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5小题)

1、   2018年6月25日是我国笫28个“土地日”,自然资源部在全国部署开展主题为“珍惜土地资源,建设美丽家园”的系列宣传活动。

读我国土地资源类型分布图和漫画,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 (1)
A . 土地资源类型多样,人均土地资源充足 B . 我国土地资源构成中,①和②所占比重最大 C . ③主要分布在西北和东南地区 D . ⑤适合发展畜牧业
(2)关于漫画中的问题,合理的对策有(  )

①加强耕地保护立法,切实保护耕地

②为了保障农业产量,大量使用农药、化肥

③严禁建设用地占用耕地

④在城市周边农村建设高尔夫球场等休闲娱乐设施

(2)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③ D . ③④
2、海绵城市是指充分发挥原始地形对降雨的积存作用、原始生态环境对雨水的渗透作用和对水质的自然净化作用,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对雨水进行吸纳、蓄滞和缓释,实现;“小雨不积水、大雨不内涝、水体不黑臭,热岛有缓解”。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如下图所示的四种做法,不能反映海绵城市理念的是(    ) (1)
A . B . C . D .
(2)建设“海绵城市”,能够带来的生态效益是(    )

①雨季增加地表径流

②早时保持地面湿润

③增强城市蓄水能力

④增强城市净水能力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3、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所示我国资源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 (1)
A . 总量丰富 B . 人均占有量少 C . 人均煤炭资源占有量超世界平均水平 D . 各类资源人均占有量都高于世界平均水平
(2)针对图中反映出的问题,我们应该(   )

①保护耕地②节约用水③提高煤炭、油气等常规能源的利用效率④用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完全替代常规能源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②③④
4、读南水北调东线、中线示意图,关于南水北调工程叙述正确的一组是(   )

①方案分东线、中线、西线三条输水线路,中线水质最好

②东线利用京杭运河或沿线湖泊输水,黄河以北可自流

③该工程东线、中线可缓解华北地区水资源紧张的局面

④中线沿途经过了四川盆地、秦岭和华北平原

⑤东线、中线都经过了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

A . ①③⑤ B . ②③⑤ C . ②③④ D . ③④⑤
5、材料:中国陆地面积略多于美国,耕地总面积却少于美国,人均耕地面积更是少于美国。读材料和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中国耕地总面积的是(   ) (1)
A . B . C . D .
(2)对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利用,符合因地制宜、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   ) (2)
A . 在东部平原地区集中发展畜牧业 B . 在南方地区较陡的山坡发展林业 C . 在东部河湖密布的地方围湖造田,增加粮食生产 D . 扩大城市规模,把大量农业用地变为工业、交通和城市建筑用地
6、读我国2000至2015年能源消费构成柱状图及消费增速变化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显示我国能源消费构成以(   ) (1)
A . 煤炭为主 B . 石油为主 C . 天然气为主 D . 水能为主
(2)关于2000至2015年我国能源消费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2)
A . 消费增速先上升后下降 B . 消费增速持续下降 C . 消费总量先增加后减少 D . 消费总量持续减少
7、中国将于2030年前二氧化碳排放达到峰值,努力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为实现这一目标,开发和利用洁净能源势在必行。读中国风能分布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 我国风电场主要分布在内蒙古、新疆及东部沿海地区 B . 我国风能资源分布具有南多北少的特点 C . ①地受夏季风影响显著,夏季风力发电量最大 D . ②地风能资源匮乏,人烟稀少,几乎没有风电场
8、小明同学在查阅“中国自然资源”网站时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
A . 我国土地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依少,后备耕地资源丰富,可以在山区大面积发展种植业 B . 我国煤炭资源丰富,主要分布在东北和华北地区 C . 我国水资源区域分布不均衡,为了改善这种状况,可以实施调水工程 D . 我国北方耕地多,人口密集,水资源丰富
9、    河西走廊是一条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下图示意“河西走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河西走廊的“河西”是指(   ) (1)
A . 黄河以西 B . 汾河以西 C . 黑河以西 D . 淮河以西
(2)该地区人口、城市多分布在绿洲,其水源主要来自(   ) (2)
A . 大气降水 B . 河流湖泊水 C . 冰雪融水 D . 深层地下水
(3)为保护该地区脆弱的生态环境,下列措施正确的是(   ) (3)
A . 增加人口数量 B . 发展节水农业 C . 大力开垦绿洲 D . 推广大水漫灌
10、    “阶梯水价”是对使用自来水实行分类计算收费和超过定额量部分加价收费,我国许多城市釆用这种计费方法。读北京、深圳阶梯水价表,完成下列各题。

城市

第一阶梯水价(元/m3

第二阶梯水价(元/m3

第三阶梯水价(元/m3

北京

5

7

9

深圳

1.98

2.85

3.86

(1)实行阶梯水价的意义是(   )

①降低百姓的生活质量    ②增强节水意识

③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④实现可持续发展

(1)
A . ①②③ B . ①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④
(2)下列关于北京的水价比深圳高的原因,叙述不正确的是(   ) (2)
A . 北京水资源供需矛盾更突出 B . 北京的降水比深圳少 C . 南水北调导致北京的水的成本增加 D . 深圳临海,海水多
11、仙桃、潜江、天门三市正在开展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活动,其中实施垃圾分类是“创文”的重要举措。读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 垃圾分类可以减少填埋空间,节约三市土地资源 B . 大量垃圾会污染大气、水体和土壤 C . 垃圾中尚有许多可以再利用的物质 D . 小明同学将废旧电池扔入厨余垃圾桶
12、阅读中国主要自然资源数据表,完成下列小题。

土地

矿产

耕地

径流量

森林

总量在世界的位次

3

3

4

6

6

人均量占世界人均量的比例

1/3

1/2

1/3

1/4

1/5

(1)由表中信息可知,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是(  ) (1)
A . 资源大国,取之不尽 B . 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C . 资源贫乏,不能自给 D . 总量丰富,人均充足
(2)依据国情,我国制定的土地基本国策是(  ) (2)
A . 实行土地轮作,禁止乱占耕地 B . 开发后备土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    C . 推行农业技术,提高粮食单位面积产量 D . 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
13、下图是表现“耕地危机”的一组漫画。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四幅漫画与反映的问题对应正确的是(   ) (1)
A . 甲—耕地污染 B . 乙—弃耕增多 C . 丙—耕地退化 D . 丁—乱占耕地
(2)针对漫画乙出现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是(   ) (2)
A . 建立污水处理厂,达标排放 B . 严格控制建设用地乱占耕地 C . 集中耕地,便于大规模机械化耕作 D . 加强生态保护,退耕还林还草
14、碳中和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和吸收量达到平衡,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我国预计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目标。下列实现碳中和的措施,不合理的是(   )

A . 植树造林,增加森林覆盖率 B . 严格限制煤炭的使用 C . 开发利用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排放吸收、减排 D . 绿色出行,少开私家车
15、我国水资源十分紧缺,浪费和污染进一步加剧了缺水程度,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核心途径是(   )
A . 跨流域调水 B . 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 C . 大力兴修水库 D . 加强农田水利建设

二、综合题(共4小题)

1、自然特征对农业生产有着重要影响。请利用下列自学任务单,并结合下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及各地区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自主探究完成下列问题

【探究主题】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自然特征对农业的影响

(1)【探究过程】探究影响农业的有利因素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从地形、气候两方面分析该地区水稻种植的有利条件。

(2)针对不同地区发展农业的不利因素,探究解决措施。

2018年春天,临沂市降水较往年同期偏少,春旱严重,请提出解决措施。

(3)【归纳总结】我国各地自然特征差异显著,发展农业应遵循的原则。

以C,D两区域为例,据表归纳自然条件对农业的影响。

(4)【拓展延伸】亚洲东部和南部是世界上季风气候分布面积最广,季风特点最为典型的地区,分析该类气候对农业生产的不利或有利影响。(请任选一方面作答)
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陆地面积大于美国。美国的耕地总面积约为1.71亿公顷,我国仅有1.22亿公顷。美国人均耕地面积约为我国的6.22倍。如图示意我国土地资源的分布。

(1)土地利用类型①和③的北部界线大致与       mm年等降水量线一致,此线以东畜牧业的类型是       ,试说出其发展的有利条件。      
(2)土地利用类型②为      ,该土地利用类型在我国西北地区分布较少。试说明其原因。      
(3)我国耕地面积少于美国,人均耕地比美国更少。试分析其原因。
3、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了一次主题为“生态海岛,服务家乡”的研学旅行。

青岛市周围海域岛屿众多。同学们对青岛的 L 岛(图1)进行了调查研究。该岛面积约8 平方公里,距陆地最近处约 10 公里,是我国北方第一高岛。该岛耕地稀少,目前居民以打 渔和海水养殖为主,地质类型独特,旅游资源丰富。但交通不便、水资源和能源短缺等限制了 其旅游资源的开发。为合理开发 L 岛,研学小组对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岛(图2)进行了研学考察。

(1)研学日记

①同学们乘坐大巴车,途经跨海大桥(图3 南澳大桥图),来到了南澳岛。大桥建成前,南澳岛对外交通依靠轮渡,      条件制约着南澳岛的社会经济发展。

②南澳岛地处亚热带,旅游资源丰富。岛上建有北回归线标志塔——“自然之门”(图4),其上部的球体中央,有一个与地面垂直的中空轴。在北半球      (节气)正午 时,太阳光穿过该轴,垂直照射地面。

③南澳岛东侧山顶建有亚洲第一岛屿风力发电场(图 5)。与煤炭发电相比,风力发电的突出优点是      

④岛上淡水资源缺乏。2012 年,在南澳岛修建了跨海引水工程。分析南澳岛缺水的主要自然原因。      

(2)研学感悟:南澳岛依托“海、史、庙、山”的独特旅游资源,采取措施,缓解海岛交通及资源短缺等问题,打造生态型旅游海岛,是海岛开发的成功典范。

水资源短缺制约了 L 岛的旅游开发。除修建跨海引水工程外,L 岛还可采取哪些可行性措施缓解水资源短缺问题?

(3)研学小组借鉴南澳岛的开发经验,提出了 L 岛的发展建议,你认为合理的是

①加强海岛环境保护与治理   

②开展“岛—渔—民”民俗旅游

③大规模开发水能,保障用电安全   

④完善交通等配套设施建设

(3)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4、各美其美中部走秀,美人之美崛起联手,读“我国局部地区简图”,回答下列问题。

(1)填写下列地理事物名称:甲      (山脉);乙      (地形区)
(2)渭河是黄河最大的支流,泾河又是渭河的最大支流,泾河和渭河在西安汇合时,呈现明显的“一清一浊”:泾河河水浑浊,渭河河水清澈。试对两河水色“泾渭分明”的原因加以解释。
(3)图中丙处修建水电站的有利条件是      

贵州是我国著名的避署胜地,请分析贵州夏季气侯凉爽的主要原因      

(4)南水北调工程解决了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其中丹江口水库是东,中、西三条引水线路中      (线路)的输水起点。
(5)①②两省区因自然环境不同,两地耕地类型的差异是      ,主要粮食作物的差异是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二十一)中国的自然资源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