1/20,分析说明其径流量小的自然原因。
3、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读黄河流域简图,回答问题。
(1)黄河发源于青藏高原上的A山,从地图上看,黄河干流像一个巨大的“”字,向东注入海洋。黄河属于(填“内流河”或“外流河”)。
(2)黄河流经的地形区B是高原;黄河上游与中游的分界点C是;D是水利枢纽工程。黄河的(填“中游”或“下游”)河段,形成了举世闻名的“地上河”。
(3)黄河自古多忧患。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黄河进行了有效的治理。请你写出一条治理黄河的措施。
4、图1示意我国黄河水系及部分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图2示意黄河部分水文站多年平均含沙量及2018年含沙量。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甲区为黄河发源地,其所在的地形区是,最突出的自然环境特征是。
(2)丁山脉是,该山脉是我国地势阶梯的分界线。
(3)黄河流经乙区后水量大增,从水系状况看,其原因是。
(4)甲、乙、丙三处河段含沙量最大的是。丙区位于,最突出的生态问题是,多年来,丙区实施等生物措施,并通过修建,实现了治沙与防洪并举。
(5)黄河2018年含沙量与多年平均含沙量相比,含沙量减少最明显的水文站是,从上、中、下游河段看,该水文站位于河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