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十九)中国的气候

年级: 学科: 类型: 来源:91题库

一、单选题(共19小题)

1、读东北地区年降水量和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完成下列小题。

(1)甲地年平均气温曲线弯曲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1)
A . 地形 B . 冬季风 C . 纬度位置 D . 海陆位置
(2)东北地区沼泽地广布的原因有(   )

①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  ②地下有冻土层,不利下渗   ③河流结冰期长  ④地势低平,排水不畅   ⑤黑土广布

(2)
A . ①③④ B . ②④⑤ C . ①②④ D . ②③⑤
2、“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定于2019年4月29日至10月7日这一时间段举办,考虑的主要影响因素是(   )
A . 气温 B . 市场 C . 降水 D . 地形
3、读我国五城市气候资料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城市气温年较差最大的是(    ) (1)
A . 乌鲁木齐 B . 呼和浩特 C . 银川 D . 南宁
(2)拉萨的气温年较差较小,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2)
A . 纬度位置 B . 地形地势 C . 海陆分布 D . 人类活动
(3)关于图中城市降水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3)
A . 乌鲁木齐—降水多,季节变化大 B . 银川—降水少,季节变化大 C . 拉萨—降水多,季节变化小 D . 南宁—降水少,季节变化小
4、读我国部分地区某年降水量分布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图示地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水汽全部来自于太平详 B . 年降水量自东南向西北逐渐减少 C . 该地区主要属于半湿润地区 D . 图示范围内,长江干流流经地区的年降水量最少
(2)该地区最有利于农作物生长的自然条件是(  ) (2)
A . 热量充足 B . 水源丰沛 C . 雨热同期 D . 土地肥沃
5、秦岭是我国南北方气候分界线和重要的生态安全屏障。据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古语,与秦岭—淮河—线有密切关系的是(   ) (1)
A .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 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C .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D .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2)柞水具森林覆盖率达65%,负氧离子含量是西安的四倍,是一个“九山半水半分田”土石山区贫困县。该县下列脱贫措施可行的有(   )

①加强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  ②大力修建梯田,种植水稻

③因地制宜,发展林下中药材及木耳产业  ④积极发展旅游业

(2)
A . ①②③ B . ②③④ C . ①②④ D . ①③④
6、气象学上以该年第一次出现连续5天日平均气温都在22℃以上(含22℃),则这5天的第一天作为该地夏季的开始。读气象意义上的全国最新季节分布示意图(2020年5月12日),完成下面小题。

(1)此时,我国东部地区三季并存,说明我国(   ) (1)
A . 纬度跨度大 B . 地形复杂多样 C . 海陆差异显著 D . 干湿状况差异大
(2)此时,A地仍处于冬季,主要原因是(   ) (2)
A . 地势高 B . 纬度高 C . 距海远 D . 寒潮影响
7、下图为我国某地连续14年降水量统计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该地的气候类型可能是(   ) (1)
A . 热带季风气候 B . 地中海气候 C . 高山高原气候 D . 温带季风气候
(2)降水的年际变化给当地带来的不利影响是(   ) (2)
A . 降水集中,雨热同期 B . 极易发生泥石流 C . 旱涝灾害频繁 D . 水土流失严重
8、随着脱贫攻坚工作的深入,国家显著加大了支持发展的力度。图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温度带分布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A所在地形区位于的温度带是(   ) (1)
A . 亚热带 B . 暖温带 C . 中温带 D . 高山高原气候区
(2)在新疆脱贫工作中,应坚持的原则是(   ) (2)
A . 坚持脱贫第一的理念 B . 对当地大型企业给予环保优惠政策 C . 将保护环境同消除贫困联系起来 D . 对于可能造成环境影响的企业一律关闭
9、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曾在《乡愁》中写道“……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抒发了期盼祖国统一的真挚情感。下图为台湾位置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浅浅的海峡”沟通了(   ) (1)
A . 渤海、黄海 B . 黄海、南海 C . 黄海、东海 D . 东海、南海
(2)台湾岛上的铁路线呈环状的原因是(   ) (2)
A . 这样设计更美观 B . 中部为山地,平原主要分布在四周沿海地区 C . 西部人口多,东部人口少,人口分布不均 D . 大城市多分布在台湾岛西部
(3)火烧寮是我国年降水总量最大的地方,主要原因是(   ) (3)
A . 位于西北季风的迎风坡 B . 地处热带季风气侯区 C . 位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 D . 受台风影响大,降水多
10、读甲、乙两区域地图,完成下面小题。

(1)关于甲、乙两区域河流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1)
A . 甲乙两区域河流流向均由四周流向中部 B . 甲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冰雪融水为主,乙区域河流水源补给以大气降水为主 C . 两区域河流水量季节变化小 D . 两区域河流水能资源都丰富
(2)甲乙两区域的交通线都呈环状分布在四周,主要影响因素分别是(   ) (2)
A . 气候、水源 B . 地形、矿产 C . 水源、地形 D . 矿产、城镇
(3)对于甲、乙两区域环境特征说法不正确的是(   ) (3)
A . 甲区域人口密度小,乙区域人口密度大 B . 甲区域位于半干旱区,乙区域位于湿润区 C . 甲区域天然气资源丰富,乙区域森林资源丰富 D . 甲区域发展了绿洲农业,乙区域发展了水田农业
11、地理知识来源于对生活的细致观察。泰安市某中学的小亮同学搜集拍摄的下列四幅照片中,冬季拍摄的是(   )

A . ①② B . ③④ C . ②③ D . ①④
12、“我家住在黄土高坡,大风从坡上刮过,不管是西北风还是东南风,都是我的歌,我的歌……”。一曲《黄土高坡》唱醉了亿万听众。歌词中的西北风和东南风反映了我国的哪种气候特征(   )
A . 季风气候显著 B . 气候复杂多样 C . 南北温差大 D . 海洋性特征明显
13、读山东省年等降水量线分布图(图1)和济南市各月降水量柱状图(图2),完成下面小题。

(1)山东省年降水量的大致分布规律是(   ) (1)
A . 自东向西增加 B . 自北向南减少 C . 自东南向西北增加 D . 自东南向西北减少
(2)影响山东省年降水量分布的主导因素是(   ) (2)
A . 海陆 B . 纬度 C . 冬季风 D . 人类活动
(3)济南市的降水集中分布于(   ) (3)
A . 春季 B . 夏季 C . 秋季 D . 冬季
14、下图是我国主要地理分界线示意图。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中表示我国人口地理分界线的是 (   ) (1)
A . B . C . D .
(2)图中箭头所指方向表示的地理变化规律是 (   ) (2)
A . 地势逐渐降低 B . 降水量逐渐增多 C . 气温逐渐降低 D . 河流水量逐渐变大
15、安溪县地处福建东南,地形多丘陵。当地居民小区多依山而建挡土墙,尤以“草方格”挡土墙最为典型。下图是某小区“草方格”挡土墙,长度约 50 米,高达 8—10 米,坡度 70°— 80°。根据图文资料完成下题。

 “草方格”挡土墙最主要的作用是 (   )

A . 防止风沙侵袭 B . 提高森林覆盖率 C . 为牲畜提供饲料 D . 防止滑坡
16、近年来,青甘大环线成为一条网红旅游线。据图完成下面小题。

(1)青海湖边多见牦牛。它毛长皮厚,体矮身健,主要是为了适应当地的 (   ) (1)
A . 冷湿 B . 湿热 C . 高寒 D . 干旱
(2)瓜州,因瓜得名,享有“中国蜜瓜之乡”的美誉。瓜州蜜瓜甘甜如蜜的原因是 (   ) (2)
A . 地形复杂多样 B . 距海近,降水多 C . 昼夜温差大 D . 土壤贫瘠
(3)青甘大环线中位于青海和甘肃交界处的景点是 (   ) (3)
A . 茶卡盐湖 B . 张掖丹霞 C . 嘉峪关 D . 祁连草原
17、继“共享单车”之后,又迎来了“共享雨伞”,如果只考虑降水的影响,下列城市中,“共享雨伞”使用频率最高的是( )
A . 广州 B . 乌鲁木齐 C . 北京 D . 兰州
18、三亚“南繁”科研育种基地是冬季“育种的天堂”,从高产的玉米、水稻到抗虫害的棉花,一个又一个农业奇迹在这片温暖的土地.上被创造。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小题。

(1)从地理视角看,南繁基地最大的优势是( ) (1)
A . 地势低平 B . 高新技术发达 C . 交通便利 D . 热量充足
(2)“家中有粮,心中不慌”。为确保粮食安全,国家提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战略。对此,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2)
A . 我国土地资源丰富,土地生产力较高 B . 保护耕地数量、提高耕地质量,提高农业科技水平,科技育种 C . 大力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D . 弃牧毁草开荒,改变后备土地资源不多的现状
19、宁夏有民谣传唱:“宁夏川,两头尖,东靠黄河,西靠贺兰山;水浇田,金川、银川、米粮川。”读宁夏年降水量分布图(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关于宁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1)
A . 少数民族以回族为主 B . 降水自东南向西北递减 C . 宁夏平原灌溉水源充足 D . 大部分位于半湿润地区
(2)贺兰山被称为宁夏平原的“守护神”,其主要作用有(   )

①阻挡西北冷空气②阻挡西北沙漠入侵③减少洪涝灾害④增加山地降水

(2)
A . ①②③ B . ①②④ C . ①③④ D . ②③④

二、综合题(共3小题)

1、读黄土高原局部区域图,完成下列问题。

(1)图中数字①是      (山脉),说明其自然地理意义(两点即可)。      
(2)图中数字②是       (河流),描述其在图示区域的主要水文特征(两点即可)。      
(3)延安与西安相比,年平均气温       (填“高”或“低”),简要分析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两点即可)。      
(4)在流水的冲刷作用下,黄土高原形成了黄土峁、黄土塬和黄土墚等基本地貌形态。推测这三种地貌形态的演变先后顺序:      。(填序号)

(5)小流域综合治理是黄土高原保持水土的重要举措,如某小流域等高线地形图所示,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的治理措施:其中打坝淤地应在      处,修筑梯田应在处      。(填字母)
2、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苹果树是喜低温干燥、喜光的温带果树。在生长期降水量 540 毫米即可满足其需求。 读图1我国温度带及部分苹果产区分布图,图2昭通周边区域地形图,图3昭通气候资料图。

                     

(1)甲、乙、丙三个苹果产区所在的温度带是      
(2)与甲地相比,丙地苹果着色好、 含糖量更高的优势气候条件是            
(3)在乙产区坡地上,种植苹果树的最大生态效益是      
(4)结合图1和图2,分析昭通山区适合苹果树生长的优势条件。
(5)甲地立足苹果生产,发展循环经济。图3是甲地苹果产业循环经济示意图。将数码对应填写到 A、B、C 处,把该示意图补充完整。

①畜牧业    ②沼渣、沼液        ③沼气

3、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地域特征。读“我国种植业主产区分布图”、“河套地区地形及年降水量分布图”、“西藏主要农作物分布图”,完成下列问题。

(1)我国东部地区种植业主产区大多分布在      (地形)上;粮食生产呈现“南稻北麦”的格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2)河套地区年降水量分布规律是      ,主要受      因素影响,该地区年降水量多在400毫米以下,气候比较干旱,河套平原发展种植业得益于引用      河水的灌溉。
(3)西藏发展种植业的不利条件是      ,降水少,农作物的分布特点是      
(4)归纳总结:影响农作物分布的自然因素主要有      (至少两点)。
1. 本站所有内容未经许可不可转载!
4. 试卷库 > 人教版初中地理中考分类检测题(十九)中国的气候

说明

1、直接打印:比较直观,基本上所见即所得;
2、导出word:可以下载来编辑,样式需微调,可修改;
3、在线答案:包含了题目和答案,低碳环保,推荐!
4、只看答案:只有答案及解析,页面较少;